矿企海外遇阻
2012-04-29寇青朱虹
寇青 朱虹
秘鲁,古代印加文明的烙印使这个位于南美的国度显得神秘。“坐在黄金上的乞丐”,一度成为外界对它的描述。秘鲁是一个矿产品生产大国,许多矿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产量居世界前5位的矿产品有砷、铜、铋、金、锌、铅、钥、铼、银、锡。然而,目前秘鲁已经批准进行矿产勘察和开发活动的土地面积共约1502.8万公顷,只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1.7%。根据秘鲁媒体近期的报道,已经获批的矿产勘察和开采的土地中,实际进行开发的不到10%。因此,秘鲁大量未被开发的土地及这片土地下方所蕴藏的矿产宝藏,吸引着全球几乎所有矿业巨鳄的目光。
中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进入秘鲁矿业产业的企业近十家,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披荆斩棘,在“掘金”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其中最具有典型案例价值的,不得不提到中国首钢集团在秘鲁的全资子公司首钢秘鲁铁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钢秘铁)的发展历程。
坚守秘鲁20年
从上个世纪中期开始,随着全球工业原料价格不断上涨,海外开矿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选择,作为最早走出国门的矿业企业,首钢秘铁在1992年12月1日,收购了当时濒临倒闭的秘鲁铁矿公司98.4%的股份及其所属670.7平方公里矿区的永久性开采权、勘探权和经营权。
20年来,首钢秘铁始终是秘鲁境内唯一的铁矿石生产商。从1993年企业正式运转至今,首钢秘铁始终深受工人罢工事件的困扰,几度因此影响到正常经营,企业与工会间的矛盾升级,甚至一度瘫痪。
首钢秘铁总部位于首都利马,采矿区在525公里以外的伊卡省纳斯卡市马尔科纳区。两地间驱车用时6小时,途中可以看到泛美公路旁闻名世界的纳斯卡地画。
时值2011年末,初到马尔科纳的采矿区和圣胡安生活区,很容易被这座海港小城的宁静吸引,难以看出频发的罢工事件对这里产生的影响。暮色将近,站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俯瞰这片社区,灯火星星点点,倒是很像中国中原腹地的小县城。
在首钢矿区人事负责人陈百基的引领下,笔者一行来到首钢秘铁的食堂,南美太平洋旁边的小城镇里,有着大型国企典型特色的员工食堂灯火通明,这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让人倦意全消。
谈到首钢秘铁的罢工问题,陈百基说:“2011年8月31日起的24天,近年来最长的一次罢工刚刚结束,主要问题还是工人们对工资和福利的涨幅不满意。”罢工结束,就要进入双方的谈判阶段,而最终结果很可能还和以往一样:企业做出让步。对此,陈显得十分无奈。
此前,记者在首钢秘铁总部获得的数据显示,2010年秘鲁的最低工资收入为750索尔/年(1索尔约等于2.37元人民币),首钢秘铁工人的人均收入为3811索尔/年,这个数字即便放在矿业行业中,也几乎是同行业的1.67倍以上,十分具有竞争力。整个社区一万多居民中,有五千多人为首钢秘铁工作。20年来,这里的几乎所有生活设施建设,都来自这家中资企业的资助和筹建:医院、学校、道路、图书馆,甚至教堂,很多家庭父子两代都是首钢的员工,但为何还会有接连不断的罢工示威和劳资纠纷,使企业备感困扰?
苦涩的开端
原因要追溯到1993年,公司与工会之间签订的集体协议。当时为了与工会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首钢秘铁邀请秘鲁工会领导赴中国首钢总部参观,回国后秘方工会组织便提出要求秘鲁籍员工与首钢集团中国职工相同的待遇标准,即基本工资与福利相结合的薪酬体系。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1992年中国首钢集团在购买秘铁后,与工会签订集体协议时,由于中方人员对当地法律不够了解,加之没有预料到秘方工会在当地势力的影响力如此之大,于是就同意沿袭原秘铁国有时期的集体协议,同时还承诺给秘鲁员工较高的福利补贴标准。
其实,首钢秘铁员工福利之优越是同行业其他人所不可想象的。在一个工资高起点的标准之上,保持每年7%~10%的涨幅对于一家私有化企业来说或许可以承受,但相比基本工资更为庞大的福利补贴部分也要同比例增长,实在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随后的几年,首钢秘铁尽所有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扭转了原有企业几乎瘫痪的状态,充分发挥生产组织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投入资金修复和更新设备,1993年当年的产量就由上一年的284.8万吨提高到了525.8万吨。但即使是这样,2003年以前,由于企业海外发展过程中管理体系等都要经历本土化的不断阵痛,经营始终十分艰难。
首钢秘铁的董事会经理孔爱民说:“2003年之后,企业效益终于可以达到850万吨,正是因为当时中国市场需求的大幅度上涨救活了首钢秘铁。国内大规模的建设开始了,对原材料的需求上扬也导致了矿价上涨。到2010年,中国市场已占到总体市场的95%左右。”
“在发展的过程中,就渐渐看出了与国内的明显不同,那就是工会和工人的态度。”孔爱民说。与中国不同,秘鲁矿业的工会历史长、势力大,工会领导都是脱产的,他们代表工人与企业就工资问题可谓是锱铢必较,严格监督企业按照当初的集体协议逐年为员工增发工资福利,“只要谈不拢就罢工,这就是南美人的性格和思维方式。”
秘鲁员工现身说法
记者走进了首钢秘铁电修桑多斯·奎西托的家中。按照首钢秘铁对员工的分级(工人、职员和官员),桑多斯是一名有着24年工龄的老工人。他所居住的90平方米的房子是分得的,目前水电费、交通费、三个孩子的学费、书本费,甚至是购买文具的费用,都由公司报销,一家五口只有他正在上班。
桑多斯领着记者参观了这座有“一卫、三卧、一厅、一厨”的房子,谈到他的雇主,桑多斯说:“我也参加了这次的罢工,因为这是工会组织的强制性罢工。”在2010年,除了每个月的2500索尔的基本工资外,他还领到了4.7万索尔的分红。“但我还是不太满意,因为儿子要上大学,这些费用就显得有些紧张了,另外,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假期,这样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就会更多。”首钢秘铁的每名员工,都享有除法定节假日外的30天年假。
当记者谈到桑多斯所在社区的医院、他女儿就读的中学正是由这家他“并不满意”的企业出资修建时,他显得有些吃惊:“不清楚。—直认为是市政部门做的,而建学校和医院,不正是他们应该做的吗?”
桑多斯的大儿子刚刚进入大学,他的专业是采矿工程,桑多斯希望他以后也能进入首钢秘铁。
工人桑多斯的房子离海很远,和连在一起的其他小房子排在一起。和每一个热情的南美人一样,他和妻子一直把记者送到这片区域的尽头。向着海边的方向,整群的海景房出现在视野中。陈百基说:“工人、职员和官员的住房标准分别是90平方米、110平方米和140平方米,级别越高,靠海越近。”今年50岁的卡洛斯·蒙诺多列多·托里斯正站在其中一栋大房子前的花园里等着我们。
卡洛斯是首钢秘铁财务部经理助理,1986年从生产程序分析员做到现在的位置。他很主动地领着我们参观各个房间,这是三室两厅共200平方米的一户独立住宅。卡洛斯对不久前的二次装修显得非常得意:“我刚改装了后面的一个小房间,以后专门把我的摩托车和工具放在那里。”对工作和目前的生活,他十分满意,“现在的周薪有100多美元,算上补助和分红,去年我的收入达到了近8万索尔。”卡洛斯的父亲就在原秘铁工作,对这家多次易主的企业,他有了“归属感”。
“首钢秘铁为我们这里的社区建设做了很大贡献,我知道秘鲁有‘企业贡献金,就是企业每年需要向社区建设投入每年利润的1.5%作为建设投资,除此之外,首钢对我们国家税收的贡献也很了不起。”卡洛斯说。不过他还是表示在未来首钢秘铁应该做得更好,“因为任何外企都有这样的责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事实上,不仅首钢面对着文化差异、社会性质不同等因素给企业带来的海外发展瓶颈。矿业企业几乎会碰到相似的问题:社区问题、当地的反叛势力、政府和政策限制,甚至是地理位置的影响。
白河铜矿是中国紫金矿业在秘鲁的合资公司,2007年在知晓存在社区问题的情况下,从一家英国矿业公司接手白河铜矿,但当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错误地认为可以参考中国国内的社区问题解决方案。白河矿业董事长李政说:“随后经过几年的努力,积极建设当地社区,帮助居民修建苗圃、普及农业生产知识,正面影响舆论,才艰难地过了社区问题和工会这一关。”
同样是2007年进入秘鲁的中铝秘鲁矿业公司,除了要时常面临的罢工、社区问题外,长达三年的“环评”马拉松也是采矿项目迟迟不能开展的主要原因。经过了解,硬性指标并不是中铝无法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真正原因,而是由于工会对全国矿业委员会的负面影响。
所幸的是,首钢、紫金和中铝的前车之鉴,给其他很多中资矿企总结出了经验。金兆矿业作为一家民营矿业企业,2009年正式进入秘鲁。前期,为处理社区问题,专门成立了15人工作组,其中大部分为秘鲁籍员工,进行深入调查,了解矿区附近居民的意向。“为打消当地居民的疑虑,还特地挑选了当地40个有影响力的人,把矿区的建设想法、开发思路等情况做了详细介绍。村民对如何开发他们赖以生长的土地享有知情权,所以我们邀请社区代表观看我们探矿的整个过程。”金兆矿业总裁孙天宝说。有了前期充分的铺垫,金兆很顺利地通过了“环评”,2013-2015年,第一阶段的开采工作即将展开。
劳工关系问题的产生,不仅与社会性质、民族性格和当地文化有很大关系,更与企业海外发展后的本土化公关有着紧密联系。据了解,在秘中资矿企为当地政府所贡献的税收、为社区建设所投入的资金,远远高于同行业其他外企水平。而中资企业在海外普遍表现出来的低调姿态,并没有在舆论面前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近些年来进入南美洲的中国企业,已经能够迅速地熟悉本土规则,也渐渐开始尝试善用媒体和舆论资源,两种文化在企业内的管理、制度和规划间相互碰撞所产生的摩擦,已被逐渐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