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军用标号的发展演进
2012-04-29毛翔
毛翔
指挥官借助事先约定意义的符号在地图上进行标绘,以对军事行动实施部署,这些符号就是最初的军用标号。由于早期军事行动的兵种、规模以及涉及地域都不大,这些符号都比较简单。如一战前,欧洲各国陆军主要由步兵、骑兵和炮兵组成,步兵部队用涂色的实心长方形来表示,当步兵部队处于横队(营集结编队)时,则用横着的长方形来表示;如果其处于机动过程中,则以竖着的长方形来表示。骑兵部队也采用长方形表示,但内部只涂上一半色彩(以对角线为界)。至于炮兵部队,则用一条竖线,其两侧再画上两根较短竖线来表示;如果是多门火炮组成的炮组或炮兵连,则用多个这样的标号来表示。
一战的爆发标志着复杂的现代战争越来越成为常态,各个交战国在战争中发现,原来的简易符号根本无法适应复杂的战争,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各国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军用标号体系,用来在地图上图形化地标示不同兵种、军种,不同层级的部队(位置、状态等),以及各部队之间的分界线和重要的武器装备等。一战期间,各国初创了各自的军用标号体系,同时亦出现了问题,比如英、法两国是紧密配合的盟国,但两国的军用标号体系并不统一,使得两军在配合作战时因标号体系的差异而造成不便。实际上,就西方国家而言,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1949年北约成立之前。二战结束后,美国凭借其在西方的霸主地位,以其军用标号体系为基础,经过适当修改和完善后,发展出了北约第一代统一的军用标号体系。
本文将介绍英、法、德、苏联以及美国采用的军用标号的历史沿革。
英国和法国的军用标号
英国陆军自一战首次制定其第一套军用标号体系后,一直使用到1920年代,之后陆续进行了几次修改和完善,这套标号体系一直沿用到二战期间的1943年。
1943年,英国陆军引入了一套更为复杂和全面的标号体系,新标号系统借鉴了不少美国陆军标号体系的制定原则及方法,但其大部分仍不同于美国陆军的标号。比如,美军的标号体系中将部队层级类型或兵种类型标号视作最基本的标号元素,并用标号的大小来表示兵种部队的层级;而英国系统中,则将大小较固定的标号视作最基本的标号元素,再在此基础上添加兵种或类型标号,标示出不同层级不同兵种类型的部队。1949年北约成立后,英国也采用了以美国陆军标号体系为基础的北约制式标号系统。
作为一战中的盟国,法国和英国在一战期间采用了相似的军用标号体系,都用红色表示己方军队,蓝色表示敌军,但在实际使用中,两国的很多军用标号在图形选取、尺寸大小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差异。北约成立后,法国也采用了北约制式标号系统。
德国的军用标号
一战前,德国陆军就发展出一套简易的军用标号体系,一战战败后,德国国防军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和完善,到二战末期时,其陆军的标号体系已成为一套相当完善、复杂的系统。其包含4类主要元素:部队层级、兵种、部队主要配备武器系统以及其机动能力(分为徒步、骡马拖曳、半履带牵引、卡车摩托化或全履带机械化)。与其他国家仅将军用标号应用于图上指挥作业不同,德国陆军的标号还广泛应用于战术标识、车辆、指挥旗以及各类作战文书的图例和表格中。
德军标号体系较为复杂,但另一方面看,这些标号也能非常清楚地表现出不同部队的大部分情况。二战期间,尽管德国陆军以其装甲机械化部队实施的闪击战闻名于世,但在当时其陆军仍主要由大量徒步步兵组成,因此在这一时期的德军标号中,如果一个标号未注明其兵种或机动方式,即可认为是徒步步兵部队。
二战后,联邦德国国防军和其他北约盟国一样,采用了基于美国陆军的标号体系,但也保留了二战时期德军的做法,亦将标号用于图上指挥作业之外的其他器物和文书中。
苏联的军用标号
苏联红军最初的军用标号体系直接继承自沙俄陆军,苏联建国后,苏联红军先后进行了多次国内战争,期间无暇创建专用的标号体系,直到1920年代末国内战乱平息后,才开始重新设计军用标号体系。至二战时也基本发展为一套复杂、完善的体系。
苏联的军用标号通常包括一系列基本和辅助标号,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起来指示其他部队类型,图标中也会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首字母缩写用来标示指挥所、部队、武器系统、装备和战术方法等。另外,部队在进攻或防御时的正面、侧翼等,都可通过标号反映出来,特别是利用标号还可显示控制协同的方式。
冷战开始后,苏联的标号体系也为华约成员国或其他与苏联有密切关系的国家所广泛采用,然而自冷战结束后,很多原本采用苏制标号的国家亦转而使用北约的标号体系。
美国的军用标号
美国陆军首次涉足现代战争始于一战时期,当时美国陆军远征军作为生力军投入西欧战场,美军不少部队配备着英国和法国的武器、头盔参战,因此其部队指挥机构的参谋系统和指挥作业亦直接取用于英、法。一战期间,美国远征军集团军下属的工程兵部队负责所在战场的军事地形标绘,之后又发明出一套美式标号体系。自此,美国陆军开始采用自己的体系,一战结束后又不断改进和完善。1949年,这套标号系统亦成为北约各盟国军用标号体系的基础。
事实上,美国陆军最早的标号萌芽自19世纪,基本与其他欧洲国家同步。但与欧洲国家相比,美国最初的标号相对直观和简单,可显示出其所标绘兵种的性质,比如步兵部队采用一个内含X形的方框来表示,意为步兵交叉挂在胸前的弹带;骑兵(骑马)部队则采用带有单个对角线的方框来表示,对角线意即骑兵的马刀;炮兵则用一枚简易的炮弹形状图标来表示;医护部队用带十字形方框表示;至于信号部队和工程部队,则用其首字母填注在一个空心方框内表示(二战期间,分别用闪电形的折线以及简易桥梁来指代这两种部队)。一战结束后,美国陆军又在此基础上陆续发展出其他兵种类型的标号,比如坦克兵、机械化步兵等。
一战之后,美国陆军很快在其颁行的“21-30野战手册”中正式规范了整个标号体系,这一体系一直从二战前使用到1970年,期间经多次修改和完善,并被北约采纳为西方标准化的标号体系。1970年,美国陆军开始修订其野战手册,期间几易其稿历时约10年,最终将其重新编号为FM 101-5-1,同时亦对其中标号作了大量调整,并加入了陆军新的军语和作战术语。之后,美国陆军又于2004年9年将其重新编号后再次颁布。
编辑/郑双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