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本语言,回归本色语文
2012-04-29汪丽烨
汪丽烨
语文课程改革在探索中前进,经历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特色课”之后,终于吹尽黄沙始到金,大多数语文教师开始摈弃“说、放、演、唱”的课堂模式,转换为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进行本色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要想把语文课上出本色本香的语文味,使学生在语文课上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就必须关注文本语言,在学习语言文字上下足工夫。
朱自清先生说,阅读有时候不止要了解大意,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字里行间的话——也就是言外之意,不能读得太快,得仔细品味,这就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可见成功的语文课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文本语言读出作者的感情,悟出作品的内涵,学到语文的精髓。这样才能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不急功近利。要想达到这理想的课堂境界,关键就在于引导学生朗读、品味、学习文本丰富多彩的语言,进而理解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文本的主旨。具体来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课前预读,圈点批注,读出自己的体验
朗读是学生感知文本的重要途径。在讲课之前,一定要让学生认真预读课文,在阅读中完成自身对课文的审美体验。我总是对学生这样要求:在讲课前要读三遍课文,第一遍要默读,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其内容,随手勾画能引起自己感触的句子;第二遍要深情地朗读,读出自己对文章中情感的领悟;第三遍圈点批注,圈点出你最有感触的句子,在旁边写上你的批注。往往文章读完三遍之后,学生对课文的把握就会达到一定深度,很多意思不等老师讲解,他们就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清楚。上课时,学生自然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去,踊跃表达自己的见解。不同的思想碰撞使课堂激情四射,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我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之前,让学生进行预读,检查预读效果时发现如下批注。学生1:美女蛇的故事使人害怕又使人向往,我小时候也听过类似的故事,所以从来不敢独自到黑暗的地方去。学生2:雪地捕鸟真是有意思,每个动作交代得都很详细,今后下雪了我也试一试。这些来源于学生最真实的感受,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加以引导,很容易让学生把握作者的感情。同时,学生的自我意识和阅读见解得到尊重,可以形成良性的循环,养成自觉学习课文的好习惯。在充分的朗读中,学生融入自己的感情,加上了自我见解,对文本的欣赏成为一件高雅而愉快的事情。而不再像以前那样,一篇好文章被老师的讲解肢解得四分五裂,思路被老师东拉西扯,自己忙于死记硬背,感受不到语文之美。
二、课堂精读,含英咀华,水到渠成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丰富、最形象的语言。正如于漪老师所说,有的文本语言如清流,描物写态,细腻动人,脉脉含情;有的如平沙,质朴无华,平淡实在,耐人寻味;有的如红叶,娇艳华美,色彩斑斓……所以,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语言,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语言的精妙。具体来讲,我在课堂上常用到的有以下两种方法:
1.在情境再现中领悟语言的内涵。读课文,一定要把自己读到课文中去。只有身临其境时,才能深刻体会到当事人的情感。在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时,需要教师首先进入情境,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例如在讲《伟大的悲剧》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斯科特一行人的伟大,我把文中出现的他们的日记摘抄下来,以日记本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找一找每句话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并模仿奥茨的口气来读。于是,在字里行间,学生体会到了那种伟大的情怀,获得了饱满的情感体验。
2.在换词对比中感悟语言的魅力。不同的文章,体会文本语言的方法不尽相同。有些文字直接品味难尽其妙处,不妨采用换词比较的方法,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如诗歌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换成“照”好不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换成“望”好不好?学生会通过对比,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再如《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从“排出九文大钱”到“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一“排”一“摸”两个字的区别中,清晰可见孔乙己进一步的穷困潦倒,由此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旨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下练笔,在模仿中将语言内化
只会欣赏别人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使文笔有所提高,必须将文本语言内化,变成自身的宝贵资源。课下练笔就是很好的一种形式。教师可以针对课文中好的语言,让学生仿写、续写、改写等,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可以让学生仿写百草园景物的描写一段,通过仿写,使这些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领悟语文的魅力,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精心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在激发学生情感、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感受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的魅力,并同时受到优秀作品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如果说语文的馨香看不见也嗅不着,那起码它是品得到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从文本入手、从语言入手,让学生带着欣赏与感动全身心投入其中,去寻找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