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都织起“蓝”网

2012-04-29

网络导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昌邑向海滨海

山东昌邑向海谋进迈向陆海联动发展时代

这里,是著名的北方绿化苗木之都;这里,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溴·盐之乡”……近年来,作为滨海特色城市的山东省昌邑市,已插上“蓝色”的翅膀,乘着“蓝黄”两大国家战略的东风,转身向海谋进、腾飞。

目光向滨海转变

地处国家“蓝黄”两大战略的叠加交汇核心位置的昌邑,背靠渤海,有着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和400万吨原盐的年产量,为发展海洋精细化工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如何将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该市决策者认为——滨海是昌邑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必须把目光投向广阔的滨海,引导昌邑经济从内陆时代迈向陆海联动发展的时代。

昌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在滨海开发的进程中,坚持工作重心、领导精力、政策导向向沿海前移,产业布局、城市建设、人口要素、行政资源向沿海转移,全力打造滨海经济隆起带。

作为两大国家战略实际践行者,昌邑的决策者们始终头脑清醒:“我们要发展、要项目,但不是要盲目的发展。”从起步之初,该市就高点定位,突出蓝色、生态特色,让昌邑滨海成为吸引外资的集聚区、高效生态循环经济和蓝色经济的示范区。

产业向滨海集聚

从产业看,昌邑已经布局的盐及盐化工、新能源等产业集群在不断加快建设步伐。同时,产业本身及相关产业的快速聚集,从产业上游的“三酸两碱”到下游的医药及其中间体、染料及其中间体等精细化工,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海洋产业链条。资源要素的向海集聚开始形成强大的“吸金”合力,使得昌邑滨海开发活力四射。2011年,昌邑市又打响了“工业园区建设、港口及临港物流园区建设、下营滨海新城建设、道路交通建设和滨海生态建设”五大战役,进一步加快滨海开发步伐。

放眼昌邑滨海经济开发区,处处是火热的建设场景:投资5亿元的亿兴化工年产30万吨绿色溶剂项目开建,25万吨成泰化工碳四综合利用项目稳步推进;下营项目区、柳疃项目区、龙池项目区3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升级;港口及临港物流园区建设加速前进。55个新建、续建过亿元重大项目成为该市“项目年”的主角。

服務向滨海侧重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良好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资源禀赋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优势,加之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吸引了投资商的目光。该市去年开展了“作风建设年”活动,相关职能部门在滨海设立分支机构和服务大厅,对重大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将优质高效的服务送上门。

今年初,该市又开展了“强作风、严纪律、提效能、服务‘蓝黄两区建设”活动,强化“滨海的需要就是对市直部门迅速行动的指令”的理念,真正想滨海之所想,急滨海之所急,帮滨海之所需,进一步创优发展环境。

一系列措施的推出,使“滨海昌邑”真正成为服务的高地、政策的洼地、创业的宝地。目前,昌邑滨海累计过5000万元项目94个,环环相连的精细化工业方阵,大大延伸了以卤水、溴素及盐化工为基础的海洋化工和石油化工产业链条,形成了资源循环利用的海洋化工生态“互联网”。

(李生涛 翟强)

猜你喜欢

昌邑向海滨海
走进白城向海 感受冬日神秘恬静的丹顶鹤之乡
港口——向海,向未来
逆水行舟,向海问路——读《造舟记》
滨海白首乌
滨海顶层公寓
怎能说没人知道呢
A Study of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O. Henry’s Novels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岳滨海 藏石欣赏
向海而生
昌邑市不动产登记实现“一窗受理、20分钟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