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奢侈”的商机
2012-04-29贾昌荣
贾昌荣
“小奢侈”消费属于情绪消费、精神消费、心理消费,消费宗旨就是追求高峰化的情感体验。再换个视角,“小奢侈”消费不具有“持续性”,即多属于“破格消费”、“例外消费”。
奢侈品已超越了消费者的生存需要与物质需求,是具有高价格、高价值、珍稀性的精神消费品或财富投资品。奢侈品消费体现出两个重要趋势:
一是奢侈消费平民化,即一些奢侈品品牌为扩大中国市场而开展“向下销售”,放下身价,把橄榄枝伸向奢侈品的次消费群体,即消费能力处于高端及金字塔中间部位的年轻时尚消费群体。这是现实之举,因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呈现出低龄化、年轻化特征:大范围集中在18~50岁,73%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不满45岁,45%以上的奢侈品消费者年龄在18-39岁之间。
二是平民消费奢侈化,即非奢侈品消费群体(次消费群体)出于精神需求或者特殊需求而进行的奢侈化消费。这种在经济上“勉为其难”消费行为日益增多,这也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消费浪潮。 其实,这个趋势下就隐藏着“小奢侈”消费商机,那些18-35岁的年轻消费群体存在着越来越明显的“小奢侈”消费倾向与行为,即:很多年轻而追求时尚的消费者,虽然不具备系统化奢侈性消费的经济能力,却有局部、细节、间歇性的消费意愿与经济能力,用于自我享受体验或应用“面子工程”、“感情工程”。
“小奢侈”消费特征
芝华士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有芝华士 12 年和 18 年两种,目标消费群定位于追求时尚品位生活的 25 -34 岁的年轻人群。主要销售渠道是酒吧和商场超市,而酒吧更是主阵地。中国人喜欢三五好友选择气氛好的酒吧或 KTV 边饮酒边谈天聊地,芝华士就把主要战场锁定在夜市上。为了让年轻消费者尝试,芝华士在北京工体北门开了家概念酒吧,聘请韩国有名的酒吧管理集团FLAIR打理,驻场的韩国酒保每晚上演花式调酒秀,这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年轻的威士忌爱好者。
“小奢侈”消费具有三个典型特征:一是细节化消费,即非系统性的局部消费、选择性消费;二是特定性消费,这种消费行为不具有日常性,而是具有明显的特定情境性。三是炫耀性消费。自我体验是一方面,最主要也是给他人看,或让他人情感上满意。这正如美国品牌营销专家奈杰尔·霍利斯所言:“在中国,流行与名声是品牌消费的第一驱动,而感情是第二驱动”。
“小奢侈”消费行为既存在着理性消费,诸如追求年轻时尚的消费者可能会极力地攒钱,就是为了一次“小奢侈”消费。还有,也可以是冲动性消费,看到别人购买了,于是一冲动“你买我也买”,这往往是临时起意。当然,更多地是兼具感性与理性的情感性消费,在特殊情境下的体验性消费:第一,自我享受。常常是“犒劳”一下自己,或者“善待”一下自己或“提升”一下自己,这在节日、快乐、突破时刻、成功时刻的所为之举。第二,作为馈赠性礼物,提升礼物授受者的满意度,提升心理及精神上满足感,并提升自我形象,以增强对方的认同感。第三,特殊情境分享,在特定场合、特殊氛围下的共同分享品。
其实,奢侈性消费往往具有系统性。奢侈品行业与其说是一个行业,不如说是一个各行各业顶尖产品构成的品牌大集合,LV旅行包,LV钱包,D&G腰带,劳力士表,阿玛尼时装、Dior香水、凯迪拉克轿车、人头马干邑……而“小奢侈消”费则不同,不具备系统消费特征,也不具备奢侈化的品牌集合。不过,不要小看了这些零打碎敲式的奢侈化消费行为,这可以发生在很多人身上,甚至每一个人身上。时下,“小奢侈了点”、“小奢侈了一下”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语。
“小奢侈”市场机会
有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全世界的奢侈品品牌中,有90%以上的奢侈品品牌,出于经营困境和增加盈利的种种原因,都进行了品牌延伸或品牌的产品线延伸,其中有90%延伸失败,误入雷区,仅有10%幸存。当然,也不乏一些成功者。精品界最大的巨头奢侈品集团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LVMH,品牌横跨高级服饰、珠宝、手表、美容用品、酒庄、百货公司、艺术拍卖公司、电子商务网站和免税商店等,甚至大胆的将自己的经典老牌改头换面。
“小奢侈”商机显而易见,“小奢侈”消费行为也真真切切,而专门定位于“小奢侈”消费的“小奢侈品”其实并不存在。对于“小奢侈”消费行为下的购买品或所接受的服务项目,均可称为“小奢侈品”。如果确需要加以界定,可以把“小奢侈品”一分为三:一是由奢侈品自降身价而来的高端产品或服务性项目。二是针对追求年轻时尚的非奢侈品消费群体推出的高端产品,但要定位于其中最具有消费潜力的20%消费群体,其他80%潜在消费群体很可能会形成“小奢侈”消费。三是非直接定位指向“小奢侈”消费者的高端产品,但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奢侈品,面向“小奢侈”消费群体开展隐性化、延伸性销售。显然,推出最恰当的、适合于“小奢侈”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项目,才是驾驭“小奢侈”商机的核心与关键。
符合“小奢侈品”消费特征的品牌产品应具备六个特点:第一,尚品性,高尚品质、高贵典雅、尊享体验;第二,文化性,时间延续、历史传承、文化沉淀;第三,高价性,相对高价值、相对高价格、相对高消费;第四,潮流性,引领品类潮流,引领时尚潮流,具有流行潜质;第五,公信力,知名度、信任度、美誉度、公信力;第六,专享性。不一定稀缺,但一定要个性、差异、特质,与众不同。
另外,具有“小奢侈品”消费特征的品牌产品也有很多特异之处:一是“小奢侈品”的消费者没有明显的消费圈子,或者现实圈子,只有虚拟的圈子;二是“小奢侈品”往往是局部消费,而不具备奢侈化消费的品牌集合及产品组合;三是小奢侈品非采取“限量+定制”,而是“大量+个性”;四是“小奢侈品”不以投资为目的,而是以“实用”、“使用”为目的;五是“小奢侈品”定位具有高端性与可延伸性,而传统奢侈品定位具有高端性与专一性;六是“小奢侈品”具有流行潜力,甚至可以大众化,而奢侈品则具有小众性。“小奢侈品”与奢侈品的共性之处也有很多:一是都是高端产品,都是非生活必须品;二是精神消费超越物质消费,心理体验胜于功能体验;三是品牌就是消费符号,品牌就是产品价值所在;四是消费行为不具有频繁性,以新客户开发为营销重心。
基于上述,企业拓展“小奢侈”市场可以有两个思路:第一种思路是“向下销售”,品牌产品继续采取奢侈化定位,却引导次消费群体“跳”起来购买。第二种机会是“品牌衍生”,推出新品牌或进行品牌延伸,品牌产品出自奢侈“名门”,同样具有魅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