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效应
2012-04-29
新作文·初中版 2012年8期
最后效应即“最后即最好”效应。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可能会下意识地认为,最后的巧克力是最好吃的,压轴的往往是好戏,留到最后的东西会对人产生很多影响,包括积极影响。“最终的”总是给人更多的愉悦和感染,毕业典礼、奔赴战场前的最后一别……对最后时刻发生的事件,人们会体验到比平日里更深的快乐和更好的情绪。
这种心理不仅存在于大事件中,日常生活中面对无关紧要的小事时,“最后即最好”的心理也一样发生作用。只要让人以为什么东西是“最后的”,都会增加人对那样东西的好感度。这种心理在生活中的体现还有:教授们在最后一次测验中给出高分,雇主倾向于把职位提供给最后一个面试的求职者。意识到这类偏见,可以让这种主观的判断减少。当然,“最后的东西”给人带来的不见得都是积极情绪,苦果也不少见。
(摘编自大洋网2012年3月12日)
点击运用
最后的一定是最好的吗?不尽然。但是人们总是对没有发生的事情、最后的事情充满了最大的期待,就好比我们希望自己吃的最后一颗草莓是最甜的,希望自己在学校的最后一年是最有意义的,希望自己最后的考试是最完美的。体验这种情绪,总是非常美妙,但也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有时候还有失公允。适用话题:最后与最好,消极与积极,心理影响,客观理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