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一个说不完的城市
2012-04-29郭嘉
郭嘉
机缘巧合,我第一次踏上了这片让许多人魂牵梦绕的土地——香港。王家卫镜头下的重庆森林,王菲的摇头晃脑,背景乐选用《California Dreaming》自由的气味,天花乱坠的香港,当然是电影里的气息。真实的重庆大厦,陈旧残破的外观像被强塞进尖沙咀的光鲜楼群中,印度人菲律宾人非洲人熙攘,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香港的寸土寸金。
话说香港
香港,一个说不完的城市。
走在香港的街头,总有一种身处港片中的错觉,既陌生又熟悉。街上的阿Sir皆是港片里的原汁原味,让人倍感亲切。坐在通往市区的地铁里,车厢安静有序,似乎是消了音的真空包装,途中邻座接打手机,只见上下嘴唇动弹却不闻声音,我才明白习惯了的大嗓门在香港将是一件多么骇人的事情。每日穿梭在地铁站之间上上下下,也只听得疾行的港人鞋底与地面间的踢踏声,扶梯靠右侧站立,因为左边永远有一路小跑的白领追赶时间。永远是闸门打开,黑压压的人群鱼贯而出,像一层层浪潮,分别再涌入下一个进出口。
香港,这个弹丸小岛,交通路况却好得出奇。狭窄弯曲的盘山路,未见拥堵,未见混乱,车辆行人各行其道,双层公交巴士优雅穿梭,站牌前行人自觉排队站好,从冷气十足的巴士二层俯瞰城市街道,树荫下漂亮精美的商业招贴伸出建筑物外,路人低头走过,香港岛起伏山路的平常下午,一派岁月静好。TVB的港剧把这700万人口的城市描绘得爱恨情仇、刀光血影,曾经以为身在香港将是怎样一番惊心动魄,谁知这个城市运行秩序井然,全无错乱章法,至于港剧里打打杀杀动荡情节,只有在一段一段路过的拥挤巷道中发挥想象了。
匆匆一瞥
因为王家卫的一部《旺角卡门》,让我深深记住了这个灯火通明,有着一派繁荣兴旺的商业气味的地方。这次特意来到旺角,果真人山人海,道路两旁的霓虹灯闪烁不停,和电影中一样。突然让我想到了《古惑仔》,难道这就是传说中浩南哥混过的地方。
从地名可以看出香港明显的中国味道和殖民色彩。几条大道都是以老外名字来命名,好像这些都是以前的港府高官,有的还当过总督,如弥敦道,轩尼诗道等,中国特色的如油麻地等。
在旺角逛了几家商店,沿着女人街周边溜了几圈。很多街铺还没有开业,正在搭棚架,感觉到乱糟糟的。从旺角往南,经油麻地到尖沙咀,就是俗称的“油尖旺”区,这里应该是九龙最繁华的地方了。
尖沙咀最南边靠海的地方,有一条闻名的星光大道,说是大道,其实也就是一条小道,道路不宽,也不是很长,但是凡你知道的电影名人基本都会有手印在此,如成龙、周润发、刘德华、李连杰、林青霞等等,当然也包括很多早年为了香港影视产业做出贡献的老一辈艺术家们。李小龙的塑像摆着他经典的招式,仿佛给人们讲解着当年的风光。
往西不远就是天星码头,有一个很老的钟楼,后来得知是早年火车站的,已作为历史景点保留下来,这两个建筑已成为香港人的集体记忆。从天星码头坐上天星小轮,只用港币2元就可以抵达中环。坐在天星小轮上,看海面碧波荡漾,海风阵阵吹来,对面的中环参天大楼笼罩在一片雾气茫茫中,会展中心像一只出水的海龟。
只需一小会儿,天星小轮就到了中环码头,这里才是香港的灵魂和精气所在,摩天大楼林立,各式广告牌挂在楼顶。一下船,就看到了香港最高的国际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有似一把利剑。走不远就到了立法会大楼,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座有历史、有年头的古老的欧式的建筑。立法会大楼不远就是著名的中银大厦,这个华人著名设计师贝聿铭的杰作,好似一把锋利的钢刀,那凌厉的线条,似乎有一种张扬的个性在里面。边上的汇丰银行大厦和长江实业大厦等看起来就平和、低调的多了。
行走在中环这些高楼耸立的街道两边,偶尔也会看见一个乞丐席地而卧,在等待路人的施舍。不禁心里就问:这是否就是资本主义的本质,赤裸裸的金钱社会?走过一栋栋高楼的下面,只见高楼个个抬头望不见顶。这时,不禁在想:国内的大城市什么时候才会有这么多集中的高楼大厦呢?现在是不是只有上海浦东、深圳罗湖才有资格和香港一比?转而忽然想起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的一篇文章,大意如下:看一个城市的素质,不是看它的楼修的多高多靓,而是看突然一阵两个小时的暴雨,这个城市有多少积水。感觉此言意思如同判断一个人,不是看他穿得衣服华丽与否,而是看他的内涵、素养一样。由此联想到近几年国内大城市的楼越修越高,但下水道却没有人关心,经常是暴雨过后一片狼藉。
从中环走到会展中心,花不了多少时间,抬眼望去,会展中心就在眼前。在我的记忆里会展中心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在九七年香港回归时,回归仪式就是在这里举办的;另外就是成龙的电影《新警察故事》中,最后一战就是在这里,谢霆锋被吊在上面的镜头确实让人心悬。
尾声
因为时间紧张,我也只是略略走了一些地方。而我所见的香港,真是一个多元多姿多彩的城市,它虽然有自己的微恙,但论其美丽却也是不容置疑的。港人的谦逊、严谨、克己守礼,在我所到过的城市里实属罕见,他们也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的行家,但于细节的雕琢同样不会忽视。在香港街头随便推开哪怕任何一间茶餐厅,其卫生、服务、饮食的容量和质量都会令人大呼物超所值,酒店的贴心接送服务,极其舒适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货真价实的各色商品,一切的一切,都在强烈吸引着对生活哪怕最没有要求的人,那种现代化,是人性的现代化,是智慧的现代化。
其实,对于香港的描述每个人都会有它的一面,是藏匿在大厦缝隙里大排档桌上盛酒的鸡公碗,是《岁月神偷》里以永利街为原型借助CG做成的六十年代深水,是“中环价值”所主导的“致富”、“效率”、“发展”、“全球化”,又或是深谷窄巷里靠政府救济金过活的祖母级的“垃圾婆”。
可于我而言,香港仍旧是一个未知的城市,因为只是过客,所以看不透华美,也摸不到虱子,但始终,记录下来的就是真实的,真实是多面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