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詹育锋:“应对气候变化”做有责任感的中国青年

2012-04-29张志国

绿色中国 2012年8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志愿者

张志国

詹育锋是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的秘书长,这个25岁的小伙子来自广东,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詹育锋擅长绘画、设计、摄影。2009年9月,一个机缘巧合,正上大四的他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于2010年毕业后正式在这里全职工作。2011年1月正式接替李立,出任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的第二任秘书长。

从志愿者到秘书长

CYCAN是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China Youth Climate Action Network)的简称,由中国大学生环境组织合作论坛、北京大学清洁发展机制研究会等7 个优秀的青年环境组织于2007年8月,结合各自优势资源共同发起成立,是中国第一个针对青年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非营利性组织。CYCAN的口号是“低碳未来 青年责任”。致力于组织中国青年开展有关全球变暖、能源问题的项目,推动资源节约型校园建设。该组织向全国高校环保论坛发出1000 余份参与CYCAN 试点项目的邀请,选拔了21 个省(区、市)的23 所高校代表赴京参加节能减排相关培训,并在各高校开展具体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自CYCAN成立以来,超过450所高校曾参与CYCAN组织或发起的活动,直接参与学生人数约十万人,间接影响人数超过百万人次,有力地推动了青年人了解、认识并积极参与气候变化的进程,并为有能力的有志青年提供成长的平台和机会。

2009年年初,CYCAN终于有了自己的办公室。经过3年多的发展,CYCAN从一个学生志愿者团队逐渐成长为一个青年环保非营利性组织,逐步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在不断完善组织建设的同时积极开拓项目,为推动中国青年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而不懈努力。

2009年9月,詹育锋作为志愿者,应邀参加青年气候网络的联合国日宣传活动筹备工作时,对气候变化还知道的不多。他为那次活动设计了标志、海报和宣传册。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200余个高校、50余家非政府组织参加,总参与人数估计达到了500万。

“我和志愿者们持续工作了一个月,大家都非常努力。没想到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项工作,就好像是一见钟情的感觉。”詹育锋回忆说。

有大约3万名中国青年直接参与到活动中,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机构的支持。志愿者们的行为艺术表演给詹育锋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有的社团用电风扇给雪山降温;男同学们把身体涂成蓝色在海边站成一排,警示全球变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有的以骑车或轮滑代替开车。

詹育锋说:“我从同龄人身上深切感受到了热情、坚韧和力量。”这一活动使他发现了物质社会闪光的另一面:年轻人正在为建造绿色星球和洁净未来而积极努力。

2009年, CYCAN向哥本哈根举办的第15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派去了包括詹育锋在内的36位中国青年代表团,参与气候谈判。“中国是世界碳排放量第二的国家,可很多人根本不关心这事,我们觉得,得发发声。”詹育锋说。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让CYCAN走上了公益创业的一个小高峰,也让中国政府和社会开始关注气候变化、碳排放。“在此之前,‘气候变化这个词对于社会还很陌生。我们是最早的、由青年人独立发起专注于气候变化议题的非营利性环境组织。”詹育锋说。

除了构想口号、设计T恤衫和海报、拍摄会议,詹育锋和团队成员也组织了不少活动,如“中医诊断,为地球开出药方”活动:身着传统中医服装的他们向参会者提供“健康检查”,在反对气候变暖请愿书上签字的参会者收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药方。

此外,团队成员还与各国政要、记者、谈判代表进行了讨论,其中包括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和美国时任商务部长骆

家辉。

中国青年团打出的口号是“刻不容缓”,英文缩写意思是“现在”,呼吁全世界公民立即行动起来投身低碳环保、制止气候变暖

事业。

詹育锋认为第15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显示出中国青年环保志愿者在能力上存在的差距,主要是语言方面。中国青年团的大部分成员虽然能理解发言内容,但却很少有人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他国家青年代表的专业性给詹育锋留下深刻印象。他说:“很多国际青年组织的成员都谙熟气候谈判会议的架构和政策。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建议,而我们光是听。”

他指出,中国高校很少开设气候谈判方面的课程,中国的年轻人参与相关国际交流的机会也不多。

为了迎接第15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青年气候网络对团队进行了培训,帮助他们了解会议的框架体制、气候变化议题、筹资、公共关系维护和项目运作。但詹育锋认为这还远远不够,必须提供经常性的培训。从第15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回国不久,詹育锋成了青年气候网络的一名全职工作者。在CYCAN期间,詹育锋多次参与中国青年通往哥本哈根系列活动和“点绿中国”系列活动。

每天工作12个小时

CYCAN在2009年的时候,仅有3名全职工作人员,而其大量工作都是依靠50多名在北京的志愿者和20多名在国外工作或学习的志愿者来完成的。

在2010年5月,CYCAN走上艰难的机构改革道路,经过两个月的筹备,在各界同仁的支持下,于2010年7月4日成功召开改革会议。改革会议确立了“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秘书处”的治理结构,制定了《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过渡期章程》,并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及新的秘书处执行团队。

改革后的CYCAN把自身定位于青年行动的推动者,促进者和协调者,致力于为一个成员驱动,民主治理,广泛参与,积极创新,开放透明的青年气候行动网络搭建平台。

詹育锋和这批年轻人共同组织了一系列与气候和环保有关的活动,如2010年在上海召开的第2届国际青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峰会,以及吸引了中、美、印1000多个学校参加的清洁能源竞赛项目“三国智”。现在,詹育锋成了青年气候网络的负责人。

詹育锋来自中国南部沿海省份广东省,父母在家乡深圳做生意。他在北京上学时喜欢业余时间逛逛画廊、看话剧和电影、或者和朋友们打台球。但现在他的工作时间表已经不允许他再享受这些兴趣爱好了。

詹育锋现在每天几乎平均工作12小时且周末无休。 “我要培训志愿者,为项目筹款,或者与合作方会面。”他说,“有时不得不在办公室过夜。”

如果詹育锋毕业后时从事设计行业,那么他的收入应该大约是现在的3倍。但他并不急于挣钱。“现在最重要的是锻炼自己的能力,而青年气候网络恰恰是一个让我可以接触各行各业的人、不断学习的地方。”他说。

当了CYCAN的秘书长的詹育锋确实没挣什么大钱,但他领导的团队却属于国际级别。他说,成员都是精英级“气候青年”,只是因为他们所从事的议题是“世界气候变化”。

此后,CYCAN每年都组织十几名青年参加哥本哈根会议,“气候变化”一词也成了“社会热门词汇”,街头巷尾都开始议论了,政策支持、资金支持都来了。

詹育锋兴奋地对记者说,CYCAN作为“致力于组织中国青年开展有关全球变暖、能源问题的项目,推动资源节约型校园建设”的非政府组织,被写入到国家发改委2010年11月编写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0 年度报告》中。

有了成绩,有了社会认知度,CYCAN跟微软、联想、福特、丰田等企业谈项目也有了底气。詹育锋说,这两三年,随着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更多的年轻人和他一样,成了具有“应对气候变化”责任感的中国青年。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气候志愿者
志愿者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我是志愿者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