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剖,拒绝视而不见

2012-04-29占有兵

数码摄影 2012年8期
关键词:矛盾冲突摄影

占有兵

生活在当下这个忙碌的社会中,每天我们都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会经过很多不同的地方,有很多事情在身边发生,而睡觉之前回忆一天所看到的,会发现大都已经被忽略,只有印象深刻的才能留存于记忆中,这是我们记忆的选择性留存。如何留住记忆?很多人选择了相机。摄影人带着相机走东逛西,却总是说看不到要拍摄的东西,有选择地观看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不知要看什么,看到了,也视而不见。

现今的中国,正经历着快速的发展,而发展带来了崭新的变化,也必然引起复杂的矛盾与冲突,如在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之间、法制建设与旧有体制之间、社会各阶层利益之间,以及既得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都存在着各种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与冲突作用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又衍化为心理上的浮躁与平静的冲突。

这种矛盾与冲突每时每刻都在上演,作为摄影者,如果只能看到打斗和热闹的场面等社会现象,而无法看到真正的内在原因和作用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内在斗争,只能说明我们和这个浮躁的时代一样——内心被“焦虑”、“矛盾”和“急功近利”所填满。

我们如何能看到、看清,并从眼皮底下挖掘出各种各样的冲突,用影像来呈现事件的本质?从一次观看草原牧民杀牛的过程中,我想到了这两个字——解剖——这或许能让我们摄影人更好地拒绝视而不见。

“解剖”自我,其实是我们对自我意识和自我存在价值的认识和挖掘。我是谁?我是如何生活的?如何用图片表达我们的思索?这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训练,能借以改善自己的观看方法、思维习惯、拍摄方式、编辑线索以及深度思考的可能性等等。这将会开启我们的思路,为将来解剖更加复杂的事件,驾驭更深入的主题奠定基础。并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平时视而不见的东西。

如何“解剖”自我?恰如庖丁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但这需要经验,需要熟习牛全身结构,功夫在诗外,庖丁在宰牛前会反复观察牛全身结构,并深入到内部仔细研究牛的关节、骨骼,甚至器官。“解剖”自我,必须与自己对话,用另一个“我”来观察本我,当然,对于摄影师便是用手中的镜头来还原一个生活中的自己。在没有找到办法前,先完整地记录自己一天的生活,记录这一天中的情绪、状态,以及与社会发生联系的各个瞬间,时时保持拍摄的状态,记录下能想到的每一个细节,多练习几次,手法熟了,会更自如。然后再向纵深前进,记录自己一周的变化、一个月的经历,进而一年、数年……

当我们能驾轻就熟地“解剖”自我了,再把镜头向外,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我们可以沿着这一思路用镜头去“解剖”,如自己的工作机构、同事、身边发生的事件,某一特殊群体、某一特定区域。“解剖”的目标越大,操作的可能性越差;目标越小,操作的可能性越强,也最容易深入。对于大千世界来说,每一个体都很渺小,但每一个体都独一无二,且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富含时代丰富信息的样本。云南的吴家林长期用镜头记录自己的家乡,上海的陆元敏从未停止拍摄生活中的苏州河,深圳的余海波通过镜头让我们了解了大芬油画村,海南的黄一鸣用照片将半拉子工程呈现在众人面前,北京的赵铁林用人性化的视角为“失足女青年”这一弱势群体争取到了让社会重新审视的空间,这都是一个个深入“解剖”社会的精彩案例。

了解社会,可以从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开始,拍其如何谋生、如何奋斗,拍其从出生到升入天堂的完整生命周期内的生命轨迹,这可能需要几代摄影人的接力,这才是用图片“解剖”个体,用图片探究生命和社会。

用图片剖析,可用最简单、最适用的器材,比如只用一支标准镜头,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观察一天,既使是旁观者对拍摄的好奇观望,也不要放过。其中既要记录下天气的变化,也要记录下这个地方经过的人、发生的事件,甚至还可以跟踪某一个人,记录下他一天的生活。当有了对社会观察的足够兴趣后,再逐步思考自己的拍摄提纲,缩小关注的范围,“集中火力”到一个专题上去,这样就可以走上“纪实摄影”的正道。纯粹地观看、精准地定位,哪里还愁没有好素材可拍!

摄影人要学会用图片“解剖”,就让视而不见见鬼去吧!

猜你喜欢

矛盾冲突摄影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WZW—bewell摄影月赛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
最美的摄影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