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存贷息差的影响分析
2012-04-29张志昌
【摘要】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对银行存贷息差产生影响,本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这种影响,同时研究了其他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以及主要经济变量的变化,最后本文提出了改善银行经营的一些建议。
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利息率的影响,但未形成一致意见。本文先对利率市场化的利率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选取一些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前后的利率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得出较为明确的结论。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存贷息差影响的理论分析
很多国家在历史上都曾对利率进行管制。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凯恩斯主义兴起,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加强政府的作用,其中就包括利率管制,目的之一是限制利率的频繁波动,增强经济的稳定性,防范发生大规模的经济危机,目的之二是利率管制下的低利率政策可以降低投资利息成本,刺激经济增长,以期快速走出经济衰退的阴影,实现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在经济发展、金融市场日趋完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利率管制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利率市场化的呼声愈涨愈高,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继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
在利率管制下,存贷款利率偏低,而实现利率市场化后,资金存贷利率由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存款利率存在上升的倾向。原因有二:首先,证券市场的发展会吸引大量资金,流入银行系统的资金有减少的趋势,此即“金融脱媒”现象,多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实例说明了这一点,银行业若要吸引资金,必须提供较有竞争力的存款利率;第二个原因来自银行业的同业竞争,利率市场化赋予商业银行定价自主权,各大银行为了争取储蓄资金,必将根据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和自身发展现状适当提高存款利率,甚至会有“揽储大战”的发生。总之,在金融脱媒现象和银行间竞争的综合影响下,存款利率趋于上升。
现在来分析利率市场化对贷款利率的影响。基于以下三点因素,利率市场化改革后,贷款利率不會太高:首先,利率市场化后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会加剧,尤其是争夺优质客户,因为优质客户不仅财务状况较稳定、信用风险较低,而且其对信贷资金的需求较为稳定,银行也可以以优质客户为中心提供多元化、高附加值的服务,各银行为了争夺和留住优质客户,会提供较低的贷款利率;第二,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完善,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手段的多样化,各种规模层次上的企业的融资便利性增加,从而银行为了不失去信贷的吸引力,不会发放高利率贷款;第三,如果银行向部分客户发放了高利率贷款,那么银行贷款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将上升,信用风险加大,贷款的安全性和资产质量将下降,较严重的情况下会诱发银行系统性危机。
Stiglitz对贷款市场进行了细致研究,他认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在贷款市场上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高利率贷款以两种方式降低银行的资产质量:高利率贷款会筛选掉优质客户,因为优质客户融资便利,不会轻易选择高利率贷款,从而选择高利率贷款的往往是自身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此即逆向选择问题;企业获得高利率贷款后,为了弥补较高的利息成本,倾向于投资风险高、收益高的项目,从而增加了企业收益的不稳定性和违约概率,降低了银行贷款的安全性,此即道德风险问题。
我们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存、贷款利率两方面的影响,现在我们得出结论,利率市场化倾向于收窄存贷息差(贷款利率减存款利率)。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存贷息差影响的实证分析
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管理体制、经济发展的历史等各有差异,并且各国家采取改革的步骤、模式、时机不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各方面的影响是因国家而异的。
我们分析一些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以及改革对关键经济变量的影响。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后,美国金融市场迎来了利率管制时期,其中以“Q条例”最为著名,条例规定,商业银行不能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对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也规定了最高利率。但是六十年代后,美国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尤其是两次石油危机后,经济滞胀现象严重,整个7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高达两位数,居高不下,1980年通胀率飚升至14.8%,严重的通货膨胀诱使市场利率不断升高,但“Q条例”的存在成为了银行存款利率上升的桎梏,资金大量流向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脱媒现象严重。银行为了应对危机,进行了大量的金融创新,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可转让提款通知账户、资产证券化、回购协议等一系列创新型金融工具应运而生,这些金融工具都没有采取存款形式,故而可以按照市场利率定价,从而吸引了资金流回银行系统。这些新金融工具并没有打乱市场秩序,凡而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市场开始倒逼金融管制。1980——1986年间,美国政府按照先大额定期存款、小额定期存款、后储蓄存款的顺序,逐步解除了对存款利率的管制,实现了存款利率的自由化。
我们考察美国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的变化。下表列示了美国利率市场化前后每年的存贷利差。
由上表可以得出,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的1976—1980年,年存贷利差平均为6.382%,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1981—1985年存贷款平均利差为5.678%,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后的1986—1990年则为5.242%,总体上来说存贷息差减小,这符合理论分析的结果。
(二)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日本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始于1977年,结束于1994年,历时17年。日本利率市场化的第一步是1977年日本大藏省宣布以市场利率为参考标准来决定国债发行利率;接着1978年日本银行允许银行间利率弹性化,其后放开了银行间票据利率;丰富货币上金融交易工具,1979年首次发行CDs,逐步培育和发展银行间市场、国债市场、债券回购市场等 ;1984年日本大藏省发布《金融自由化与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及展望》,正式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1991年7月日本银行停止利率窗口指导,1993年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利率先后实现市场化,最后1994年10月利率市场化全面实现。
我们考察日本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的变化。日本的平均存贷息差在1984年为3.15%,1994年则为2.33%,减少了82个基点。
(三)拉美地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拉美地区的国家普遍采取了激进式的改革模式。阿根廷在1971年就着手利率市场化改革,是第一个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中国家,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改革中止,直到1975年又重新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一次性取消除储蓄存款利率以外的其他利率限制,1976年9月放宽了储蓄存款利率的限制,1977年6月取消了所有利率的管制,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所有进程,实现了利率的全面自由化,整个过程只用了两年的时间。阿根廷以放松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为核心的金融自由化方案,导致利率短期内大幅提升,且波动剧烈,在1981年平均存款实际 利率达到52.57%,通货膨胀也随之加剧。
智利放松利率管制始于1974年5月,在半年之后即1974年11月就解除了所有存款利率的管制,1975年4月取消了所有利率管制,智利利率市场化改革只用了一年的时间。智利也出现了类似于阿根廷的利率“超调”现象,1976—1982年,平均存款实际利率达到32%。其他的拉美国家改革进程同样很快,这些激进式的改革带来了经济动荡和银行危机,实践证明激进式改革模式未能成功,这些拉美国家后来不得不又采取了一些管制措施来稳定经济。拉美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存贷息差出现了扩大的趋势,原因在于这些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很不发达,银行业是处于垄断优势地位,市场势力和定价权很大。
我们考察了一些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现在综合起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一般性结论。
在利率管制状态下,利率水平通常低于市场水平,实现利率市场化初期,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利率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有学者专门研究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利率水平的影响,在名义利率资料较为完整的20个国家中,有15个国家的名义利率水平在利率管制解除初期上升,5个国家的名义利率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下降现象。实际利率方面,在实际利率资料较为完整的18个国家中,17个国家的实际利率水平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只有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率水平在解除利率管制之初出现下降的情况。存贷息差方面,个别国家在利率市场化初期出现过暂时扩大的情况,但由于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从整体上看最终都出现存贷差收窄的现象。
三、国内商业银行应对存贷息差收窄的策略
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得到利率市场化倾向于收窄存貸利差的一般性结论,这对我国银行业有哪些影响,怎样挑战我国银行业的利润,下面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后,各商业银行会在信贷市场上争夺优势客户,贷款利率有降低的预期,由于银行贷款利息收入主要依赖于信贷规模和贷款收益率,这会倾向于降低银行的贷款收入;存款市场上,各商业银行为了招揽存款,倾向于提供较高的存款利率,这直接提升了银行经营的成本。上述两方面直接导致银行利润减少,从目前来看,存贷款息差收入是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收入来源,占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收入的80%。在这种情况下,存贷息差的收窄直接影响银行的经营效益和盈利水平,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银行经营的最终结果。
从业务收入结构上来看,我国商业银行虽然都加大了中间业务开发的力度,业务种类和领域有一定程度的扩大,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开发的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少,业务的功能仍然偏重于筹融资,对存贷款的依赖度很高,并且中间业务存在乱收费急需整顿、收费结构不合理等特点。我国银行业开发中间业务的速度还很慢,产品的服务质量、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一些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业务,诸如担保、保函、代理保险、投资理财、资产管理和财务顾问等业务急需加快发展步伐。
从客户结构上看,目前我国银行业普遍不重视个人客户市场或者还没有形成拓展个人客户市场的体制机制。国际上以个人理财为中心的个人金融业务是一些大型跨国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比如美国花旗银行、香港恒生银行等,个人金融业务对本行利润的贡献率能达到50%左右。而我国国内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是一个有待开发、潜力巨大的市场。因此我国银行应改变原有的运作模式和服务方式,建立以服务为中心的业务经营结构和以个人为中心的营销模式。营销理念和服务意识的转变,有利于个人金融领域的产品开发和业务拓展,使其对我国银行业利润的贡献度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廷科. 利率市场化效应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研究[J]. 财贸经济, 2003(9): 13-18.
[2]王晓军.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企业家管理, 2005(4): 42-43.
[3]王旭梅.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对策研究[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5(11): 29-30.
[4]吴琼, 王国钰.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道路选择与步骤安排[J]. 兰州学刊, 2009(1): 188-192.
[5]武兴文. 利率市场化:国有商业银行的应对之策[J]. 现代商业银行, 2005(4): 38-40.
作者简介:张志昌(1984-),男,北京物资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金融研究。
(责任编辑:赵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