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促生高效课堂
2012-04-29陈友枝
陈友枝
一、找准知识的生长点,促有效迁移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时必须准确把握教材主旨和精神实质,领会编排意图,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和逻辑联系。教师要找准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连接点,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引发生成环节,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
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上课伊始,教师先出示一组口算题:2.8÷14,0.45÷9,32÷80,5.4÷1.8。当学生看到5.4÷1.8时,全都愣住了,思维陷入了停顿。此时,教师提问:“这道题会口算吗?为什么?它与前面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很显然,以前学过的除数都是整数,而这道题的除数是小数,所以学生有点束手无策。这便找到了新知识的生长点。于是,教师因势利导,抛出一组除法计算题,引导学生观察、判断、思考,以做铺垫:
①3.5÷7;②35÷70;③350÷700;④0.35÷0.7。
1.观察:这几道题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判断:不计算,判断上面哪几道题的商是一样的,并说明理由。
3.思考:应该怎样计算5.4÷1.8?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对学生来说却是个难点。有了上边的铺垫,学生经过探究,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很快将5.4÷1.8转化为54÷18,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样,引导学生抓住商不变的性质这个旧知识,再由旧知识同化新知识,充实、扩大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而商不变的性质正是联系旧知与新知的桥梁,也是新知的最佳生长点。
二、动手操作体验,促有效建构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适时加入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
例如,教学“20以内数的加减法”(十几加几、十几减几)时,对于11+2,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的算理,自然就不会顺利地抽象出算法。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进行尝试探究。当然,学生的操作不是盲目的、随意的,教师要给出具体的操作建议,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一个支架:
1.先拨出11,想一想十位拨几颗珠子?个位拨几颗珠子?
2.再拨出2,应该拨在哪一位?现在一共有几颗珠子?
3.请你完整地说出拨珠的过程。
学生很容易知道操作的意义:先拨出11,十位上拨1颗珠子,个位上拨1颗珠子。接着拨2,就是再在个位拨2颗珠子。现在个位上有3颗珠子,10和3合起来是13。
在拨珠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地引出加法算式,同时体会到个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2相加得3,随即运用数的组成算出得数,渗透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为后面学习笔算加减法做好铺垫。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明白算理,教师及时抓住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抽象出算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而且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在操作体验中促进知识有效建构。
三、合作交流,促有效参与
数学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认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多思索、多实践、多表达,在听取别人意见的同时,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见解,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积极为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搭建平台,促使他们不断地自由参与,自主学习,尝试交流,让数学课堂呈现出活泼生动的喜人场面,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那么把一个整体平均分,虽然书上没有学过,但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不是一片空白,在以往的生活经验中应有所认知。因此,教师组织学生分组选一种或几种学具,自己动手操作,表示出分数1/4,理解1/4的实际含义,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对于“把8个面包平均分4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一些学生产生了疑问,因为从直观看起来每份是2个面包,不能联系到与分数的关系。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辩论、交流中,学生逐步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明晰的认识,知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4份中的一份,用分数1/4表示。在上面的学习中,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了愉快的情感体验。
只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学、多思、多实践,时刻把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放在第一位,为学生搭建尝试、探究的平台,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促生一个灵动、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