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有景道不得
2012-04-29张震
张震
小时候读崔颢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并不能领略其中的妙处。后来,学习赏析文字,如清人沈德潜评此诗“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法,遂擅千古之奇。”好像懂了一点,但时间稍长,又不复记忆。只记得一点,李白看了崔颢此诗之后,废笔长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骄傲的诗仙,如此的自谦,足以烘托出此诗的不凡。
我真正领悟的是,事物的好坏优劣有时不在于语言文字的表述,而在于比较和衬托。对于不识货的人来说,比一比就是硬道理。当然,我对李白还是有些不满的,就算比不上人家,写一首也可以啊。起码能让后人看看,诗仙的下驷相差别人究竟有多远。这念头虽然残忍,但每当我在风景名胜处看到用小刀、铁片甚至石块等等坚硬物,用心用力地刻着深深浅浅的“某某到此一游”时,我就觉得,我的想法不无道理。据说,莎士比亚写的戏剧人物,在他之前别人都写过。这,并没有成为他创作的障碍。
自《红楼梦》成书以来,京、昆、越、黄梅戏、龙江剧等等许多地方戏曲都将其视为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从中选取一条线或几条线敷衍成戏,以飨观众。剧作家们并不以前人的成就为藩篱,各展所才,呈现缤纷。特别是越剧《红楼梦》的电影拷贝发行量和观摩人次之多,非其他中国故事片、戏曲片所能望其项背。但也有学者讥评,《红楼梦》原著的立意、故事仅止于此吗?越剧《红楼梦》的人物形象有脸谱化之嫌。
煌煌一部《红楼梦》,写尽了封建时代大家庭的兴衰荣辱,可视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岂止局限于区区“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之间的纠葛?我们无法得知,几百年前,第一个将《红楼梦》改编成昆曲的扬州人仲振奎,呈现给观众的是怎样的《红楼梦》我们现在看到了,北方昆曲剧院的新编昆曲《红楼梦》。它打破了“以宝黛钗情感纠葛为主线”的戏剧惯用套路,把王熙凤、贾政等人物的戏份加重,力图在分成上下本的两个晚上、总共6个多小时的演出中,从更多侧面、更多视角展现贾府的由盛到衰。由于投资方对文化的热情,据说投入2000万元资金打造该剧。因此,舞台布景精巧繁复,演员服装雍容华丽。可说是,舞美新颖视觉亮丽。以前,曾经有学者说“现在有人痛心疾首称《红楼梦》已被地摊化了,可是他们不知道《红楼梦》最初就是出现在地摊上的。”可是,《红楼梦》终究不应该老是蹲在地摊上欣赏。美食当有美器啊。这点,该剧做到了。
剩下的问题是,要演绎《红楼梦》如此精彩丰富的内容和错综复杂的情节,光靠这两个晚上、6个多小时的舞台演绎,够吗?昆曲可是讲究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的呀。要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咬宇吐音的讲究。同样,欣赏昆曲如品香茗,需要慢慢来。昆曲《红楼梦》的编导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于是,采取了一些合并嫁接,把原著中精彩的重要段落拼装在一起,手脚麻利地叙述着原著的故事情节。
这种合并嫁接的创作方法,早已有之。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女作家苏青编写了越剧《宝玉和黛玉》,内中虚构了一个典型人物——丫环蕙香。她集晴雯、金钏等等很多丫环的情节故事于一炉,戏很重,形象也突出。苏青的创新受到戏曲专家赵景深赞扬,但被当时的青年评论家夏写时批评,认为损害原著。学者们展开论战,却不影响戏的卖座。
昆曲《红楼梦》也有威功的嫁接。例如,把“黛玉临终”和“宝玉大婚”合并成一场戏,戏剧采用了电影手法,效果很好。虽然是红、绿两个表演区域,但舞台上就是宝、黛二人的对唱。既适合于抒情、也能够叙事(回忆)有点像西方歌剧咏叹调。
但是把精彩的段落合并一处,不会每次都成功。药物学家说,单糖是甜的,多糖合在一起却不是甜的。例如,剧中宝玉明知黛玉在座,不顾她的感受,还是和宝钗互相交换观赏各自佩戴的金、玉,品评字义。宝玉不知道黛玉生性敏感、“行动爱恼”吗?又如,在原著中,宝黛读《西厢》,意境多优美;钗黛释前嫌,情趣也盎然。可是,该剧将两者相叠加,变成三人论《西厢》,突兀又造作。更不可思议的是,宝黛初会,宝玉当着贾政的面砸了自己的命根子——宝玉;搜检大观园,探春、晴雯当着王夫人的面发飙;后来,探春又当着王夫人的面拂袖而去……还有诧异处,王熙凤行诈,尤二姐吞金之时,舞台上竟然出现贾宝玉,形如上帝,又似鬼魅,一言不发,冷眼旁观。无怪乎,有人觉得该剧不是情节剧,也不是言情剧,它更像一个以宝玉为主的灵魂剧。也有能人,从灵魂剧中看得出该剧立意深,突出了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和考问,对宝玉的人世、出世都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问题是,对于该剧的演绎,看过原著的观众觉得有些交代(场次)多余;没看过原著的观众,觉得交代不够。观众是无法仅仅从戏的本身得到哲学领悟的。小说有小说的叙述方式,小说需要描绘细致,读者可以慢慢品味,细细琢磨;戏剧有戏剧的演绎方法,戏剧需要鲜明,短时间抓住观众的心。舞台演出,情节要集中,线索不纷扰,人物形象宁可脸谱化,不能碎片化。碎片化的人物形象,哪个观众记得住?
有评论指出,原著内容丰富、情节复杂。因此,昆曲《红楼梦》的主次角色可相应调整,不同行当可以自成段落。全本演出可更加简约,以适应昆曲的表演形式。该剧有的唱段很好,很有表现力,可以抽取出来,作为经典折子戏。
中文的语言是很有技巧的。宋高宗定都临安,要建造皇宫,报上来两个方案,宋高宗御批“西溪且留下”,臣工就在杭州现在的南宋皇宫遗址处建造了宫殿,而非西溪。“西溪且留下”是落选的委婉说法,宋高宗的语言艺术和他爸爸宋徽宗一样。宋人笔记记载,宋徽宗说“待理会(再研究)”三字就是不答应。如今,西溪房产开发,广告却反其意而用之。艺术创作者对于艺术评论的采纳,往往也是这种方式。但有一点,大家都知道,往经典里面注水,并不能够称为创新。
可是话又说回来,常说工夫在诗外。或许,昆曲《红楼梦》的演出,早在舞台开幕之前就开始了。在排演之初,北方昆曲剧院就策划了演员“选秀”,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优秀演员。从大选秀到大舞台、大包装、大投资、大制作、大宣传等等,都是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的。或许主办方认为如此大制作,出来的就不仅仅是大(花)架子。同时也可以表明,戏曲传承并非只能在戏的本身做腾挪。时尚的形式、方式也可以拿来大运作。
哦,我明白了。在这个创作思路下,参加选秀的、写报道的、写剧评的、开会的、评审的、发奖的,甚至进剧场观看昆曲舞台剧表演的……形形色色的人,都可以被看作是该剧整个艺术制作或市场运作中的一个龙套。明白于此,我对着满台熠熠生辉的璀璨,象征高雅的淡雅,第一时间能够想到的就是“眼前有景道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