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演示型PowerPoint的开发技巧
2012-04-29吴建华,左芸,李海峰
吴建华,左芸,李海峰
摘要:作为信息技术新手教师,容易局限于现有的演示课件进行课堂教学,而不能自主开发和创新,这也是大部分信息技术新手教师的课堂教学效能低的原因之一。文章从笔者多年随堂听课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经验出发,以已有的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技术上升到艺术之“五部曲”为基准,介绍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型课件的开发过程及其相关技巧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新手教师;演示型课件;开发技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08-02
“一个人第一年的教学的情况如何,对他所能达到的教学效能水平有重大影响,而且要持续数年;会影响到整个40年教师职业生涯对教师行为起调节作用的教师态度;也确实影响到教师是否继续留在教学专业的决策。”[1]经调查发现,作为信息技术新手教师,在多媒体课堂上课,主要是借助演示型课件上课。
然而,相当一部分新手教师却缺乏制作高品质多媒体课件的能力,从而导致开发的课件良莠不齐,影响到教学效能。在本文中,笔者将介绍使用PowerPoint开发演示型课件的全过程及其中的开发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演示型PPT开发演示全过程
1.准备过程:
(1)确定主题。课件的制作使用主要是为教学服务,因此,在开发课件时首先应该做的就是确定课件的主题。课件制作者还应着重了解以下内容:听课对象、讲授者(或者了解相应对象的水平层次)、讲授的内容、希望达到的使用效果等。如果了解的内容更广泛一些(比如了解播放课件的教室环境、光照程度、投影仪的新旧程度、投影幕的位置等)将更有助于演示型PowerPoint(以下简称演示型PPT)的制作。
(2)课件的构思,脚本的创作。课件的制作需要先构思好课件,理清思路大纲,教师可以“自由”进行课件构思,然后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特点、现有条件进行脚本的创作。
2.制作过程:
关于PPT课件的制作过程在很多的教材及文章均有详细介绍,本文不再赘言。请读者参考相关书籍。
3.基本技巧:
(1)文字和图片图表搭配恰当。[2]文字是信息表达的最基本的一个手段,文字表达清楚可以明确表达作者的意图。通常,由于演示型PPT具备演示功能,其时间短的情况下要尽量标注关键字来代替大的字段,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快速浏览和理解基本知识。而图片和图表是最直观的表达媒体,文字旁边附加的图片或图表,可以使枯燥的字段描述更具生动性。利用图形图像处理工具(Photoshop等)对图片修饰可以使图像更加形象和生动。
(2)色彩搭配要合理。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学习时,获取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l%来自味觉。色彩的合理搭配是制作任何一个高品质课件的最基本的要求。学生上课时前15分钟以清新靓丽的色彩为主。中间15分钟处于学习的冷静状态,中间15分钟以稳重的色彩可以降低视觉疲劳,学生学习更加投入。后15分钟以暖色为主,同时加强色彩间的对比。
如果课件的制作者对色彩的把握不够准确,可以通过以下三条途径来解决这一难题:
A.合理地使用PPT自带的配色方案。在PPT【幻灯片设计】任务窗格中第二个设置链接就是【配色方案】,当中列举出了12种PPT软件自带的配色方案,并允许用户对配色方案进行编辑。
B.挑选一种颜色为主色调,然后调节它的亮度或饱和度产生新的色彩用于课件当中。这样制作出的PPT课件色彩统一并且层次分明。
C.选用对比色系。在色相环中每一种颜色对面(180度对角)的颜色互为对比色(如蓝色和橙色、红色和绿色),对比色的应用可以给人的视觉带来强烈的冲击,当需要突出课件的个性或者某个部分需要特别申明时,就可以适当地应用对比色来进行强调。
(3)适当的视频、动画效果。在幻灯片中适当添加视频、动画可以增加趣味性。同时便于增强学生的印象。所以如何适当地进行视频链接,把插入的图片、图形加上动画效果,也是课件制作人需要掌握的一个很重要的技巧。
二、好的演示型PPT的必须具备三要素
1.整体的美观性。在课件制作过程中除了上述的基本技巧外,有时候需要对幻灯片母版插入一些体现的内容(如LOGO、页码等),这些整体性的搭配可以呈现一个具体针对性的效果。这是可以运用相应的幻灯片母版实现的。
2.知识的逻辑连贯性,课件的多媒体要素之间要符合逻辑连贯性,其间,错的文字、链接错误图像、视频动画效果不能显示,都会使教学效能大打折扣,因为符合知识的逻辑连贯性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才能保证演示型PPT良好的运转。
3.具体的时效性。演示型PPT讲求时效性,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呈现的演示型PPT可能都要做针对性的调整和具体的改变(例文本、图形等)。这就要求新手教师不能为贪图方便在教学过程中照搬照抄演示型PPT模板,没有按照教育最优化原则进行课件的制作。
三、制作演示型PPT注意的几个方面
1.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要注意“留白”问题。常规教学中,在演示型PPT的内容处理只需具备形象性和感性的层次,但是如何把内容处理由形象向抽象、由感性向理性呢?[4]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想象、理解,通过师生课堂互动,最终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在一些不良课件中,制作者大大减少了学生的这种思维时间,当学生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交互时,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地思考,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作一些简单的应答。这种做法限制甚至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不利于鼓励创新,也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
2.多媒体元素要相互匹配。多媒体元素(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是多媒体课件的重要组成部分。[3]它们构成了多媒体课件的知识模块,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目的。新手教师在制作多媒体演示型课件过程中要注意协调各多媒体元素之间的关系。例如演示型PPT中动画+文本,动画+解说两种幻灯片形式,究竟哪种组织形式的教学效果好?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理查德·E·迈耶曾经提出过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通道原则(Modality Principle)”,其基本内容是:学生学习由动画和解说组成的多媒体呈现的学习效果好。也就是说,在一个多媒体信息呈现中,词语用声音形式呈现比用打印文本呈现会使学生学得更好。[5]
3.信息负载要注意避免“迷航”现象。当今世界,我们通过网络学习,由于网络具备开放和共享的特性,这是为演示型PPT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演示型PPT在制作过程中如果唯恐不能体现这一优势,事无巨细地罗列知识点,势必造成学生被信息包围,使其对琳琅满目的信息头晕目眩,不能达到对知识内容有效的理解、整合、运用。这就是多媒体信息海洋中的“迷航”现象,用这样的课件上课,学生似乎接触到许多东西,实则在众多信息的背后,根本就没有记住、理解任何东西,更谈不上因而去反思、创造了。
参考文献:
[1]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3]莫永华,吕永峰.多媒体课件制作从技术上升到艺术之“五部曲”[J].现代教育技术,2008,(3).
[4][5]吕永峰,莫永华,黄国玲.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现代教育设备,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