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之困
2012-04-29吴法新付贤文
吴法新 付贤文
大纺织产业链属于F2F行业(fiber to fashion),产业链从纤维(fiber)生产开始到时尚产品(fashion)结束,涉及到的企业和从业人员数目众多,牵一发而动全身。
大纺织产业链最上游的棉花和纤维(含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属于初级产品,棉纱和坯布是工业产品,这条河流的出口是成品服装,成品服装最后进入零售流通领域。产业链的冗长、管理的低效,带来的结果就是信息传递和价格传递的失真和缓慢。例如,棉花价格的波动传递到成衣价格的变化几乎需要6—12个月的时间,而成衣价格的波动传递到上游原料企业的时间更长。
为了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和应付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各个企业都持有一定数量的各种形态的库存,也正是这种库存的存在令纺织企业几家欢笑几家愁。遇上棉花价格大涨,棉纺厂没有库存棉花,导致接到订单后再去采购原料时临时采购成本上升。而如果棉纺厂库存棉花原料太多,一旦遇到下游棉纱价格大跌的行情,又会导致产品缺少竞争力。库存的管理其实是供应链管理最核心的部分。纺织企业由于棉花库存管理失当而导致的企业破产事件屡见不鲜。
库存状况堪忧
2012年8月,笔者行对纺织行业从原料到成品的库存情况做了半个月的实地调研,调查了进口棉花保税仓库、交易所期货商品的交割仓库、大中型棉纺厂的原料库存以及部分成品服装的库存状况,结果令人十分担忧。
首先,各个口岸的进口棉花堆积如山。苦于投有配额,清不了关,棉纺厂只能望“棉”兴叹。据调查,张家港、青岛等口岸的进口棉花,属于海关监管的保税仓库的库存量几乎饱和。由于仓库不够用,保税仓储费用在最近6个月内大幅上涨,而且不断有外棉的供应商提早预订仓库,江苏的一些保税仓库已经订到9月底了。
其次,期货交易所的交割仓库以及国家储备棉花仓库棉花进出平衡。一方面,不断有新棉花运进来,但同时出货的进度也在加快,目前进出基本保持平衡。到了9月新棉上市的时候和新的收储即将启动之际,估计局势可能会有所改观。目前各个仓库都在积极备战。这些仓库由于不属于海关监管的仓库,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而且短时间内要扩容也不难。因此仓库的容量不会成为很大的问题。笔者在几个仓库看到的负荷率大约在70%—80%之间。
笔者在现场看到,有些储备棉花还是2009年以前的陈年棉花,这些陈年棉花的价格按照当时的收购价格计算很有优势。根据调查,有经验的棉花仓储公司的业务经理,对于国家近期抛出的储备棉花,很有可能就是先出手这部分棉花,这样做可以为新的棉花季度的收储腾出仓库容量,而且在账面上还不至于显示亏损。
根据我国棉花产量750万吨计算,2011/2012年期间,国家收储量大约350万吨,占了当年产量的47%。假设2012/2013年度保持同等水平的收储量,那么将达到约700万吨,如此海量的棉花储备量,如此高位的收购价格,对整个纺织行业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再者,大中型棉纺厂的原料库存。笔者调查了16家大中型的棉纺企业的原料库存状况。棉纺企业的去库存化的速度正在加快,几乎都降到企业的安全库存的水平以下,以往正常的3—6个月的库存水平,现在只有1—2个月左右,低水平的原料库存,导致棉纺厂采购原料的刚性需求开始凸显,但是相应的补库动作迟缓。纺织企业一方面等待新的配额下达,以便购买廉价的进口原料;另一方面,9月份新棉花上市,那些没有进口棉花配额的小型棉纺厂希望能买些便宜的原料。但是,这样的刚性需求,只是为了维持开工和机器的运转而发生的采购行为,棉纺厂普遍反映如果下游得需求没有得到提升的话,很快仓库又会满起来。
此外,笔者调查了国内10家生产休闲服装和家用纺织品的品牌公司的库存状况。下游成品库存情况更加令人吃惊。大部分公司资产的70%—80%都是库存商品。在零售商店,销售业绩大幅度下滑,在服装厂的生产车间,大量的衣服正在生产或者准备包装,但是这些衣服将要运到哪里去?卖给谁?没有人知道。有个浙江的老板直言,直接卖给折扣店的情况不是没有发生过。也就是说,老板们买面料、买辅料、请工人,最后做出来的服装直接当库存折扣商品以跳楼价也难以出手。如此消极的情绪势必会逐级向上游企业传递,而且负面消息传播地特别快。
市场博弈风险犹存
2011/2012年,因为经济危机,导致现有库存消化的速度非常缓慢,外贸和内贸的“补库存行情”都没有如约而至。广交会更是国内参展商人员多于海外客户的情况持续了好几年了,8月28日,在上海开幕的国际家纺展会,有的展位甚至两天都等不到一个客户。下游的需求在萎缩,而上游的供应在扩容,你能想象这条产业链的库存“河流”将会是什么样子吗?从原来的“河水清且涟漪”到“溃坝”可能只是一瞬间。
没有库存的企业就像个搬运工,出苦力但是没风险,持有库存的企业就像个赌徒,能获利但是也要承担风险。在这一点上,市场永远是公平的。整个产业链上的海量库存和低迷的国内外需求共存,对于中国纺织行业的伤害可能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有个国际友人看不懂我国的棉花收储政策,他问我,“照这样的收储政策,到了2013/2014年,可能全世界大约70%左右的库存储备棉花都在中国人手里,持有这么大的海量库存,你们是在下很大的一盘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