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结果比姿态更重要
2012-04-29陆地
陆地
摘要:“走转改”活动对目前新闻界存在的一些病灶弊端具有救治作用,可以治浮、治虚、治假。“走转改”要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如何理解,更取决于如何行动。“走转改”可以提高记者的互动能力、提高媒体的能见度、提高新闻产品的质量、提高媒体的竞争力、提高记者和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走转改 互动 能见度 质量 竞争力 社会责任
变与不变是辩证的。如果一切不变,社会没有发展,时代没有进步;如果什么都变,历史就有断层,文化就会割裂。20多年前,我也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如今社会和时代变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方式、方法也在变。但有一些基本的理念和精神是不变的。比如说当今的“走转改”活动,无论是其形式还是其内容,对新闻工作者来说都是一种素质,一种姿态,一种过程,一种必然,因此,最好形成一种机制,长期坚持。
一、“走转改”的功效
“走转改”活动不但是一项有强烈的现实性和针对性的活动,而且对中国新闻界存在的一些病灶弊端有一定的救治作用。
一是治浮。浮与沉相对。中国新闻界的“浮”症有三个体征:一是浮飘,即一些新闻工作者贪图舒适,只愿意浮在城市,浮在机关,飘在领导的面前和会议场上。二是浮躁,即一些新闻工作者心态浮躁,状态浮躁,急功近利。三是浮夸,即一些新闻产品远离社会焦点和问题,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甚至报喜不报忧,只反映上级和领导的意志。治浮的目的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沉”入社会,潜入民间。
二是治虚。虚与实相对。中国新闻界的“虚”症也有三个体征:一是新闻题材避实就虚;二是新闻采访过程虚与委蛇;三是新闻文风虚词丽句,虚情假意,哗众取宠。治虚的目的就是要新闻工作者实心实意,实事求是。
三是治假。假与真相对。中国新闻界的“假”症亦有三个体征:第一是情感假,即一些新闻工作者对新闻职业缺乏感情,对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缺乏正确的认识。第二是作品假,即新闻作品的内容与事实出入很大,甚至无中生有,每年由《新闻记者》杂志评选出来的十大假新闻可以为此注脚。第三是效果假,即一些新闻媒体或新闻工作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或者短期的、不正当的经济利益,对新闻传播的效果弄虚作假,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和公共形象。最近媒体披露的电视收视率作假事件便是典型例证。治假的目的就是要新闻工作者不但要追求真实,而且要追求真理。
当然,上述诸症并非每一个新闻媒体、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有,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更不可能一针见效,一劳永逸。但是,每一个新闻媒体、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应当引以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把“走转改”活动作为一种契机、一种制度,长期地坚持下去,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走转改”的内涵
“走转改”是几个动词、几个连续的动作,如何理解,见仁见智。但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则不仅取决于如何理解,而且取决于如何行动。
比如说“走基层”,则不仅要看我们走到哪里去,还要看我们怎么走。即便是“走”到基层,如果只是身在基层,心不在基层,或者蜻蜓点水,雨打芭蕉,最后也不过是形式上“走”到基层了,与走过场没有什么差别。因此,“走基层”首先要心有基层,心在基层。其次是真实地反映基层,服务基层。只有像战士走进战场,目标才能瞄的更准;只有像“蛟龙号”沉到七千米的海底,才能看到前所未见的瑰丽风景;只有深入基层,与基层打成一片,我们的新闻产品才不会脱离市场,脱离受众,脱离社会的需要,脱离时代的趋势。
“转作风”也不是简单地转变工作的方式、方法,而是首先要转变观念,转变态度,转变立场。如果说“走基层”是一种接近市场的方式、接近受众的姿态,那么,“转作风”就是跟我们的采访对象交朋友,增加互动,被老百姓接受。身体上走近、接近不一定能够被群众接受。只有作风和做派跟群众接近了,才能真正被群众接受。
“改文风”,说到底是一个如何让媒体、新闻作品更容易、更快捷、更有效地被老百姓喜欢的问题。“走”是为了让群众看到,“转”是为了让群众接受,“改”则是为了让群众喜闻乐见。新闻工作者应当诚实,新闻作品的内容应当真实,新闻作品的文风应当朴实。
三、“走转改”的意义
“走转改”活动已经开展一年多,一些新闻单位已经成效初现,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但也有些新闻单位将信将疑,虚声敷衍。实际上,“走转改”活动不仅对新闻“病”有“救治”的作用,而且还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第一,“走转改”活动可以提高记者的互动能力。记者如果不善于跟受众,跟自己的采访对象交流互动做朋友,起码不是一个称职的记者。不走基层,不去接近自己的采访对象,长而久之必然变成自说自话,自娱自乐。因此,要提高记者的互动能力,就要让他们走近新闻源,走进新闻市场。
第二,“走转改”活动可以提高媒体的能见度。当今时代,新闻媒体过剩,信息渠道乃至信息本身也过剩。如果见物不见人,仅仅靠电子声音或图像或者新闻作品去跟受众交流互动,这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无效的。如果新闻媒体、新闻记者常常来到基层,直接与受众或用户交流互动,则无论是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还是从活动传播的角度来说,效果都会更好。因为,这不但能够提高新闻内容产品的能见度,也提高了新闻媒体的能见度。
第三,“走转改”活动可以提高新闻产品的质量。“走转改”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要把新闻产品的质量搞上去,把新闻产品中的水分拧干,让老百姓看新闻就像吃饭一样,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第四,“走转改”活动可以提高媒体的竞争力。现在媒体的竞争是立体竞争,传统媒体之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都有着非常激烈的竞争。新媒体有很多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点和优势,但是,也有不少缺陷,比如说权威性和可信性不足,碎片化和捕风捉影的信息多等。传统媒体的记者作为专业的、职业的新闻工作者,如果经常通过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手资料和第一手信息,把基层的声音和社会的真实反映出来,就会更有权威性,更有竞争力。
第五,“走转改”活动可以提高记者和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什么是责任?简单地说,责任就是在特定的环境或者系统当中,个体能够为改善环境或者系统做点什么。我们的新闻媒体或者新闻记者能够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呢?如果我们的新闻媒体或者新闻记者能够经常这样想,就意味着我们的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已经具备了社会责任意识。但是,光有责任意识还不够,就像有慈善意识但是没有慈善能力也不行,新闻媒体还要锻炼队伍,让更多的记者走进基层,深度地触摸、全面地了解中国国情,让他们深切地感到中国不仅仅有繁华的“北上广”,还有贫瘠的“陕甘宁”,我们的制度、我们的社会现实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眼有所见,才会心有所感,最后才能笔带深情,语露真诚。如果连真都没有看到,何来真实、真诚呢?
古人说得好:“正而过则迂,直而过则拙,故迂拙之人,犹不失为正直;高或入于虚,华或入于浮,而虚浮之士,究难指为高华。”心态决定姿态,而结果比姿态更重要。让我们在“走转改”活动中摒弃高华虚浮,一步步走向正直、走向新闻的本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