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电产业遭遇“十面埋伏”业界关注风电“过冬”

2012-04-27王思童

电器工业 2012年12期
关键词:风电风机企业

文/本刊记者 王思童/

有人抱怨风电的坏日子来得如此之快,昨天风电似乎还是一个“躺着就能赚钱”的行业,而如今似乎遭遇“十面埋伏”。“不是今天的日子太差了,而是以前的日子太好了”,一位风电行业观察者似乎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真谛。对于风电设备厂商而言,如今风电行业的调整似乎对风电设备行业来说是个“好事情”,有助于产业链回归理性。

“2012年是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培育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全面推进风能资源合理利用,促进风电产业稳固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541万千瓦,与2011年上半年基本持平,保持平稳发展的势头。但是原材料涨价,恶性竞争,设备可靠性不高,并网难,消纳难等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仍需引起全行业的重视。未来需要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更加注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更加重视质量、售后、服务等成套体系的完善。”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郭振岩所长谈到。

“弃风”仍存在 信心不能减

我国具有丰富的风力资源,但普遍集中在“三北”地区,大多远离负荷中心,就地消纳市场有限,并且“三北”地区电源结构单一,灵活调节电源比重不足2%,调峰能力还亟待改善。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李秦司长表示,“目前风电发展正处于消化前期非理智建设的调整时期,风电行业目前整体放缓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水平与质量问题亟待改进,与国家及世界整体经济形势有所关联,但宏观的经济走向却不是导致发展放缓的关键原因。前期风电的建设,出现过风电三峡等冒进发展方式,但是风电三峡与水电三峡的不同在于自身不具备储能的调节,这也可能是真正影响风电并网,风电充分发挥效益的主要原因。”

工业和信息化部杨拴昌处长强调国内风电产能发展不协调是值得深省的。他谈到曾经在锡林浩特自驾游感慨颇多,“那里非常壮观,照相非常好看,蓝蓝的天,青青的草,遍地的风机,纹丝不动,看到这种资源的浪费,我觉得十分可惜。去德国考察时,那里路边仅有几台风机,都正常运转。”2012年8月,国家电网公司统计数据,我国并网风电达5258万千瓦。其中,国家电网调度范围达5026万千瓦,六年年均增速87%;2011年风电发电量706亿千瓦时,较2006年增长了28.2倍,年均增速96%。我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但是实际利用小时数只有1404小时,也就是58天,与规划数量还差1/3。省内消化不足、外输通道不畅、技术发展制约、调峰资源有限、储能设施经济性低等问题导致风电发展遭遇消纳瓶颈。

据统计2011年中国主要风电设备制造行业产能已达到30GW以上。而与此同时,2011年国内新增风机装机容量仅为18GW,海外市场的开发才刚刚处于尝试阶段。这导致国产设备40%以上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

国家能源局王书强处长认为,首先,要明确风电本质属性,风电应该姓“电”,并不是有风资源就可以建风电厂,就能搞风电,风电企业必须具备自己的技术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可持续发展;第二,坚决反对零部件向基层商游离,从基层厂商向业主游离。接不上电网有两种原因,一是产能过多,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订单去建风电场,产能过剩利润必然会单薄,就会带来亏损。这些不是理性发展的思路。如果风电每年装机容量1000多万千瓦时,仅有5家整机厂来分摊市场,企业效益很好,但要分给100家,每家企业日子都不好过,这就是僧多粥少的道理;第三,工业的进步是允许通过故障改进而来的,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是我们的风电企业不能因为暂时遇到发展困难,只搞低端的产品,简单的技术,要加大在研发和技术创新上的投入。

直面风电发展各种问题的同时,业内人士仍对风电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王书强处长认为,“相信未来风电肯定还能起来。”但他强调的是,“未来哪些公司能在行业里赚到钱就不好说了,因为现在实行保行业不保企业的原则。如今世界金融危机已成为常态化,目前我国发电装机突破11亿千瓦,工业用电改变以往负增长的趋势,呈现正增长态势,我国经济正处于区位调整期。目前市场还谈不上饱和,只是经历了几年持续扩张以后,总量变小了。风电市场还具有刚性需求,每年至少1000多万,至少换算成8000-9000台风机,也就是上百亿人民币的市场,胡锦涛主席向世界承诺,2020年一次能源占15%,煤电的发展空间将会减少,这一目标必然要实现,风电市场前景良好。风电前期只是在赶工期、抢订单,没有企业真正的消化技术,加大研发,甚至连风电常识还没吃透的企业也急于上马,所以出现调整期很正常,现在我们各个企业和行业要静下心来,好好的把技术研发的基本问题研究透,研究好。”

《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发布,其中规定,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2亿、4亿和10亿千瓦,成为中国的五大电源之一,到2050年,风电将满足国内17%的电力需求。而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为6200多万千瓦,这意味着,至少在未来10年,就有约1.4亿千瓦的装机空间。

“预计今后2-3年内,并网难等不利因素将逐渐消除,下一步风电并网的压力将进一步减小。一些大型发电厂存在减排任务,通过建设风电场可以增加碳排放量配额,一些风电场还可以出让碳排放量配额并获得政府补助。”熟悉风电行业的李先生向记者透露,同时表示对风电的未来充满信心。

收不回来的钱?

在风机设备制造商相传这样一句话,最头疼的事情是货已出库,钱还没完全到手。目前,应收账款问题已经成为困扰风机厂商的“心头痛”。

2011年风电整机制造企业的竞争尤为激烈,价格是直接的表现方式。风机整机价格已从2008年的6500元/kW,下降至2011年的3700元/kW以下。某集团公司2011年1月、2月、4月、5月、10月分别进行的五次风电设备主机招标,各厂家投标的平均价格分别为3840元/kW、3837元/kW、3829元/kW、3827元/kW和3819元/kW,仍呈逐步下降的趋势。风机产能过剩更加激烈,个别厂家的报价已低到3660元/kW,即使如此低价,开发商、整机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现象仍有发生。

一风机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收款的方式有很多种,“前几年我们都是直接获得对方的现金打款;近2年来,我们手里有大量的商业票据,电子和纸质的都有。”一般情况下,电子汇票在12个月以内承兑,纸制汇票在6个月以内承兑。“现在,风电行业的处于调整期,我们希望手中有更多的现金流。所以,有时我们不管什么汇票,宁可贴现,也要从银行那边拿到现金。”但他也强调,银行的贴现率极高,也让公司产生了亏损。“以往贴现率为10%,一笔1000万元的商业汇票就等于你要亏100万元,不过最近新出台的一些办法使得这一现象得到了缓解。”

南京汽轮电机长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经理也表示,“上游供应商付款推迟,我们作为风电行业中重要的配套商,我们的回款也出现放缓的现象。”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风力发电电器设备分会调研报告(2012版)》称,风力发电项目初始运营期总成本中折旧和利息等固定成本占收入的比例高达80%,无论风电场是否并网运行,都会发生较高的折旧与财务费用。如果风电项目投产后“晒太阳”或大幅限电,后期很难弥补,项目盈利能力会大幅下降甚至亏损。

杨拴昌处长表示,应收账款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开展相关调研工作,了解相关情况,尽快疏解这一难题。

“两海”风景“赌”好?

“两海”战略概念,即加大力度进军海上风场和海外市场。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与国际能源署发布的《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确定了未来我国风电发展阶段性目标和时空布局:2020年前,我国将以陆上风电为主,开展海上风电示范;2021年~2030年,陆上、近海风电并重发展,并开展远海风电示范;2031年~2050年,实现在东中西部陆上和近远海风电的全面发展。从华锐、金风的财报看,“大功率”、“海上风电”、“海外市场”都是其下一步的关键词。华锐风电依托“巩固传统市场与开拓新兴市场相结合,铺设全球营销网络”的总体思路,“触角”已成功延伸到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等国际市场,在美国、巴西、瑞典、土耳其、印度、南非等多个国家中标风电项目或取得订单。

王书强处长强调:“尽管国家在提倡海上风电,但是现阶段发展的海上风电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海上风电,目前行业还没有充分做好技术准备,更多的是潮间带的风电,远海的要考虑如基座逐渐复合化、浪潮等技术问题。”

海上风电对风机稳定性和技术条件要求更严格,比如风机面临的载荷工况更复杂、防腐要求更高、北方海域的浮冰、南方海域的台风、免维护要求等。国内企业仅经过几年时间的试验,尚未真正掌握陆上风机的核心技术,就仓促进入海上风电市场,很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走出去”已经成为很多风电企业重要发展战略。未来几年国内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速将有所放缓,产品出口海外市场为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要想在海外市场上闯出一片天地,提高产品质量,完善技术改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都是不可缺少的关键。

尽管风电行业发展海外市场的前途光明,但中国风电设备企业在“走出去”时仍需面临很多困难,中国光伏企业已经有了前车之鉴。首先,风电机组认证机制已成为我国风电产品出口面临的最主要障碍。国内企业在申请国际认证机构的认证时,往往存在着认证周期长、费用高等难题。甚至有些国外认证机构有意设置障碍,拖延进度,以此保护本国或本地区的风电产业;其次,风电市场认证还未形成统一标准,望国家相关机构应尽快推进国内认证机构和国外认证机构的互认和共享,避免重复认证而造成风电门槛提高的困难。

纵观风电市场的发展轨迹,前期是被市场推着走,拼的是比别人快一步,后来拼价格,再后来就拼技术,现如今, 风电已经发展到拼“技术+成本”的阶段,谁成本控制得好,谁就可以更好的生存,同样相信风电的未来必会风光无限。

猜你喜欢

风电风机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海上风电跃进隐忧
分散式风电破“局”
风机折翼“倒春寒”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风机倒塔事故为何频发?
节能技术EPU在AV71风机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