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麦客”一样情
2012-04-26徐春光潘月文
徐春光 潘月文
麦客,原意是指流动的替别人割麦子的人。农业实现机械化后,每年都有大量收割机走南闯北收割小麦,亦称跨区机收,他们因和麦客有相似之处,也被称为麦客。
诸城市贾悦镇徐宋社区的马建祥一家是典型的“麦客世家”,祖孙三代都是麦客。
第一代:“镰刀麦客”背影已远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到麦收时节,爷爷马建祥就腰上别一把镰刀,背上铺盖和干粮袋,远走他乡为别人收割麦子,是远近闻名的“镰刀麦客”。忆起当年,马建祥感慨万千,“那时候,辛辛苦苦干一天,能挣上10元钱就很知足了。从早干到晚,浑身褪层皮,第二天还得接着干。”80年代中期,老马看到农忙时机械割麦有市场,于是花1500元买了台小四轮拖拉机,又花800元买了村里首台小麦割晒机,为四邻八乡割麦赚钱。那时机械少,割1亩地能赚到7元钱。1991年,老马家盖起了3间砖瓦房,其中70%的花费都是马建祥割麦挣来的。
“俺家能有今天这样好的生活条件多亏了农机。”马建祥老人幸福地沉浸在回忆中。
提起收麦,面前这位年近七旬的老把式说个没完:“每年三夏抢收抢种,是老百姓最遭罪的事。三十几年前,没有拖拉机,更别提联合收割机了,群众收割小麦都是用镰刀,半夜三更摸着黑下地,为的是把麦子早点运到麦场里。轧小麦得挑最热辣的天,还必须是晌午头,顶着烈日把麦子翻一遍又一遍,身上的衣服是湿了干、干了湿。那个时候轧场要套上黄牛,用石磙一圈圈地轧,一天也轧不了2亩麦。再就是起场、堆麦粒、扬场,麦糠尘土满天飞,迷得人睁不开眼,浑身像长了毛一样。遇上阴天下雨,看着满场垛起来的小麦,老百姓干着急没办法,等天晴开了赶快晾场、摊晒小麦,累死累活过完一个麦季少说得个把月。‘一个麦季脱一层皮!’就是说的那时过麦的苦处。现在有了联合收割机,在田里走一遭,麦粒就跑回家了,接着还有玉米播种机,从收到种也就用一天的时间,人们可以腾出更多精力从事副业生产。”
“我年轻的时候做梦也不敢想,现在的农民成了‘甩手掌柜’,从种到收全靠机械化。想当年过三夏、三秋凭的是力气、手艺、家什全,方圆十里八里都知道我是‘老把式’,可现在全用不上了。”
坐在老马旁边的老伴也乐呵呵地接过了话茬:“这不,俺老头子都这把年纪了,还种了100多亩麦子,连收带种一天的功夫就过了麦,靠机械化,俺庄户人摊上了好光景!”
第二代:驾着“铁麦客”向幸福出发
又到麦香沁脾的季节,马建祥儿子马兆星率领由十几台联合收获机组成的“跨区作业联合舰队”浩浩荡荡千里挺进大别山腹地,拉开了又一轮“南征北战、西进东征”跨区机收作业的序幕。
十八年前,头脑精明的马兆星瞅准了跨区机收作业这个新营生,拿出家里全部积蓄购买了一台上海-50拖拉机,配套了上海向明背负式小麦联合收割机,随后参加了诸城市农机局组织的联合收割机操作培训班,并掌握了联合收割机操作要领、机械构造、维修保养和作业市场行情。也就在那一年,诸城市第一次大规模组织联合收割机赴河南、安徽等地开展跨区作业。“充电”后的马兆星首次“驾机”走出家门,开始了跨区域作业。河南驻马店,安徽的临泉、肖县和省内的枣庄、临沂一带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当年收入近3万元,赚到了他跨区机收的第一桶金。首次出征马兆星就积累了不少跨区作业的经验,熟悉了安徽、江苏及鲁西南地区的小麦机收情况。
初战告捷,尝到甜头的马兆星更坚定了做大跨区机收这块“蛋糕”的信心。随后的几年里,马兆星不断为自己的作业队强筋壮骨,每年都增添一台联合收割机,成为远近闻名的以从事小麦跨区机收为主的农机大户。由于马兆星能吃苦,脑子活,懂技术,收割的小麦损失小,脱粒净,渐渐也有了一些“回头”客,河南、安徽的许多农民都愿意找他的队伍收麦子,而诸城的一些机手也愿意跟他一起南下。经过几年跨区作业的实践,他对跨区作业有了更成熟的认识。马兆星深知,跨区作业效益不仅仅取决于机收的价格,同时还受作业时间、作业地域和作业环境等很多因素的影响。随着跨区作业市场格局的变化,跨区作业急需提供全方位作业信息中介服务以及“带机人”提供的配套服务。2004年省市农机部门根据农业部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办法,出台了跨区作业中介组织管理办法,对中介组织进行了规范。马兆星抓住时机,报名参加了诸城市组织的跨区作业中介组织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有关法律法规。随后,他又组建了跨区机收作业 “联合舰队”。
马兆星舰队的机具都是大型先进的农业机械,作业质量高。同时,“马家军”给自己规定了收割小麦损失率不超过0.3%、破碎率不超过0.3%、含杂率不超过0.3%的标准。在跨区作业过程中,每到一地,马家军都服从领队和当地农机部门的安排。因此,他们的机组享有很高的声誉。
去年4月,马兆星带领的兆星跨区作业队被山东省农机局命名为“明星农机跨区作业队”。马兆星说:“明星”二字给俺爷俩的压力很大。既然是“明星”,所作所为就要对得起这块牌子,不能给“明星作业队”抹黑。
切磋技艺
第三代:“现代麦客”的未来不是梦
前些天,马建祥的孙子、90后“麦客”马金伟驾驶“福田谷神”自走式联合收割机,踏上了去河南、安徽、江苏的跨区作业征程。
马金伟虽然年龄小,却已有三四年的“机龄”。说起马金伟的“麦客”渊源,可以用“歪打正着”来形容。原来,由于近几年劳动力外出增加,周围村子里几千多亩地都交给老马一家耕种。马金伟在农机轰鸣中长大,很早就学会了驾驶收割机。
马金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90后跨区作业能手,曾创造过当年购机当年赚回成本的纪录。在父亲马兆星的影响下,马金伟早早地就喜欢上了农机这一行当,特别是近年来,通过跟随父亲走南闯北,风里来、雨里去的摸爬滚打锤炼,对跨区作业也非常在行。“父子兵”分工协作、配合默契,明显比单机户效率高、收割质量好,这不仅让被服务的粮农高兴,也令许多单打独斗的农机户羡慕不已。
“抢收”对机手们来说争的就是时间,早一天赶到,就能早一天赚钱。今年,马金伟仿效“摩托化行军”机动方式,收割机全部采用物流托运,在最短时间内直达河南新野县参加机收会战。每台收割机的运输费是2000元,以往机手们都是开着收割机赶往河南,一路上油钱耗掉2500元,还要走上三天两夜,耽误时间不说,机器磨损也较严重,在他们的带动下,贾悦镇联合收割机发展到450余台,成了该镇农机产业化创收的一大亮点,有120个农机户走上了致富路。
“去年,我在跨区作业时就发现,老收割机50元一亩没人用,新机器70元一亩农民排队抢。老式收割机虽然收割技术没有问题,但‘武器’不如人,收益甚微。今年,我投资11万多元购进了新款雷沃GE40收割机,并且安装了GPS面积测量仪和导航仪,农民都抢着用,而没装切碎器和GPS面积测量仪的联合收获机,外出跨区作业时只能当替补队员。”马金伟扳着手指跟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一天最少也能收七八十亩麦子,好的时候一百多亩,平均一亩地按65元算,除去油钱和雇人费用,整个麦收下来至少能挣四万多元,等秋天再收玉米,加上农机补贴差不多可以换一台雷沃GE40了,这台机器不仅效率高,关键是更省油,两年就把本赚回来了……”
马金伟告诉记者:“跨区作业虽然辛苦,但它是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和父亲靠着跨区作业每年都有十几万元的收入,目前俺们家已经拥有农机资产70多万元。”
如今,“三代麦客”的故事在当地已被传为佳话:爷爷手持镰刀当‘麦客’,赚回3间砖瓦房;儿子开着‘背负式’联合收割机,住上了小楼房;孙子驾驶着配置空调和高精度GPS面积测量仪的大型联合收割机跨区‘淘金’,年赚十几万,“现代麦客”的未来不是梦。开大奔,住豪宅,这些过去和农民不搭边的生活光景,对新型农民马金伟们来说,已经不太遥远!
从“镰刀麦客”、“铁牛麦客”到“现代麦客”,马家祖孙三代的经历,折射出了农机化发展变迁的缩影,也印证了现代文明发展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