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师的坚守与雅量

2012-04-24汤抱明

幸福·悦读 2012年4期
关键词:罗家伦金岳霖陈寅恪

汤抱明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学识之外,更有那令人敬仰的人格魅力。

源自伟大心灵的坚守

罗家伦曾在一篇文章中回忆了这样一件事,那是民国初年,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主任、著名的美国地质学权威葛利普教授应邀来北大任教,但那时民国政府常常欠教授的薪水,很多教授经济都很拮据,葛利普教授也不例外。

有一回,欠薪达半年之久,葛利普教授的生活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恰好那时,罗家伦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出于对葛利普教授的同情和尊重,主要是为了帮助他摆脱经济困境,就给他发了一纸聘书,聘请葛利普教授到清华大学地理系做专任教授,而且给予每月高达600元的薪水。这600元对于当时的葛利普教授来说,无异于是雪中送炭,可以马上解决他的燃眉之急,按理说他应该立即接受,可出乎罗家伦意料的是,葛利普教授只同意利用业余时间到清华大学兼课,拒绝了清华大学开出的每月600元的薪水。他说,虽然北大欠了他几个月的薪水,但他不能因为北大穷了,就抛弃北大,转而到清华任教。

上世纪40年代末期,国民政府经济全面崩溃,从法币改为银元券,又从银元券改为金元券,导致物价飞涨,居民生活特别困难。陈寅恪先生当时在清华任教,生活也陷入困境,冬天连买煤的钱都没有,全家挨冻。

季羡林先生知道了这件事,就把情况向时任北大校长的胡适汇报了,胡适深表同情,便决定赠送给陈寅恪先生一大笔数目的美元。可是,当把事情向陈寅恪说明的时候,陈寅恪却拒不接受,后来经过多次做工作,他勉强同意,但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卖掉自己的一部分书,以此来换取胡适的美元。胡适也只好同意,就派自己的汽车到陈寅恪家,拉了一车书回来。这是一车关于佛教和中亚古代语言的特别珍贵的书,价值非常高,仅一部《圣彼德堡梵德大词典》市价就超过几千美元,但这一车书,陈寅恪却只收取两千美元,多一点也不肯收。

无论身处何种艰难境地,也不放弃自己的道义底线,再怎么困难,也不平白无故地接受馈赠,这是心灵世界的一种坚守,这种坚守让我们看到了为人师者另类的风采,是一种让人仰望的坚守。

体现人格辉煌的雅量

据学者岳南在《南渡北归》一书中记载,一位叫陶天真的北大研究生回忆,在一次北大文科研究所举行的研究报告会上,有一位姓韩的研究生,提出了一篇有关隋唐之际佛学的研究报告。他宣读完毕之后,由胡适加以评论,胡适便滔滔不绝地对这篇报告进行评说。

哪知说到一半的时候,那名姓韩的研究生突然打断了胡适的话:“胡先生,你别再说下去了,你越说越外行了。”然后便把胡适的错误一一指了出来,胡适丝毫没有生气,微笑着请韩姓研究生的导师佛学权威汤用彤继续对报告进行评述。报告会结束的时候,胡适说:“以后举行报告,最好事先让我们知道题目,以便略作准备,免得像我这次对韩君的报告作错误的批評啊!”

台湾自由主义思想家殷海光曾在《春蚕吐丝》一书中多次记述了自己在西南联大读书时与老师金岳霖先生的交往经历,谈及了关于金岳霖先生的一些往事。其中有一段回忆说,在一次聚会上,有人提到了果德尔工作的重要,金岳霖先生便提出打算买一本关于果德尔的书看看,这时,他的学生沈有鼎忽然对金岳霖说:“老师,你看不懂的。”此话一出口,在场的人都很惊讶,因为如此不客气地贬低自己的老师,实在是让人下不来台,大家担心金岳霖先生会发火,但金岳霖先生并没有生气,先是“哦哦”了两声,然后说:“那就算了。”随后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继续和大家聊天,而且自那以后,他对沈有鼎这个学生依旧如常关心帮助,丝毫不计较他当初对自己的冒犯。

胡适和金岳霖都是大师级的学者,对于两名年轻学生的直言冒犯,一点都不计较,表现出了一代大师难得的胸襟。

摘自《现代教育报》

猜你喜欢

罗家伦金岳霖陈寅恪
论金岳霖接受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在理路
善的原意
陈寅恪的哀而不怨
郭沫若、陈寅恪致沈兼士——关于《“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的通信
陈寅恪与唐筼的爱情故事
罗家伦:登门求贤彻夜不眠
罗家伦的倔劲
跟尼赫鲁较真的中国大使
较真的金岳霖
大学的精魂——重温《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