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写作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2012-04-24李文婷
李文婷
(四川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重庆 400031)
1.思辨能力的定义
思辨能力对应英文”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即思考辨析的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解释、分析、推断、认知等方面的能力。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国民在全球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思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中外学界的关注焦点。
在最近二三十年,国外学者就思辨能力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研究,就其定义形成了两个权威的理论框架:一个是“特尔斐研究”模型,一个是Paul&Binker&Jensen&Kreklau在1990年提出的结构模型。根据《特尔斐报告》:“我们把思辨能力理解为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它导致对证据类、概念类、方法类、标准类、或背景类考虑因素的阐释、分析、评价、推理与解释,而上述判断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思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探究工具。”1990年初,美国批判性思维中心的创立者Paul以及他的同事提出了构建批判性思维的八种推理元素:(1)目的、目标或观念中必须的为思维所用的结论;(2)争论的问题或等待解决的问题;(3)各种不同的观点;(4)推理的观察范围;(5)推理的概念范畴;(6)假设;(7)暗示和后果;(8)推论和结论。
与此同时,国内关于思辨能力的研究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像国外一样形成比较完善的研究体系,但已经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特别是外语教学界的高度重视。2011年8月,外研社在杭州举办了“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研修班”,邀请了朱刚、金利民、孙有中、詹成等专家教授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作了专题讲座。文秋芳也在自己的论文中提出了高层次思维能力的理论模型(文秋芳将critical thinking skills译为高层次思维能力),主张将思维能力细化为两个层次:元思维能力和思维能力(见表I)。第一层次元思维能力是指对自己思维进行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技能,以及与思维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处于第二层次的思维能力,受第一层次元思维能力的管理与监控。
表1 高层次思维能力层级理论模型
然而,关于思辨能力的理论研究成果并没有被广泛用于外语专业教学。根据文秋芳等所做的首个国内大规模文科学生思辨能力调查,我们惊奇地发现:外语专业学生入学时的思辨能力高于其他文科类学生,但这种优势逐渐丧失,到三年级时,就不复存在。我们可以大胆推测,既然外语类学生本身的思辨能力并不差,那么应该是外语专业的课程对外语类学生的思辨能力没有起到很好的培养作用。因此,如何将教学实践与思辨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2.外语专业教学目标与思辨能力培养的关系
2000年初,《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新版本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实施,作为各大高校英语专业组织教学与编写教材的依据。《新大纲》提出了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在《新大纲》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被单独提出,是培养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学习的对象是语言,外语专业的学生往往重记忆而轻思考,重模仿而轻创新。而在教学中,教师也忙于纠正学生所犯的语法、用词等基本功问题,无暇顾及引导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等进行独立的分析,结果是在四年的英语学习中,学生的思辨能力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落后于其他专业的文科学生。笔者将结合口语教学实践的经历,提出自己对此难题的一些思考。
三、改革写作教学,培养思辨能力
写作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写出各种体裁的文章,将自己的思考结果用合乎规范的文字展现出来,并做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逻辑正确、条理清楚。笔者认为,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非常必要而且可行的。针对传统写作教学中重视提高语言技能而忽视培养思辨能力的现象,笔者思考在写作的教学实践中尽量增加一些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希望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满足《新大纲》中对其独立思考能力的要求。
3.1 借助网络平台辅助教学
传统的写作教学环节主要有三个:教师课堂讲解;学生课堂或课后练习;教师课堂评讲,可概括为三个字“讲、评、练”。这样的教学方法被证明是有一定效果的,特别是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方面,但也具有一些局限性:(1)教师上课讲的写作方法听起来单调枯燥,学生学到一些方法,但具体写作时还是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方法;(2)由于教师精力有限,评改次数有限,学生每学习的练习次数也有限;(3)学生拿到评改后的作业,更多地关心分数,对于如何改进不会主动思考。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网络平台可以成为写作教学的得力助手。目前市面上已有一些开发出来的写作评改软件,比如由外研社主持开发的“冰果英语智能作文评阅系统”,当然,这些系统仍然无法替代教师的批阅,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系统仅能给出一个分数反馈和简单的评语,无法指出作文具体的语言和逻辑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将系统的评分作用和教师的阶段性评改结合起来,就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并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改正作文中的问题。首先,系统的即时评分系统能让学生每周练习的文章马上得到批改,在下一次上课时教师就可以评讲。教师根据评分情况,选出几篇最佳的文章,通过网络和学生共享,这样学生就能在网上看到其他同学的范文。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教师也找出一些问题特别大的文章,专门详细批改后单独反馈给学生,不在网上公布。然后,教师根据范文情况,总结此次作文的优缺点,在课堂评讲后,要求学生自行修改作文,并再次提交。
3.2 将辩论与写作相结合
写作教学中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更多地体现在写前训练。张在新在《英语写作教程1:创新思维与写前技巧》一书中,提出了很多开发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如“左右半脑训练”、“利用不同的感官”、“转换切入点”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写作前进行辩论练习,可以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也在辩论中越辩越明。
想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投入课堂辩论,并让他们有话可说,这就需要选择好的辩题并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与研究。这一点又可以和网络的利用完美结合。教师选择网上的热点话题,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并有争议的话题,如“网络审查的利弊”、“同性恋结婚是否应该合法化”等,提供部分背景材料并指点学生搜索资料的途径,以使学生在课前对话题有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辩论,从而让学生学到如何推理、如何辨别谬误、如何用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辩论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锻炼分析和总结的能力。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也要做出即时的评价,以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优点。在课后,教师要求学生以辩题为题,按照文体的具体要求和篇章结构,将自己在辩论中的思路整理清楚,以书面文章的方式呈现。
4.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外语教学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为了满足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需要,培养复合型的外语人才,将思辨能力的培养放到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位置是必然的。
[1]Facione,N.C.& P.A.Facione.Teaching and Assess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C].American Associ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Forum,1994.
[2]Paul,R.& L.Elder.Critical Thinking:Learn the Tools The best Thinkers Use[M].New Jersey:Upper Saddle Piver,2006.
[3]文秋芳.论外语专业研究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0):30.
[4]文秋芳等.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9):354.
[5]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
[6]张在新.英语写作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