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新技术提升南宁市传统产业的思考
2012-04-24俞妍
●俞 妍
对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经济发展的历史已雄辩地证明,世界科学技术是人类财富的源泉,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本国的传统产业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并且将其确定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目前南宁市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一方面要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也要求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与提升。因此,加强对南宁市传统工业产业的改造提升,是南宁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事关南宁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
一、南宁市高新技术发展的现状
南宁市地处西南地区,传统产业比重一直偏大。近年来,经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依靠高新技术,加强对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南宁市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一)科技进步状况
1.科研机构及科技队伍发展情况。2011年全市R&D人员18457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12359人,占67%,其中博士和硕士1383人。全市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中,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为4680人,其中研究人员为936人。2011年全市有各类研究开发机构259个,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科技活动的有177家,由专门的企业办科技机构的有173个。
2.科学研究成果情况。2011年,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科技成果为南宁市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提供了新的技术资源。其中重点围绕机械与装备制造、铝加工及有色金属加工、生物工程与制药等六大重点产业开展技术创新项目建设。据《2010年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10年全市全年共组织实施国家级火炬项目39项,国家级星火项目2项,重点成果推广项目15项,自治区和市创新项目513项,年内安排市级科技项目177项,市级科技项目总投资6.48亿元,全年重点技术创新项目74项,重点新产品试产项目103项。全年专利申请145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39件,获得授权专利896件,其中发明专利130件。
3.技术改造经费基本情况。以2010年的数据为例,2010年全市R&D经费内部支出14.86亿元,占全区经费总支出的31.48%,是2000年的5.07倍,年平均增长19.77%。R&D经费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 D P)之比为0.97%,其中全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R&D经费为7.72亿元。
按经费来源分,政府资金6.11亿元,占总经费来源的41.11%;企业资金7.80亿元,占 47.11%;国外资金0.06亿元,占0.40%;其他资金0.89亿元,占5.99%(如下图)。
由上可知,企业资金投入超过政府资金投入,占南宁市技改资金来源最大份额。
(二)企业技术改造成效显著
“十二五”以来,南宁市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以2010年工业发展为例。据相关统计,2010年,南宁市全年实施工业产业重大科技专项9项、工业科技项目56项,引进开发工业新技术新产品126个,开发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11项,培育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家,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突破150亿元。其中在工业产业科技创新工程中实施了“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的铝合金材料加工工艺与装备研究”、“制糖生产全过程自动控制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等工业产业重大科技专项9项,总投资1.43亿元,科技经费投入1010万元,项目实施完成后,预计年增产值7.38亿元、利税16266万元、创汇3085万美元。引进开发工业新技术新产品126个,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和新产品72个。而在节能减排科技攻关工程中,实施“沼气纯化制备生物燃气产业化研究”等10项涉及工业废水、废渣、废气处理及生物质能源新技术新产品、洁净能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其中,“新型风、光互补储能照明系统开发”项目,将实现年产销5000套、销售收入6000万元、创利税793.24万元。引进推广应用“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利用低汞触媒催化乙炔生产氯乙烯”等节能减排新技术11项。扶持建设了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华宏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节能减排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企业,财政科技经费投入280万元。
以上数据表明南宁市近年来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已逐渐呈现出一定规模,而且已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
二、南宁市传统产业进行高新技术改革的制约因素
(一)R&D经费投入偏低
R&D活动,即是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是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投入的主要指标。从R&D经费投入规模来看,据相关统计,2010年南宁市共筹集R&D经费14.86亿元。而2010年北京的R&D经费支出为821.8亿元,上海为481.7亿元,重庆为100.3亿元。其次从R&D强度来看。据《201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统计,2010年我市R&D强度为0.97%,远远低于全国1.76%的总体水平。一般认为R&D经费强度不到1%的国家是缺乏研发能力的;在1%和2%之间的,才会有所作为。
以上表明,南宁市R&D经费投入规模和强度与我国一些发达地区比较甚至是全国的一般水平比较都存在一定差距,表明南宁市在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中,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阶段的R&D经费投入就已经不足。科技研究经费投入不足,成为制约南宁市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主要瓶颈之一。
(二)人才管理体制不合理,激励机制不健全
人才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重要的资源,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中,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据有关资料统计,南宁市R&D人员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存在人才流失的问题。2010年,南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人员为2562人,比上年减少1.5%,比2008年减少了10.4%。企业科技人才的流失已经成为实现南宁市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战略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其主要原因是南宁市现行人才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仍有较大的缺陷,企业缺乏一系列有关人才管理的运行机制。
目前,南宁市国有企业实现的是产权和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由于产权分离,加之很多企业经营者只不过是换了包装的政府官员,官员管理企业,普遍存在一个短期化的行为,即只重视个人荣誉,忽视出资人的利益,从而不愿为人力资源进行长期激励投资。在这种管理体制下,科技人才得不到很好的重用,人才管理、激励机制流于形式得不到真正落实。
(三)工业企业技术装备落后,自主创新活力不够
2010年南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233家,而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仅有109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不多。另外在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中,一些国有企业存在重眼前利益、轻发展的惯性,企业技术改造短期化问题较为普遍。由于现有工艺设备能够维持生产正常运行,并能够得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因而争取政府拨款、添置一些设备成为多数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重要选择,而不肯把资金投入到企业的技术改造中去。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统计,南宁大中型企业主要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5.9%,国内先进水平占18.9%,国内一般水平占54.8%,国内落后水平占10.4%。工业产品大约有70%属国际20世纪60年代前的水平,25%属七八十年代水平,只有5%属于90年代水平。同时,科技创新平台缺少,企业创新过程中存在资金、人才等困难,影响了产学研结合的进程和效果,也激发不起企业自主创新活力。
三、用高新技术改造南宁市传统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政策研究,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
传统产业能否实现高新技术改造,除了自身的人才和技术储备,企业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条件外,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建立良好的政务环境。政府应通过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产业政策以及其他各种相关的政策措施,对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提出明确的要求,具体规划和指导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另外政府应通过发挥政府职能,具体为传统产业企业的高新技术改造排忧解难。例如,信息服务,政府各相关部门建立网页网站,举办演讲会和报告会,为企业提供高新技术改造的供求信息,帮助企业沟通情报;中介服务,政府通过举办各种会展,开设技术交易市场,鼓励成立技术交流和促进成果转化的联谊机构,联系国内外有一定技术优势的企业与本地区传统产业企业对口洽商,为企业实际的技术改造活动组织咨询和诊断,协调解决高新技术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
2.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传统产业企业的高新技术改造活动要热烈有序地开展,就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有权威的法律保障体系。在一个假冒伪劣产品充斥的国家和地区,是不可能有积极的创新活动的。传统产业企业的高新技术改造的法律环境,除了要求有明确具体的法律法规对创新活动及其成果进行保护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威慑力的执法环境,要经常有力地对剽窃和盗用他人成果的经济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这就要求我们建设一支既懂科学又懂法律,能够真正对各种形式的知识产权实施保护的立法、司法和执法工作者队伍。
3.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企业生长生存,需要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同样,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也需要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因为技术创新总是存在风险的,对一个有风险的经济行为作出决策,价值观念和社会的认同、鼓励可能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决策者认识到这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鼓励的行为,而且社会舆论和广大民众支持这种行为时,他们担心失误的恐惧心理就会减少,就会积极努力地去争取最佳方案,去创造最好的条件。因此,良好的人文环境就成为了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改造的一个经常性的激励因素。对南宁来说,由于长期以来科学技术乃至文化教育的相对落后,营造这样的环境任务就更艰巨。营造好这个环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也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作为,这就需要有战略、有规划、有在政府主导下各方面的协调配合、整体推进。
(二)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建立多元结构的投融资体系
1.政府应采取适当资金倾斜,并出台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在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中,应适度增加财政投入,建立专项资金,加大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力度。另外,对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是国有资金投入的一种间接方式。应采取多样化的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方式,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2.充分发挥银行主渠道的作用。应加大对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支持力度,并积极引导商业银行支持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对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科技推广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要加大贷款支持力度。只要符合贷款条件,能提供合法可靠的担保,银行均可优先发放科技贷款与技改贷款予以支持;对通过高新技术成果推广、技术改造等促进亏损企业扭亏的,只要还款有保障,银行可根据实际情况发放贷款。
目前的高负债率使得南宁很多企业即使有了很好的项目也很难获得贷款。为了加快南宁市的发展,以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政府应实施倾斜政策,通过注入资本金、债转股等方式,以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
3.加大企业直接融资的力度。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是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另一重要资金来源。当前,政府作为最大投资主体正在逐步退出,由前文提到的南宁市技改资金来源可知,企业资金正是南宁市技改资金的最大来源。随着金融体制不断深化,银行的借贷风险意识也不断加强,企业作为真正的投资主体,加大其高新技术改造的投融资力度正是大势所趋。应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企业每年应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另外可通过发行企业高新技术改造债券、设立企业高新技术改造专项基金、变卖闲置资产融资以及典当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依托资本市场,充分利用并发挥上市公司的功能,实现南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4.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风险投资机制。风险投资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上支持科技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弥补了政府支持的研究开发和高科技产业化之间的资金断层,它是我国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银行为后盾,风险投资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目前,虽然南宁市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在本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大学科技园区设立风险投资公司,但至今为止南宁市仍然缺乏实力雄厚的风险投资公司,更谈不上风险投资体系的建立。针对南宁市风险投资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尤其是服务于风险投资中介服务机构刚刚起步的现状,必须积极发展以项目评估、财务与法律咨询为主要内容的风险投资服务机构,同时还必须建立相应的中介服务社会监督制度,确保其真正按照“诚实、信用”原则,为风险投资提供高质量服务。
(三)大力抓好人才培养,全面提高科技队伍素质
1.建立完善有效的人才开发引进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开发机制,是人才管理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尽快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特点的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人才开发机制,最大限度地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根据南宁市的具体情况,要加大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应柔性引进高科技人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开发园区和各类行业机构为补充的多种形式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科技、管理和复合型人才。并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建立院士专家与企事业单位的创新协作机制,引导院士专家及其领衔的创新团队向南宁市新兴产业、优势产业集聚,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科学决策咨询、科研技术服务和引进培养创新人才,形成一套有利于吸引以院士专家为代表的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激励保障机制,培养一批经济建设高素质科技人才。
2.建立完善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人才劳动创新的利益分配是人才市场竟争最重要的因素,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南宁市企业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实施价值化的人才利益分配机制。其首要内容是实行一流人才一流工资制度。在工资、奖励等收益与分配上向关键人才、骨干人才倾斜,加大奖励力度,使企业技术人员的收入与岗位技能、工作业绩和经济效益紧密挂钩,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重奖,充分体现大功给重奖,高才赐厚禄的激励机制。
(四)加快高新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
1.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传统产业创新能力。继续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技术开发平台、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三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支持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围绕重点产业,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力争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2.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由此带动对南宁传统产业的改造与更新。根据南宁市的具体情况和目前资源热门导向方向,建议南宁市重点发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1)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重点推进生物能源、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依托木薯、甘蔗、林木废弃物等丰富的非粮生物资源,加快燃料乙醇、生物质发电、生物燃气、生物柴油等产业技术发展。推广太阳能发电、照明、供热供冷等相关设备技术的应用推广。
(2)加快推进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建设,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技术研究中心及产业化专业平台公司,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重点推进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农业协调发展。
(3)提高节能环保产业的创新力。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引导,科技服务南宁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和广西资源再生综合利用中心建设,发展先进的环保技术及装备业。加大洁净产品、节能产品、有机农产品、可降解产品研究与开发力度。
3.推进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提高产业科技竞争力。依托“十二五”黄金发展时期,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基地,提高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1)铝加工创新基地。依托南宁铝业公司和南南铝箔公司,结合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等领域开展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研究,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加工工艺和生产设备,开发各类精加工和深加工铝制品。
(2)制糖创新基地。依托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糖业生产过程自动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的研究,改造关键设备的关键技术,开展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的研究开发,延长产业链。
(3)特色农产品加工创新基地。依托南宁市各农产品加工企业,完善农产品的加工工艺流程,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大力推进稻米、水果、桑蚕、茉莉花、大豆、畜禽、水产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
(4)生物工程与制药创新基地。依托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技术研究机构和制药企业,抓住建设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的契机,建设生物医药、生物制造工艺技术服务平台,研究开发农业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加快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产业化。
4.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加大技术引进吸收与创新力度。传统产业的改造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研究开发具有知识自主权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同时也需要对国外、国内的高新技术成果有针对性地在不同产业中引进、消化、吸收,不断地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南宁市要发挥处在多区域合作交汇点核心的区位优势,建立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科技对外开放格局,探索开展科技合作新途径、新方法,建立和健全对外科技合作的政府管理体制和市场运作机制,加强对外科技合作和交流平台建设。争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合作,采用兼并联合的形式整合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强和国内外城市政府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大引进、吸收成熟的高新技术成果的力度,改造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开放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
[1]王立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王丽.高技术企业带动西部传统产业[J].北京: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6).
[3]于春红.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4]刘志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十大特性[M].中联出版社.2002.
[5]楚尔鸣.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