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节能筑坝新技术受到关注——第五届堆石混凝土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2-04-24刘岩岩
中国水利 2012年18期
2012年9月12—13日,由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与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北京华实水木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五届堆石混凝土技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届研讨会在进一步推广、普及堆石混凝土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结合水利部即将颁布的《胶结颗粒料筑坝技术导则》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堆石混凝土技术是近年被广泛关注的一项绿色节能筑坝新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大量块石的使用,降低水泥用量,有效减少水化热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具有混凝土结构收缩性小、抗裂抗剪能力提高、施工速度快、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等特点,在筑坝、河堤治理、回填工程、固废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凸显其经济环保优势,并广泛应用到各地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近几年,该项专利技术已在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山西围滩水电站,广东长坑水库,黑龙江东升水电站,河北水沟口水库,云南虎跳峡水库,福建三明城区水毁防洪堤修复工程等40多个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据悉,为了更好地促进堆石混凝土技术的健康发展,2009年起水利部有关部门就组织技术力量总结该筑坝新技术在设计、施工和安全监测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着手编制堆石混凝土技术规范性文件——《胶结颗粒料筑坝技术导则》。该导则的颁布将有利于规范该技术的使用和推广。
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主管部门、规划设计、建设、监理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共3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后,与会代表还赴河北石河水库堆石混凝土技术浇筑现场观摩了堆石混凝土技术性能、施工效率、经济效益等现场应用成果,见证了这项绿色节能筑坝新技术在水利水电建设中不可低估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