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2012-04-18栾锦红
栾锦红
(琼州学院,海南三亚 572022)
海南省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栾锦红
(琼州学院,海南三亚 572022)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而少数民族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海南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通过描述海南省职业教育现状,从中挖掘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海南省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现状;问题
为了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务院于1991年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在政策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迅猛发展。海南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共有9个民族自治县 (市)和12个民族杂居乡镇,少数民族人口12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7%,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海南是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地区,文盲率高达90%。为了提高海南人口文化素质,提升职业技术水平,海南省努力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在近几年发展中,海南省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通过总结分析海南省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现状,探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更高层面提升职业教育水平,从而更好地为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海南省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现状及特色模式
自加快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以来,海南省职业教育招生人数一直稳步增长,2007年招生4.6万人,2008年突破5万人,2009年达到创纪录的6.9万人,比2006年增长了109%,2010年、2011年,均保持在6万人以上。海南省一直把职业教育作为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径,职业教育的深入推进和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适合于本地需要的人力资源,使他们成为懂技术、懂科学、会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对振兴当地的经济,提高其生活质量,以及增加少数民族人口收入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海南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有其独特优势,并在不断发展中探索出了体现自身特色的模式。
1、“渗透式”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渗透式”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方式主要是让中小学生提前了解职业技术教育,从小树立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正确认识。通过加强对职业教育意识和认知培养,为职业院校生源发展提供了保证,其主要有两种做法:
第一,在中小学课程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在小学高年级以及初中一、二年级课程中设置一两门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使学生对职业教育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其从更深层面了解职业教育打下基础。从小培养学生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让其懂得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种形式,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意义重大,职业技术人才也将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在基础年级设置职业教育课程也是一个自我选择的过程,他们通过对职业教育课程的学习,寻找兴趣点,促使其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增加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形成自我推动力。
第二,“3+1”初三分流培养。在日益激烈的学习竞争压力之下,普通高中招生名额有限,不能保证每一个初中毕业生都能如愿升入高中。由于缺乏知识和技能,这部分毕业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将处于弱势地位,很难得到很好发展。海南省针对这些不能顺利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实施一年的职业技术教育,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为在社会中立足打下基础。这种教育方式也很好地解决了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子女教育问题。“3+1”分流培养方式,给其下一代创造了很好的就业及生存条件。
2、“三段式”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三段式”职业教育:学生第一年在市县职教中心或县职业学校学习基本理论,第二年到省示范学校进行就业技能培训,第三年到实习单位实践工作。“三段式”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充分搭建了县市职业学校、省示范学校以及实习单位的资源共享平台,其办学模式加强了三者之间的互动,提升了办学质量,也促进了办学效率的提高。
首先,通过县市职业学校与省示范学校的互动,市县职业学校解决了实践模拟设备、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而省级示范学校通过与市县职业学校的互动式培养,则减轻了前期理论培养过分,加强了省级示范学校技能培训的专业性。
其次,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的联合,更加提升了职业教育效果,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模拟到真正实际操作,学生将学到的技术知识运用于企业生产,实现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达到自我效能的提升。而企业也通过与学校的合作,为其发展储备人才,让学生在实习中熟悉工作流程,了解企业,为今后在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最后,三者间互动合作,在不同阶段为职业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专业化的教学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能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并从中对理论和实践进行反思。三者间的互动也很好地解决了彼此生源以及招聘员工的困境,可以减轻学校招生和企业招工压力,降低了学校招生和企业招工的成本,“三段式”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使学校和企业都从中受益。
3、“订单式”就业导向培养模式
“订单式”职业教育就是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企业以下订单的方式向学校招聘毕业生,而学校则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合企业要求的职业技术人才。海南省各职业学校通过与海马汽车公司、金海浆纸以及各星级酒店开展合作,与其签订“订单式”培养合作协议,使“订单式”培养方式和制度常规化,保证其合作的顺利进行。“订单式”培养模式不仅为企业培养了适应其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而且为学校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发展。
“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建立需要不断加强学校和企业的互动和沟通,其培养方式给学校教师带来更大挑战。教师在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后,还要深入了解企业发展,从企业角度出发,探寻更加适合企业需求人才的教学内容,使培养出的职业技术人才真正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在必要时可以把课堂搬到企业,通过在企业开展体验式互动实践教学,让学生从一线了解专业操作,着重加强对学生企业需求能力和素养方面的培养,努力发挥“订单式”培养方式的最大效果。
二、海南省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现存问题
近几年,海南省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有了较大发展。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其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发展也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分析海南省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现存的问题,由此出发,探索完善海南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途径。
1、少数民族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普高的大量扩招,普高热迅速升温,加之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其发展势头有减弱的趋势。而社会大众普遍认为上职业技术类院校是学生落榜后的无奈之举,是丢面子的事情。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足,其受现代思想的影响比较欠缺,以上“普高”为荣的思想还很浓,这是导致海南省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瓶颈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2、家长缺乏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少数民族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偏见导致其仍然以普高的精英教育为荣,并认为职业教育对其子女的发展没有作用,不能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在认识层面否定职业教育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普高是门庭若市,而职业教育则是问津者少。如此循环往复,加之近年来大规模扩招,普高培养人数已经供过于求,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而职业技术教育这个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体系还没有发展壮大,这也就导致了目前公司花上万元一个月而招不到满足企业需求的技术人员的原因。
3、学生对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
少数民族学生受家庭及民族文化的影响,对受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觉得接受教育对其发展没有作用,特别是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毕业后还是找不到好工作,还不如选择在家务农或是出外做生意,以此更早地为家庭带来经济收入,缓解家庭贫困状况。这也就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小孩很小就辍学,有的初中毕业,有的甚至小学都还没毕业就辍学,这对于整个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一定数量的稳定生源很难保证。
4、海南省少数民族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缺乏民族特色
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既属于民族教育,又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职业教育内容,其发展目标是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其职业教育应该突出少数民族特色,专业设置应以少数民族生活为源泉,挖掘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使少数民族学生能将专业技术与本民族文化相结合,提升学习兴趣,发扬民族文化特色。而海南省少数民族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仍以普通职业教育为模板,缺乏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专业,并且品牌性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也很缺乏。
开拓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依托的专业,并将其从文化型向产业经济型方向转化,使少数民族群众可以依靠自身民族文化特色获得经济发展,通过这种方式既保留和传承了少数民族文化,又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对其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并且,少数民族学生性格开朗,能歌善舞,其民族特色及个人潜能都具有无限开发价值。海南省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欠缺对其民族文化特色价值的探索与开发,在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中需要将民族文化嵌入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中,使专业设置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特色民族文化服务于少数民族群众,满足他们对这些技术能力的需求,用更加专业科学的方法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致富。
5、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缺乏清晰的深造渠道和路径
少数民族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共同性问题,其职业教育发展缺乏长效型机制,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继续深造的渠道和路径不清晰。这致使很多家长和学生不愿选择职业教育,一旦选择了职业教育,意味着未来就在前方,学生也就丧失了对人生的追求,这种发展方式缺乏长远性和战略性。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算是一个跨越和提升,但这也仅仅是从培养一个中等技工到高级技工的转变,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这种教育限制。在发展少数民族职业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读完技校就投入到工作中,将职业教育定为学业发展的终结。这种终结式职业教育很难满足学生对于职业技术知识的探求,使其不愿选择就读职业技术院校,而是通过补习等方式上普高,通过这种方式为自己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完善的多渠道深造路径有助于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其生源、学生培养和就业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其有机会规划接受职业教育的追求,并能在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中获得更大的发展,不断提升各方面技能,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海南省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1、提升人们对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认识
少数民族职业教育之所以发展滞后,根本原因是人们对少数民族职业教育认识不足,并缺乏相关支持和帮助。为了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带头学习贯彻《国家民委、教育部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及有关文件精神,不断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对少数民族职业教育重要性及特殊性的认识,把少数民族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方法,以此来来重视和支持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另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和职业院校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使人们广泛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不断改变人们对民族职业教育的模糊认识和传统偏见,引导人们关注、支持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问题。
2、以民族文化为基础,探索特色办学模式
少数民族职业教育要紧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并以民族文化为基础,探索特色办学模式。少数民族特色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适应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随着近几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成为了旅游热点,民族文化和具有民族特色工艺品的开发对于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特色产品的开发就需要一批具有职业技术能力的特色人才。
在探索特色办学模式,以及培养适应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人才上,职业院校要从三个方面出发:首先,在招生过程中,尽量以本民族学生为主,实现各民族之间差异式培养模式,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理解更为深刻,对其学习和传承本民族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也能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归宿感;其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要融入少数民族产业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和信息,并能在变化中不断调整,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就业问题;最后,加强民族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方式,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提高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并提高其待遇,更好地保证教师能在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职,为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3、提升政府在少数民族职业教育中的功能
少数民族职业教育事业作为一项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举措,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加强对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领导,将其摆在重要的突出发展位置,从大方向上推动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政府对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对于推动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在海南省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通过加强政策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制度和资金支持。
第一,完善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政策。为了从制度上规范和保障少数民族职业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省政府应该制定促进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在制度规范下促进海南省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向更高层面发展,为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符合本地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并将这些具有实干精神的新生力量注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提供人才和技术动力支持。
第二,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全省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并以建立职业教育品牌的形式重点支持部分职业院校发展,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来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从而提升少数民族群众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推动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
综上所述,海南省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不断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发展还有一定拓展空间。通过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提升政府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功能,以及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职业教育内容,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把海南省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办成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事业。
[1]郭子孟.新形势下民族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初探[J].今日民族,2010.(6).
G758
B
1008-7508(2012)05-0001-03
本文为海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Hjsk2009-96)。
2012-03-19
栾锦红 (1971~),男,吉林长春人,琼州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