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食品安全伦理思想刍议
2012-04-18王伟蒲丽娟
王伟,蒲丽娟
(南昌工程学院思政部,江西 南昌 330099)
孔子食品安全伦理思想刍议
王伟,蒲丽娟
(南昌工程学院思政部,江西 南昌 330099)
孔子食品安全伦理思想超越个体对食品的物质诉求,从精神层面、社会发展、国家兴盛的高度来分析和解读食品,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在食品生产中以足食正道为要旨,食品交换中以诚信互惠为旨趣,食品分配中以富民博施为指向,食品消费中体现了尚俭去奢的伦理意蕴。孔子食品安全伦理思想对于构建当代中国食品安全伦理体系,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孔子;食品安全;伦理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一生不仅仰望星空,而且脚踏实地;不仅省思自我,而且忧国忧民;不仅思考人生重大且要的问题,而且关注民生疾苦及世间百态。孔子在《礼记》中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欲是人类自身生存的存在之基,性欲则关乎人类繁衍生息的动力之源。就食欲满足的条件,食品问题而言,孔子从人性出发,通达人情事理,肯定了食品对个人而言的重要意义。同时,孔子超越个体对食品的物质诉求,从精神层面、社会发展、国家兴盛的高度来分析和解读食品,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蕴藏了丰富的伦理思想。
一、足食正道:食品生产伦理要旨
孔子生活的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时常面临饥谨的困扰,遭遇到天灾与战乱,更是雪上加霜,民不聊生,加上较差的食品卫生条件,造成民众对食品安全问题格外关注与重视。食品安全,一是指数量的安全,即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发展有保证国民需要的充足的食品供应;一是指质量的安全,即提供的食品是卫生的,富有营养的,能够保证民众健康,增进幸福。
关于食品数量安全,孔子认为,生产出足够数量的食品是治理国家的三根支柱之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1](P174)从孔子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子贡问政的第一反应是,要治理好国家首要的和基础的条件是百姓要吃饱饭,即“足食”。那么如何获得充足的食品呢?要求耕者拥有勤劳的美德,认真劳作。“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2](P244)耕田,可以免除饥饿;学习,可以得到奉禄。“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3](P264)君子学习了道理便有仁爱之心,小人学习了道理便容易听使唤。上述两句中的君子是指“劳心者”,而小人则是指“劳力者”,从孔子的言行中可以窥见到孔子对于“君子”与“小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指明他们各行其道,则会食品充足,政治安定。《论语》记载,孔门弟子樊迟向其请教“学稼”“学圃”,孔子讲樊迟是“小人”。在这里,孔子不是鄙视“小人”,而是反对“君子”兼利农工商业,认为“小人”不可弃业游食。孔子进而认为,如果执政者能够给老百姓带好头,起到榜样示范作用,老百姓就会更加勤勉劳作。“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4](P186)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到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
孔子在宏观上对食品数量安全给予论述的同时,在微观上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阐述更是充满了真知灼见。孔子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精辟论说集中在《论语·乡党》中,体现为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正道”的伦理要求。“食殪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5](P140)食物放久了、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变质了,不可以吃。“色恶,不食。”[5](P140)食物颜色变坏了,不可以吃。“臭恶,不食。”[5](P140)食物气味变坏了,不可以吃。“失饪,不食。”[5](P140)食物烹饪不当,不可以吃。“不时,不食。”[5](P140)不是时令的食物,不可以吃。“不得其酱,不食。”[5](P140)食物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可以吃。“沽酒市脯,不食。”[5](P140)从集市上买来的酒和熟肉熟菜,因为可能掺假或者不卫生,不可以吃。在这里,孔子讲到了七个“不食”,从中可以看到孔子对食品制作提出了很高的伦理要求,“殪、餲、馁、败、色恶、臭恶、失饪、不时”因为背离了食品的营养健康本性,偏离“正道”,孔子讲不可以食用。运用反向思维,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在这里实际上提倡的是一种符合“正道”的食品生产伦理观。
孔子的食品生产伦理观并未停留和局限于保证吃饱、吃好的层次,而且讲究要吃出艺术,在食品制作的过程中呈现出物质与精神的有机融合。“食不厌精,脍不厌细。”[5](P140)食品要精工细作,肉要切得细致美观。“割不正,不食。”[5](P140)肉切得不方正,不吃。如此要求,一方面利于吸收,有益于健康;另一方面体现高雅,能够提高食欲。孔子食品生产伦理中独具匠心的设计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注重“色、香、味、形、器”的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丰富和促进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诚信互惠:食品交换伦理旨趣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最基本、最普遍的伦理价值需要,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在孔子的伦理道德体系中,诚信主要是以“信”这一概念出现的。孔子所谈论的“信”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无疑具有对食品问题潜移默化的规约功能。《论语》记载,有一次子贡向孔子请教治国安邦的办法,孔子讲,需要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军力和民众的信任。当子贡问,如果三项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的时候,孔子讲去掉军备。如果不得已再去掉一项呢?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P174)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人都有一死,但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什么都谈不上了。由是观之,食品作为物质文明建设在治理国家中居于基础地位,而诚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在国家中居于核心和引领地位。“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6](P22)
食品交换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双向馈赠。对于孔子而言,他认为这种馈赠需要遵循诚信与互惠,一则要量力而行,二则要有来有往,不能来而不往。微生高被认为是古代的诚信模范,而孔子对他的诚信却持有自己的看法。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16]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醋,他自己没有,却暗地到邻居家讨些送给人家。在孔子看来,微生高讨醋送人表面上看是在助人为乐,是“直”,实则不然,微生高隐瞒了自己没有醋的真实情况,本质是不“直”的表现,是违背诚信的。孔子对这种做法是给予否定的。
当孔子收到别人的食品时(此处食品是作为礼品馈赠的),绝对是要给以回报的,孔子认为无功就不应该受禄,既然受禄,就应该有所回馈,使双方达到互惠,不让任何一方吃亏。《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处理他人馈赠食品的两则事例。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8](P88)孔子讲:“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此处,学生以食品为学费,孔子付出脑力劳动,教书育人,达到了互利。“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3](P262)阳货去拜访孔子,孔子假装不在,不见,阳货留下了他带给孔子的一只熟小猪,期望孔子回访。孔子探听到阳货外出时,到阳货家拜谢,不巧却在半路上碰到了阳货。从这则故事中可以看出,孔子本不愿意和阳货交往,但是,由于收了阳货的礼(豚),就不得不有所反馈,所以他选择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见,既顾全了礼,也可以避免和阳货见面。此处既显示了孔子的智慧,也折射出孔子对于食品交换的伦理态度。
三、富民博施:食品分配伦理指向
春秋时期,当时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物质财富相对匮乏,食品既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占有社会财富多寡的象征之一。如何分配食品,成为了古代思想家、政治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食品分配代表了财富分配,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做鲁国上卿时俸禄就是“六万斗谷子”。[9](P1919)财富分配合理与否则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在宗法观念无处不在的时代,食品分配自然要受到“礼”的约束,如何分配、分配多少正是孔子食品分配伦理思想考量的重要维度。
孔子食品分配伦理思想认为要通过使民以时、轻徭薄役等方式达到藏富于民的效果。“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0](P4)治理一个国家,就是要严谨认真地处理国家事务,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爱护百姓,让百姓按农时进行农业生产。此处,孔子爱民的执政思想体现在富民的具体行动上。“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省力役,薄赋敛,民富矣;敦礼教,远罪戾,则民寿矣。”“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有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11](P34)“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12](P304)在此,孔子的两段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亦可以透视出富民的重要意义,指出只有使民以时,轻徭薄役,让百姓休养生息,黎民富足,统治者才能稳定政权,富贵荣华;否则,百姓穷苦,民生困苦,必然导致政局动荡,政权出现危机,统治者之高官厚禄也将荡然无存。“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1](P177)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治理国家的道理。孔子的回答让景公恍然大悟,只要各人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遵守礼数,就能政治稳定、官吏与百姓各得其食,各享其乐。“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2](P247)辅佐君主,只有在做好自己份内之事后,再去想拿俸禄的事。《论语》记载,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P176)遭遇饥荒之年,哀公问政于孔子弟子有若,有若的回答与孔子“富民”的思想一脉相承,提出了减免税收的具体主张,体现出其食品分配伦理中“爱民”“富民”的指向。
以“爱民”“富民”为指向,孔子食品分配伦理思想体现出一种“博施于民”的道德关怀。孔子关于分配的主张有一著名论点:“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13](P250)“独富独贵,君子耻之。”[11](P31)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古代的平均主义源头即在于此,实则不然。孔子主张的不是“平均”,而是“均衡”,他不是主张统治者与平民百姓平均分配社会财富,过一样的物质生活,他在这里表现的是一种隐忧,担心统治者过度占有社会财富,导致平民百姓的基本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进而引发社会动荡。他同时要求统治阶级内部财富分配符合“礼”,即按各自的身份等级享受不同层次的生活,所以他甚为看不惯统治者的贪婪和奢靡,抨击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4](P15)对于在季氏手下当差的冉求,孔子也表示了不满,“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15](P160)因此,在分配中既要大家共享社会资源,体现均平;又要讲求均衡,使贫富、贵贱之间的差距不至于无限拉大,而是依礼而行,各得其分、各得其所,上下协调。孔子强调的“养民以惠”、“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思想就是很好的诠释。
四、尚俭去奢:食品消费伦理意蕴
孔子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享受丰厚的物质生活,而在于追求高远的精神境界,“饱食、暖衣、逸居”不是人生追求的目的。“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8](P91)孔子在齐听到了《韶》乐,有很长一段时间感受不到肉的美味,他说:“想不到《韶》乐如此的令人痴迷。”在食品消费层面,孔子主张尚俭去奢的消费价值观念,强调饮食有节、适度,奉行遵守礼制的消费实践行为。“中人之情,有余则侈,不足则俭,无禁则淫,无度则失,从欲则败。故饮食有量,衣服有节,宫室有度,蓄聚有数,车器有限,以防乱之源也。”[11](P46)“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5](P140-141)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应该超过米饭的数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以不醉为度。
孔子特别反对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生活,不贪图口腹之欲;提倡饮食简朴而平凡,向往安贫乐道,而且自己身体力行的去践行这一理念。“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P275)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都不做,真是难办啊!“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16](P44)对于那些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道理的读书人,但又以吃穿不好为耻辱的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0](P9)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生活不要求安逸,做事勤勉,言语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就可以说是喜欢学习了。“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8](P92)粗茶淡饭,喝凉水,弯曲手肘当枕头,会感到乐在其中。“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8](P102)奢侈就会傲慢,节俭就会寒酸,与其傲慢,宁可寒酸。“礼,与其奢也,宁俭”。[14](P26)礼,与其奢侈铺张,不如节俭。在学生子贡眼中,孔子是节俭的典范。“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10](P6)夫子通过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品德而得到。由孔子的食品消费思想可以自然而然的得出孔子为何如此赞赏家境贫寒、箪食瓢饮、居住陋巷、以苦为乐、好学不倦的弟子颜回的缘由。“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7](P75)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在食品消费的过程中,孔子注重饮食礼仪,“不学礼,无以立”[13](P307),“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16](P42),认为食品消费必须合乎“礼”。“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5](P143)与乡人一道喝酒,喝完之后,等老年人出去后自己才出去。“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8](P89)在办丧事的人旁边吃饭,孔子从来没有吃饱过。“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5](P142)孔子参加国君祭祀典礼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过的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虽蔬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5](P142)即使是粗米饭蔬菜汤,吃饭前也要把它们拿出来一些祭祀,而且一定要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5](P145)君主赐给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坐席先尝一尝。君主赐给生肉,一定煮熟了先给祖宗上供。君主赐给活物,一定把它养起来。陪同君主一起吃饭,在君主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一定要先尝一尝。孔子不仅主张食品消费要合乎“礼”,而且也表达了对食品消费“失礼”行为的不满与批驳,“觚不觚,觚哉!觚哉?”[17](P81)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觚!这也是觚吗?孔子对觚这种酒器的形态和容量的改变感到不安,认为这不利于食“礼”的推行。
孔子食品安全伦理思想镌刻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其合理内核,对于构建当代中国食品安全伦理体系,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镜鉴和启示意义。
[1]论语·颜渊[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2]论语·卫灵公[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3]论语·阳货[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4]论语·子路[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5]论语·乡党[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6]论语·为政[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7]论语·公冶长[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8]论语·述而[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9]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0]论语·学而[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11]孔子家语[M].王肃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2]论语·尧曰[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13]论语·季氏[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14]论语·八佾[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15]论语·先进[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16]论语·里仁[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17]论语·雍也[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On Confucius's Ethic Thoughts on Food Safety:a Brief Ex Ploration
WANGWei,PU Li-juan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gchang 330099,China)
Confucius looks into food safety beyond individual's material demands on foods.In stead,he develops profound and insightful food safety ethical thoughts in perspectives of spirits,social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prosperity.He holds that sufficiency-aimed food production,honesty and mutual benefit-based food exchange,people's satisfaction-oriented food distribution,and plain necessity-standard food consumption.Confucius's food safety ethics is significantly inspir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ood safety ethic systeMand food safety guarantee in China today.
Confucius;food safety;ethical thought
B82-05
A
10.3969/j.issn.1674-8107.2012.06.005
1674-8107(2012)06-0026-04
(责任编辑:吴凡明)
2012-07-17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当代中国食品安全伦理研究”(项目编号12YJC720036),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中的道德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1ZX 15),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困境与出路:当代中国食品安全道德研究”(项目编号:ZX1210)。
1.王伟(1982-),男,吉林四平人,讲师,江西师范大学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与实践研究。2.蒲丽娟(1982-),女,吉林吉林人,讲师,主要从事经济伦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