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012-04-17吕娉婷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消费主义儒家思想自由主义

吕娉婷

摘要:马克思主义已经有16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160年来,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今天的中国实践,也必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我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且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而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思潮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历史必然

1.取决于马克思主义自身具有科学的理论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它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的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它不仅适用于社会科学领域,而且在自然科学领域,或者在很多其他领域都是适用的。所以,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具有科学性的。

2.取决于它真正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当时,一些仁人志士也在寻找中国未来的道路,比如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等,但是都没能成功。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从“五四运动”开始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才真正的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创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本条件。

3.取决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第二版中讲过:“对《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的应用,必须随时随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正是坚持这样一种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品质,我们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样一些重大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从胜利走向胜利。

二、冲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社会思潮

1.自由主义全盘西化论

自由主义全盘西化论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就是西方化,它的核心理念就是西方的自由主义,在西方近代几百年的历史中,自由主义一直占据着主要的指导地位,而且它在西方国家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是有着它的积极作用的。但是,自由主义全盘西化论不是肯定自由主义的积极作用,而是认为中国应该照搬这种自由主义,就是按照西方自由主义的模式来走中国的现代化。这种自由主义全盘西化论,很大程度上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保守主义传统复归论

保守主义传统复归论就是提倡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我们不否认儒家思想的确是博大精深,但是用儒家思想来指导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不行的。儒家思想毕竟是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作为一种封建社会的思想武器,它还是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的。比如说:忽视科技发展、轻视法治精神、缺乏改革创新等等。但是,我们不否认儒家思想是有着它的积极作用的,只是它不能成为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不能用来指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3.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二战”后成为西方欧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重要的价值取向。在消费主义的语境里,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他们的符号象征意义。在消费主义这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我国也出现了几类消费异化的现象。比如说:过度消费、身份消费、奢侈消费、高碳消费、广告消费等等。

当人们迷恋于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时,不可避免地要在不知不觉中把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塑造为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念,对此,我们不能放松警惕。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本要求

1.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应,现实的社会总是不断发展着的,具有一定的变动性。而主流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那么,现实的变动性与理论的稳定性之间就必然存在着矛盾。一旦主流意识形态跟不上现实世界的发展,就势必会影响自己的合法性权威和主导地位,因此,为了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然要不断丰富和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以赢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从而不断巩固其主导地位。

2.博采异质思想之长

转型期的中国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意识形态,除了主流的意识形态外,还有形形色色的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如何对待这些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呢?一方面,要旗帜鲜明地拔出毒草,批判错误的思想和观点;另一方面,要包容,对其他意识形态的合理成分进行最大限度地兼容并蓄,最终达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容乃大”的目的。

3.改进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方式

我们过去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是一种我说你听、我压你服的强制性说教,最终使主流意识形态丧失了应有的感染力。所以,我们应该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必须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理,把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融入到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比如说:电影、电视剧、网络等等。

回望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给黑暗的中国带来了光明,给贫穷落后的中国带来了富强的希望,给涌动春潮的中国注入了强大的活力,面向21世纪,我们必将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历史的昭示、人民的选择、实践的呼唤,是我们永远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

参考文献:

[1]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人民出版社

[2]杨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

[3]姜俺.《意识形态与外交博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猜你喜欢

消费主义儒家思想自由主义
Film review:WALL·E
必须宣布新自由主义已完结。下一步何去何从?
反对自由主义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儒家思想与书法
消费主义视角下传统集市贸易的现代化解读
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至善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