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刍议

2012-04-17赵彤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设置阶段

摘要:大学英语在结束基础阶段教学后,提高阶段的教学一直以来几乎是空白,而实践证明这一阶段的教学必不可少。本文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论述,指出其后续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和相应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应用提高阶段课程的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完成基础英语课后的提高课程,它担负有高层次英语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英语学习或专业课提供扎实的语言基础。但是目前大学英语提高阶段的教学一直以来在大部分高校都是空白,而这一阶段的教学却越来越重要。

据了解除了一些重点学校有提高阶段教学课程设置外,大部分院校都忽略了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开设。原因是教学工作者的教学设计和安排上没有给出足够的重视。如果能把这方面做到,就能帮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很大提高。因此对新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内容与方法的探讨就很必要了。

以笔者所执教的广西大学为例,该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大体情况如下:大学英语部在近三年的教学中参照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本](高等学校本科用),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应的教学大纲,进行分级教学。明确规定了各级别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材、教法、考核方式。广西大学大学英语课程包括大学英语(一)、(二)、(三)和(四)共四个级别。各个级别含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内容,语言知识以阅读教程为主,包括精读与泛读;语言应用以视听说、写作、翻译为主。首先,从大学英语的教学安排上来说,只是必修的四个学期教学,以大学英语四级为目标。四个学期后,大学英语的学习完全靠学生自己,教师不再参与其中。这样,在大学英语学习上形成了断层。大学英语提高阶段的课程根本就没有展开,此阶段的教学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很多学生也因此而不再看英语书,到毕业时所剩英语知识已不多。

其次,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要求上来说,学生对提高阶段的英语教学其实还是有需要的。特别有许多专业到大三或大四要学习专业英语,写论文要查阅外文资料。虽然说我们生源素质整体有限,但学生之中也不乏对英语有更高追求或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学者。学生为了找个好工作,而考六级,考研或者出国,这其中每一环节都需要英语成绩。但是由于缺少提高阶段的英语学习,当他们想重新把英语捡起来时,却发现丢得太久而显得力不从心了。而且,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与外界沟通的机会增加,学生也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其本专业的进一步学习。为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需要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大学后续英语课程体系,以适应学生对不同层次语言课程的需求,进一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所以,大学有必要认真考虑构建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和相关教学模式的探讨。

该研究应基于ESP理论来探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探索在大学英语教学提高阶段的条件要素,将ESP理论、英语教学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及教学中去,得出结论性的结果,建立符合大学英语提高阶段的教学理论体系和模式。ESP教学理论在具体后续课程设置的可操作性是难点所在。在对后续课程设置和对教学模式探讨方面主要持以下观点:

1.更新观念,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大学英语后续阶段教学的空白主要源于教学人员及教学管理人员的不重视。面对新的形势,社会对英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应及时调整思路,合理调整师资,有效地完成大学英语后续阶段教学。有条件的话可以成立相关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研组,让相关老师能学有所用,发挥专长。

2.提高英语应试能力培养:虽然原则上不主张教学与应试挂钩,不提倡应试教育,鼓励素质教育,但是当不能为素质教育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时,不如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毕竟学生要去考六级,要去考研,要去考托福GRE。顺利通过这些考试确实是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的实力的。这些考试都是在提高阶段出现的,而这一时期已经没有教师的指导,只能靠学生自学。当然自学完成这些考试是有难度的,所以校外的各种辅导班、辅导学校才越来越红火,更有暴富者。其实这是大学校园没有完成的教学任务,流向了校外。而我们的教师是有能力做好这项工作的。毕竟都是长年在教学一线的熟悉学生也懂得教学的师者。所以,建议应该适应学生的需求,开设相应的英语应试能力培养提高课程。

3. 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这其中包括英语的交际能力,这是大多数公共外语学生的弱项,他们只是学得书本上的笔头英语,英语听说非常困难,无法用英语进行交流。此外,许多学生的翻译能力很差,无法用英语去获得相关的专业信息。所以要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英语文化修养。毕竟英语传达的是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对此知之甚少的话,也不能学好英语。可以适当将专业英语的部分课程如文化概况之类的课程开设出来,还应该开始科技翻译这类实用性很强的科目,在培养学生英语兴趣的同时,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这也正是必修阶段教学所顾及不到的地方。

4. 开设专业英语课程:有很多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常说,他们有自己的本专业,为什么还要学习英语这么难又不喜欢的课程,厌学气氛很高。而事实上,当你的专业知识学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进入自修提高阶段时你会遇到很多外文材料,扎实的英语基础有利无害。现如今,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与世界的交流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展开,掌握的外语,对我们各自专业的发展也是只有帮助。

5.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许多大学都有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利用校园英语广播,加强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利用网络自修的多媒体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校园网和英语教研网站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现在已取得一些可喜成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6.在教学模式和理论研究方面,主要采用ESP相关理论来进行指导。为什么要采取ESP的研究方法呢?那是因为ESP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中应注重学习者的使用目的。ESP教学建立在学习者的需要分析(needs analysis)之上。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采用,都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learning needs)来决定。ESP教学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学生掌握英语主要是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熟练使用,以达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要(communicative requirements)。这种理论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在经过前两年基础英语的学习阶段后,特别是在学生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之后,我们的后续课程设置要重点突出学生个性化培养,尽可能地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设置了自主学习中心,实现人机对话,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与之相配合,为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需要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大学后续英语课程体系,以适应学生对不同层次语言课程的需求,进一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当然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模式还处于不断完善阶段,对它的研究能适应当前转型时期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特征,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需求,对推动大学英语提高阶段后续课程设置和教学有一定的促进应用、并能指导大学英语教学、促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真正的成效,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2]《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北京:外教社,2004

[3]桂诗春,宁春岩.语言方法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4]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 [J].2007.39(1)P27

[6]曲桂贤,朱晓军.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7]李伟琦,李新华.大学英语后续课初探

[8]郑大湖.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后续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简介:

赵彤,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方向:现代语言学。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设置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