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吉林市人文生态城建设

2012-04-17张煜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吉林市社区建设

张煜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加剧的今天,城市规划的步伐也紧跟时代脚步。生态建设,人文兴城,低碳生活,随之影响城市构建规划。建设更适宜人居生态景观城市,最大限度地保护历史遗址完成新旧城区的改建工程,凸显城市“隐文化”。

关键词:生态城市人文精神社区文化

一、城市规划现状

中国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化问题,根据麦肯锡(McKinsey)近期发布的《迎接中国十亿城市大军》报告,到2025年,中国将有219座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欧洲目前只有35座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24座城市人口超过500万。

我国现在已进入城市化发展的高速阶段,城市化是我国当前发展主要趋势所向,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土地资源稀缺性问题的突出,城市规划问题备受关注。

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综合城市管理系的建立和生态人文城市的建设,会给中国各个城市带来希望和期盼。现以地级城市——吉林市为例,分析探究生态人文城市建设的问题。

吉林市概况分析

市名:吉林市

别名:北国江城

市树:垂柳

市花:玫瑰

市鸟:鸳鸯

市标:摇橹人

城市精神:摇橹人精神(同舟共济,激流勇进)

总人口:432.4万人

市区人口:200万人

位置: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略偏东,地处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松花江干流纵贯全境

气候: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700毫米

城市特征:松花江呈“S”形穿城而过,冬季不封

行政区划:

吉林市幅员面积27120平方公里,辖4区(昌邑区、船营区、龙潭区、丰满区)、5县市(永吉县、舒兰市、磐石市、蛟河市、桦甸市)。辖78个乡镇、71个街道办事处。

城市荣誉:

1.中国魅力城市

2.国家园林城市

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4.雾凇城市 (吉林雾凇是中国四大自然景观之一)

城市类型:老工业基地——化工城

吉林市地处东北腹地长白山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松花江畔,三面临水、四周环山。东经125⚪40′-127⚪56′,北纬42⚪31′-44⚪40′。东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临长春市、四平市,北与黑龙江省接壤,南与浑江市、通化市毗邻。总面积2712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3636平方公里。在“远迎长白,近绕松花”的自然形势下,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条件。从历史沿革上看,吉林市历史悠久,在时间的印记中留下了很多名胜古迹。与此同时,吉林市资源丰富,物产丰饶。土地、水利、矿产、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水利资源蕴藏量较大,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是全国少有的不缺水城市之一。 吉林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矿产、水利、化工等方面,便显出了举足轻重的城市力量。

二、生态城市建设

(一)水之韵

吉林原名“吉林乌拉”,满语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松花江水,使吉林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因康熙皇帝东巡所作《松花江放船歌》有“连樯接舰屯江城”之句,故吉林市又有“江城”之称。

吉林市和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松花江似玉带,松花湖若明珠,正如清朝皇帝所咏“城临镜水沧烟上,地接屏山绿树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吉林市具备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根据地理环境的特点,依江建立“清水路带”工程,美化江堤。在城市亮化工程中,为了让“雾凇”四季伴随城市,在松花江堤坝长廊的柳树上安装了“雾凇灯”,绕有情致的展现城中的夜之色。

松花湖建设,丰满、白山、红石三个水电站的建成,形成了“一江三湖”的美景,松花湖被定为国家级旅游区。

(二)山之魅

吉林是中国北方著名山水城市。城东有“左青龙”——城市森林公园龙潭山如青龙迤逦而卧;城西有“右白虎”——清朝皇帝望祭长白山的小白山似猛虎熠熠盘踞;城南有“前朱雀”——风景如画的朱雀山钟灵毓秀;城北有“后玄武”——遐迩驰名的北山、玄天岭、桃源山古庙。

吉林的冬季格外引人注目。天下独秀、神奇造化的冰雪景观更令海内外宾客心驰神往。有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并称中国四大奇观的吉林雾凇。还有著名的北大壶滑雪场,是亚洲设备最先进条件最好的滑雪场,2007年亚冬会雪上项目在此举行。

坚持规划引领,旅游兴城。按照“精品、生态、休闲、养生”的理念规划城市,对城区进行总体规划。按照旅游城市的功能布局,突出城市局部规划和整体设计,将山、水、城融为一体;把当今世界城市建设中最优秀的景观元素恰到好处地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

三、人文城市建设

(一)人文景观建设——打造历史印象

众所周知,历史文化是长时间沉淀产生的,是一个地区传统特色的积累与表现,它既带有某一历史阶段的时代烙印,又融合了多个历史阶段的印迹,具有丰富、珍贵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公元14世纪至19世纪,吉林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在清末、民国及解放初期,吉林市是吉林省省会城市。在市区有1742年修建的东北最大的孔庙——吉林文庙;有佛、道、儒三教杂糅的北山古庙群;有明代留下的阿什哈达摩崖石刻;有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之最”吉林石陨石,还有地方特色浓郁的传统民族风情。吉林市为多民族居住地之一,乌拉街满族风情,阿拉底村、兴光村朝鲜族风情,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城市历史遗留下的建筑空间环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它们凝固与浓缩了当时的文化,并以物质的形态进行展示,是城市传统与特色的继承。

中国城市大多具有较高的密集度和紧凑度。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多功能过度重叠的城区,而这种多功能重叠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非常不利,必须对它进行疏导和分离。从功能上看,较有效的方法便是通过开辟新区来保护旧城,引导城市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形态。在中国每年大约有1500万的农民移居到城市,这相当于每年中国都要创造一个像纽约那么大的大都市来容纳新增的人口,所以每一个城市都要考虑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妥善保护老城。根据历史条件,保留和改建历史文化软环境,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特色风貌是建设历史软环境的首要任务。

对于吉林市来讲,重点向北、向西发展,建设工业区;向南建设新市区,保护好老中心街区和古建筑,促进旅游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把吉林市建设成为具有古都魅力和地方特色的现代化风景旅游城市。

(二)人文主题建设——改建城区结构

从科学的规划出发,在保护中寻求发展。规划是从全局出发,对整体的部署和安排,有利于从空间上和时间上对整体的协调,达到和谐发展。旧城改造由于其内容的复杂性、涉及对象的多样性、目的的综合性,一个全局性的综合性的规划显得更为必要。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与具体安排,是对于一定时期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工业园区搬迁重建,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新老城区实施了道路、桥梁、公园、广场、景观、民生安居、暖房子工程等工程。 “一河两岸”的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根据吉林市特殊的森林环境,进一步加大绿地建设,扩展公园绿地面积。将绿色带进生活小区建设,在有限的建筑住宅空间中,重建绿色走廊,使得“片状绿色”“带状绿色”充实生活的色彩。

目前,我国城市的公交出行比例为 40%左右,而发达国家大城市公交出行比例已达到 50%~60%。因此,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要通过合理的规划来提高公交出行的比例,有条件的城市要实现地铁、城铁、机场、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方式,并保留和扩大城市道路上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提倡绿色出行方式。对外交通规划方面,要推行以城际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交通模式,加快城际铁路和地铁建设,打造城际高速立体交通网络。此外,要做好推广新能源公交车、控制私人交通工具的出行规划管制。

城市的发展应具有自身的特色,吉林市自然资源开发尚需时日,现在仍以制造加工的化工业为主,有效主打城市生态品牌,注重现代化城市建设,低碳城市建设更适于百姓安居乐业,进行低碳化城市建设势在必行。

(三)人文审美建设——美化社区文化

社区是居民的社区,居民是社区内的居民,有效地秉持社区模式“共居、共管、共建、共享”的实效性,使得居民主动参与、互惠双赢,并将体育活动场所等资源全部面向社区居民开放。

吉林市社区文化建设,做到了“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了社区文化的“多样性”“开放性”。2010年的“洪水”给吉林人民带来了1600年来的惊叹。而社区以义演的方式进行募捐。

社区文化不仅影响着 “塑人”,更重要的是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展示精神文明。

生态建设,人文兴城,低碳生活。建设一个更适合人居的生态人文城市,既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又能提高国民的经济实力及文化素养。秉持“大同”精神,阔步改进城市规划,求同存异,奋进发展。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M].建设科技,2010

[2]《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3]杜小平.《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J].城市,2005

[4]郑卫民.《试论城市文化与城市现代化》[J].湖南社会科学,2005

猜你喜欢

吉林市社区建设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3D打印社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产品销售信息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产品销售信息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