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企业会计内部控制

2012-04-17廖强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内部会计企业会计会计工作

廖强

摘要: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保证会计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地运行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本文分析了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控制措施。

关键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足并且获得长远的发展,巩固基础、完善并且强化企业内部控制至关重要。所谓内部控制,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它是企业为管理当局的需要,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控制制度和体系。

由财政部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实施,是为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则

现代企业在建立和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框架时必须遵循和依据的客观和基本法则,称为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则,它也是外部审计人员判断被审计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状况的基本依据。企业在建立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合法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当符合并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

第二,适应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当体现本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

第三,规范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当全面规范本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要符合并体现会计科学的基本原理,并能规范会计事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不能顾此失彼。

第四,科学性原则。制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科学合理,以使所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便于操作和执行;必须利于控制和检查,有了解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手段和途径;同时,要根据执行情况和管理需要不断完善,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更加适应管理需要。

2.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及对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

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直接导致会计岗位设计与人员配备不适当,使得业务交叉过多、工作职责不明,严重违背了内部牵制原则。部分企业尚未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没有相应的内部审计制度,致使内部审计无法对会计部门的工作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目前,多数企业的管理者并未认识到企业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大多数管理者看来,制度是用来束缚其行为的,而尚未意识到制度的执行是优化管理的有效手段,这直接导致企业内部制度的形式化,并没有真正落实。

2.2 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很多企业的领导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论知识不够熟悉,对于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就很难保证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的贯彻与执行。具体表现在,很多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虽然有的企业已经建立,但是制度不够完善,不具备系统性、操作性和可行性;有的企业的会计控制制度则是徒有形式,没有真正得到有效的实施,尤其是在问题和困难面前,表现的无章可依或者缺乏灵活性。以上现象都与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不足有很大的关系,使企业的会计工作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和刚性。

2.3 企业内部会计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随着会计业务的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我国相继建立了一些会计制度。但部分会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事业心、责任感,业务操作不规范,盲目相信他人,觉得同事之间关系都比较好,若彼此不信任,会影响团结。所以,彼此都知道对方的口令、密码,使内控制度的建立与考核严重脱节,甚至部分内控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式,造成有章不循、有令不禁的现象。

对会计工作的内部牵制,往往采用职务分管的控制方法,以达到互相牵制、互相稽核、验证的目的,这种方法不能说没有效果。但是,长期从事某一职务,往往会产生“麻木不仁”“相互串通”和“死气沉沉”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一般采用职务轮换的方法。

2.4 会计内部控制意识薄弱,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理念。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领导注重经营、忽视管理,没有形成内部会计控制的管理理念,造成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不足且重视不够,忽略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行。还因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价值,间接效益也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看出。因而多数企业把精力主要放在生产和营销上,有些领导人认为,加强内部控制,就是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会影响办事效率。另外,由于企业管理者对会计内控制度的重视不够,造成会计岗位与人员的设置不当,有些会计人员多处兼职,业务过于复杂;且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责划分不清,缺乏会计事件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查及事后监督等步骤;还有我国很多企业缺乏知识全面、素质高的会计人才,会计人员无证上岗现象严重,有些企业根本不符合《会计法》中关于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的规定,聘请无会计证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

3.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措施

3.1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要从制度上完善内部控制,应成立专门机构根据企业当前内控存在的缺陷和业务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不断完善会计内部控制的长效机制。首先,明确会计内部控制的总体目标,在确立合理、合规的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将总体目标细分、具体化,确定每个部门、机构和不同工作岗位的具体目标,将会计内部控制目标具体到每个部门每个人,将内控制度贯穿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始末,实现对企业业务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监控。强调“人”在会计内部控制过程的作用,从而实现会计内控的总体目标,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其次,提高执行能力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是没有有效的执行就形同虚设,执行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从思想上重视会计内部控制。企业要积极、广泛宣会计传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培训员工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内容的认识和操作,介绍舞弊案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和对个人的惩戒,加大对违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行为的惩治力度,管理者要做到就事论事,不包庇员工的违纪行为。

3.2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的风险管理要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即通过增加或规范内部控制的环节来减少可能面临的风险;其次,要建立内部监督机构对企业高风险区域常规性检查,及时发现已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最后,要善于转嫁风险,如购买保险等。

3.3 加强对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

在企业中,应充分重视会计内部控制的检查与监督工作,指派专门机构或指定的专业人员对会计内部控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以保障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评价;做出检查报告;对于涉及到会计工作中的各种经济业务、岗位及内部机构等在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对执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较好的结构与人员提出鼓励与表彰,对于违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机构与人员提出批评与处理意见。

3.4加强财务管理意识,提高人员素养

会计是执行会计内控的主体,业务人员应当具备精湛的业务水准、渊博的知识、高尚的职业操守,并且根据环境变化不断对自身知识进行填充以及更新。利用可行的激励措施来引发其内控积极性,保障企业内控机制得以有效落实。会计人员素质是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企业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提高财会人员整体素质。在聘用会计人员上,要制定严格的招聘程序,不仅要选择业务能力强的人,更要选择那些具有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的人才。在培养人才上,不仅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更要注意其职业道德及法制观念的培养。并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业绩、道德品质、思想操守等综合考核,以充分激发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潘秀丽.对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1

[2]田海燕.浅谈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商业,2009.32

猜你喜欢

内部会计企业会计会计工作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之我见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强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对策
企业内部控制对内部会计监督的影响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试论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