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钢材物流管理现状及发展特性分析

2012-04-17张婷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钢铁企业钢材物流业

摘要:随着钢材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钢材物流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加强钢材物流管理,要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转变,通过强化营销体系的沟通、协调与服务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从其物流发展的特性出发,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 改善服务质量, 物流中心可通过电子信息平台的构建、共赢战略联盟关系的建立以及等级评定制度的采用等措施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收益、赢取顾客的目的。

关键词:钢材物流管理现状发展特性

1.钢材物流简介

钢材物流是指钢材从钢铁企业到最终消费的整个过程中物质实体的流动,其参与者包括钢铁企业、不同层次的经销商、储运公司、配送中心、终端用户等企业或机构,钢材物流所实现的基本功能包括运输、储存、加工、配送等,其最终目的是为钢材终端用户提供一体化的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服务。钢材物流的基本运行方式:一是根据客户的状况和需求,决定服务方式和水平;二是根据客户需求和企业可获利情况,设计企业的物流网络;三是通过监测物流过程中的库存量,及时发现需求变化及市场早期警报,并据此安排和调整钢铁企业生产计划;四是在整个物流领域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

2.钢材物流管理及其现状分析

2.1 钢材物流管理简介

钢材物流管理是通过对售出钢材活动的组织、计划、协调与控制,以发挥销售服务功能、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的。钢材物流管理主要内容包括: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强化市场营销战略的制订和实施;加强营销渠道的构建,根据产品特性、中间商特性、竞争特性、顾客特性和企业自身条件及环境特点选择渠道;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强化客户服务,使销售物流系统适应顾客需求和市场变化,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服务成本。

2.2 钢材物流现状分析

从钢材物流渠道管理上分析:我国传统的钢材贸易表现为钢铁贸易企业、贸易商、钢材经销商、零售商多种主体分散经营,各自为战。钢材产品从生产到终端用户的流通渠道过于冗长、分级不清。有些地区,既有钢厂自己的渠道网点,又有代理商、经销商,且分级不清。钢材出厂,常常经过一级、二级、三级甚至诸多小的商户倒卖,除了长途运输外,还要加上多次短途搬运,使交易成本较高,市场价格控制能力削弱。

从钢材贸易商经营上分析:目前大多数经销商的销售主要采取“异地易货贸易”方式或是“提篮子、搬砖头”式的传统经营方式。一方面,交易行为的随意性较大,缺乏对用户需求的系统分析和分类服务,资源(产品和资金)经营粗放,造成交易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经营业务处在手工操作、电话联系的浅层次运作阶段,不能实现网络传递信息。

从钢材加工物流情况分析:这几年我国一些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开始由单纯的贸易企业向加工配送、物流配送的方向发展,但其所占流通总量低。由于钢材深加工比例低,使我国钢材的成材率和使用效率较低,钢材本身的附加值没有得到提升。

3.中国钢材物流业发展中的不足

3.1 钢材物流业存在着地域发展上的不平衡

从全国范围看,我国钢材物流业发展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东部、中部、西部物流业发展不平衡;二是城乡间物流业发展不平衡;三是南北物流产业发展存在差距。

3.2 运输依然是限制钢材流通的首要“瓶颈”

中国钢材年产量达到4亿吨以上,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经历过的。钢材年产量大,加之中国钢材生产基地与钢材消费区域存在着地理空间上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任何一个钢铁企业要实现对全国市场的覆盖,必须要突破运输这一瓶颈。

3.3 对钢材物流业发展主体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国内一部分人没有很好地分清楚物流与营销渠道的差异性,一度把钢材经销商参与物流业当做是经销商转换职能的重要途径,即把经销商当做是钢材物流业的发展主体。

4.促进我国钢材物流发展的几点建议

4.1 树立现代物流战略主导思想。钢铁企业和钢材贸易商要确立现代流通理念,提高对钢材物流作用的再认识。通过发展钢材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的流通方式,用信息化带动流通的现代化,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从而稳定企业生产,获得流通竞争优势。

4.2 树立“双赢”的经营理念,建立钢材销售的战略“供应链”,实现与用户零距离、门对门、点到点的准时化物流服务。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终端的重要性日渐凸现,谁控制了终端用户,谁就把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因此,形成上游与下游企业的战略联盟,结成“经济链” 是今后钢铁企业竞争发展的趋势。

4.3 建立统购分销与加工配送相融合的现代钢材分销模式,向现代钢材物流迈进。我国的传统钢材贸易分散经营,各自为战,从采购到销售一插到底,风险很大,且加工增值能力低。建立统购分销、加工增值这一国际上通行的经营模式,对改造高成本、低盈利的传统钢材销售管理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建立先进的仓储销售模式,拉近服务距离、满足用户需求,才能实现“双赢”。

4.4 应用网络技术,实现钢材物流管理的“E 化”。目前,我国大型钢铁企业都在进行数字营销体系的探索,以期提升销售物流体系的竞争力。2005 年,宝钢以用户对销售物流业务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提升营销价值链整体竞争力为目标,建立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承运商管理系统,为钢铁物流的市场细分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拥军,高学乐.对中国钢材物流业发展特性的分析[J].冶金管理,2008

[2] 陈洁,林素环.钢材物流中心的模式研究[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

作者简介:

张婷(1989.12-),湖北潜江人,长江大学管理学院物流10802班。

猜你喜欢

钢铁企业钢材物流业
长流程钢铁企业废水零排放实践与探讨
承压设备用钢材使用焊接性探讨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钢材分类标号(一)
钢铁企业设备环保发展趋势探讨
1~5月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物流业
关于钢铁企业转型的思考
物流业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