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华老字号的文化融合与传播

2012-04-17刘强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老字号中华融合

刘强

摘要:本文从中华老字号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出发,阐述了通过内部整合与外部吸收,形成的文化融合、吸纳和创新的特点,揭示了与多重文化元素的关联以及对亚洲文化的深刻影响,体现了中华老字号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中华老字号文化融合地域文化传播

一、中华老字号的文化融合性与多元性

中华老字号是在时间与空间的积淀与转换过程中形成的民族自主品牌。它不仅是一个品牌的概念,更是一个融合与开放的文化概念,与诸多传统文化元素和现象相关联。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内部整合与外部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一方面通过内部的文化相互融合与吸收,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特质的字号文化体系;另一方面,在与邻国的交往过程中,吸纳了其他国家文化和工艺中的有益元素,为我所用,并逐渐融合到中华老字号体系中来,成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老字号正是这样文化融合形成的结果。

中华老字号以了商业文化、工艺技术为根基,拓展、延伸和关联到地域文化、审美观念和民间文化等多重要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老字号文化具有很强的吸纳性、整合性、创新性和传承性,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字号不断吸收了不同的文化元素,包括不同民族、时代、地域甚至国外的技艺、造型设计、材质、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进行融合与创新,成为字号文化的新内容。可以说,中华老字号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吸纳、整合、创新和传承的历史。

在中华老字号文化中,表现了自古以来华夏子民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理解与观念,渗透着延绵不绝的精神活动与思想探寻的轨迹,贯穿着阴阳五行、仁德教化等中国独特的自然观和伦理道德。中国文化强调象、道、器、形、术的有机统一,中华老字号产品融合了艺、术、器、形、象、道的内涵体系,反映的不仅仅是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中国文化精神的终极内涵——道。制作技艺为艺,生产方法为术,制成产品为器,产品形制为形,产品形态及其造型为象,产品内涵反映的是道,从艺、术、器到形、象、道,有一条鲜明的相互蕴含的逻辑演进顺序,也反映了阴阳五行的生化转化的关系。艺与术为法,法是制器的门径,器、形、象是法的结果,道则是器、形、象的精神内涵。形、器、象是外在的物象,其最终归宿须转化为道,才能达成其终极要旨。道是与人生的生命体验与认知的指向。任何器、形、象只有道的生化转化,才能达到人生的境界的超越。

道是宇宙的法则,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这一终极观念在中华老字号中也得到了充分反映。字号文化就其本质而言,反映了道的精神。以茶为例,茶是中华老字号中品类最丰富的业态类型之一,主要有绿茶、红茶、普洱茶和花茶等几大种类。茶的功能最基本层次是解暑生津;茶借之以术与艺,转化为茶艺,茶艺更多的是饮茶过程中的表演,衍生为一种人生的事项,这一过程淡化了饮茶本体的功能,强化了仪式表现。茶的最高境界是茶道,它在茶艺仪式的基础上,深化为人生体验的一种方式,通过沏茶、赏茶、闻茶、品茶,增进友谊,修德养心,研习礼法,借以静心怡情、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体悟“清静、自然、恬澹”的东方哲学意蕴,感知佛道儒的“内省修行”的意境。

由茶到茶艺再到茶道的升华与转换,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华老字号文化中包含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的体悟和理解,通过产品设计了人与自然对话的方式。因此,老字号文化构建了一条从器到道的升华路径。这与西方工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有着极大的差异,西方的工业产品最多就是升华到艺的层面,而疏离了人与自然及社会对话的路径。故《周易·系辞上》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与器不同,道是超越具体形态的精神内涵,器是展示具象的物质形态。同时,道与器又相互依存。道以器为外在的意象,器以道为内在的旨归。如老字号胡庆余堂把医术称为“是乃仁术”,表明了医为术、仁为义理;同仁堂的古训“可以养生,可以济人者,惟医药为最”,则宣示了养生济人乃仁德之道。

二、中华老字号的地域特色

中国自古以来就分为不同的文化区块,先秦有中原文化区、东夷文化区和苗蛮文化区。目前,我国文化划分为比较大的文化区有“华夏(汉)文化区”、“西北文化区”、“岭南文化区”等。中华老字号反映了各地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所谓地域文化,河南社科院研究员杨海中认为就是风土文化,“就其结构而言,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这主要指表现形式;另一是具有鲜明地域内涵。但这两方面都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在与各种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嬗变。” 地域文化古称“方域”之学,是构成中华老字号的一个重要内容。地域文化是最能显示出空间范围的文化类型。谚语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是对地域文化差异性的通俗性表达。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认为:这里的“风”可理解为流行,“俗”则已经形成习惯,“风”变化比较快,但不一定能成为俗,“俗”则相对稳定,往往可以延续很多年代。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具有典型的大河文化构成的特征,文化差异很大,构成了色彩斑斓的文化景观。先秦时期,有以国别区分地域文化而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事的《国语》;有以“风”的来源记载区域不同诗歌创作的《诗经》;有描述不同区域神话的《山海经》,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地域文化的滥觞。中国古代以黄河文化、长江文化、淮河文化、辽河文化、珠江文化等为主体,构成了几大主要地域文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齐家文化区域;淮河流域的青莲岗文化区域;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区域;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区域;珠江流域的南方印纹陶文化区域等。区域文化的特征也深刻地影响了不同区域的老字号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有京派文化与海派文化之分;饮食有八大菜系之分;绘画则有岭南画派、徽派、吊脚楼画派、浙江画派、吴门画派等。

中华老字号代表了中国不同地域文化的精粹,民间口传文化中的“三件宝”之说,是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老字号产品的俗称。中华老字号往往集中地代表了“三件宝”文化,如杭州的“三件宝”——都锦生丝绸、西湖龙井茶、王星记扇子,都是中华老字号品牌;天津“三绝”——狗不理包子、炸糕眼和桂发祥大麻花,也都是中华老字号品牌;镇江“三怪”则表现了浓郁的地域饮食文化的风采,民谚《三怪谣》云:“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故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尝‘三怪太遗憾”之说,其中的香醋(恒顺)为著名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广东三件宝则是:烧鹅、荔枝、王老吉(凉茶),王老吉是中华老字号;山西三件宝是:汾酒、陈醋、鱼羊包,则无一不是中华老字号。正是这些代表着地域文化的老字号品牌,充分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多元性、丰富性和差异性,使中华老字号文化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三、中华老字号融合及其对亚洲的影响

中华老字号是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融合的结果。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内部各区域文化融合与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过四次明显的文化融合的节点:华夏文化形成、华夷(或称夷夏)文化融合、中国与亚洲邻国的文化交流和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华老字号从两条路径进行了文化传播与融合,一是老字号在中国各区域文化的传播与融合;二是老字号与国外文化的交与融合。因此,中华老字号作为一种文化载体,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而扩散到世界各地,尤其是历史上与中国交往密切的东亚和东南亚各国。

猜你喜欢

老字号中华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让老字号绽放“光明”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TEST OF TIME
TEST OF TIME
《融合》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