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的探讨
2012-04-16周明辉
周明辉
摘要本文阐述了国外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模式,总结了国外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管理的情况,对我国政府对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情况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监督管理中的一些不足,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为提高我国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的政府监督管理水平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石油化工;监督工程师;依法监督;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attern of the foreign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summed up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quality of foreign construction projects, put a summary of the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from our government, pointed out some shortage of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put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overnment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level of China's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projects.Key words: Petroleum and Chemical; supervision engineer; supervision according to law
中图分类号:TU27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TP
1、引言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涉及的专业广泛,使用材料、设备种类繁多,其生产装置大多处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装置中的介质一般易燃易爆或者有毒有害物质,工艺流程复杂,建设难度大。抓好工程质量是中国石化领域一直重视的工作,尤其在提倡安全、节能、环保,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建设的今天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2、国外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的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建设主管部门积极主动地参与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其建设法规规定,建设项目在开工之前需要办理相关的许可手续,必须接受政府工程主管官员及其授权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监督和检查。例如美国采用了主动参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模式,政府工程主管官员及其授权的专业技术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自己的监督检查人员;另一类是政府授权或聘请的外部监督检查人员,后一类属政府认可的专业技术人员。监督检查人员一般分为合同官员、驻地工程师、材料工程师和质量控制代表等,他们在工程建设各阶段各行其事,各负其责。
另一种政府间接参与工程质量监管的方式,例如德国采用的方法,首先是制定了一系列非常严格的工程设备、材料的质量检验规定,德国政府间接参与工程质量监管的方式,首先是制定了一系列非常严格的工程设备、材料的质量检验规定,德国的工程质量法规指出,在工程中使用的所有设备、材料以及构配件等,都需要在产品出厂之前由制造单位进行检验,或委托一个有资质的检验单位对工程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工程产品必须经过严格地检测合格后才能出厂销售。制造单位对其制造的工程产品质量实行连续的控制和检测,制造单位或检验单位可从厂家、销售环节、施工现场取样进行检测,然后再由负责该项目的工程质量检查公司对制造单位的产品质量控制过程和检验过程进行抽查、取样检测和评价。其次,工程设备、材料以及构配件在检测合格后,必须使用合格的“CE”标志,对那些将不合格的产品标识为合格的弄虚作假行为,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一经发现将予以重罚,直至取消其相应的资质。
3、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现状,是由受国家发改委委托行使政府行业质量监督管理职能的,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总站负责下属20多家监督分站的业务管理,对分站的其他管理由所在地方政府或企业负责,各分站负责所属企业区域内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
近二十多年来,根据石化工程建设项目的特征和质量监督的特点,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开展了有效的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确保了工程质量,在全国专业工程质量监督领域名列前茅,得到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的充分肯定。但面对石油化工工业迅猛发展的工程质量监督需要,仍存在如下一些不足。
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弱化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目前石油化工总站对各个工程质量监督分站实行"双重领导”模式,即由质量监督总站(代表总部)负责监督分站业务的管理,对分站的其他管理则由所在地政府负责。这种模式在过去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下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现在已无法满足石油化工监督工作的要求,监督工作具有更强独立性、发挥更大作用的需要。
二是机构设置不合理,监督系统内人、财、物无法合理有序地调配,难以真正地满足对石油化工行业工程质量监督的需要。大多数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虽按照国家要求完成了独立事业单位法人的登记工作,然而实际上,有一些分站仍属于企业内的组成部分,运行模式仍然受到企业的束缚。
三是石油化工工程的质量监督还没有真正覆盖整个石油化工行业的建设过程,不能完全适应石油化工工程质量形成的客观规律的要求。石油化工工程质量形成过程包括项目建议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等,但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当前主要还以工程施工阶段为主,其他阶段介入不深,对参建责任主体的监督也绝大多数集中在施工单位、总承包单位等承包商,对建设单位的监督力度不大。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使得一些主要的参建单位和人员、重要的建设阶段和实施过程常常游离于监督管理之外,给工程质量的形成、控制和管理带来一些问题,留下一些隐患。
四是监督工作理念、方法和手段还不能满足石油化工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的需要。近年来,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系统依据建设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和借鉴国内其他行业工程质量监督系统的一些经验,不断完善和创新监督方法和手段,先后颁布一些工程质量监督的规定,但总体上还是拘泥于传统的监督手段和方法,监督工作的理念和手段没有及时更新、提炼和推广,已从一定程度上制约或限制了质量监督效能的充分释放。
五是总站与分站之间的工作信息沟通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何加强相互间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如何优化总站对各分站工作的量化考核并建立起激励和约束机制,如何发挥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系统的整体优势等,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应尽快建立起总站与分站之间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紧密的人力物力协调机制,分站之间的互动交流与支持机制等,这些都需要改革和理顺总站与各分站的关系,分站与其所在公司的关系,总站与分站所在公司的关系等等。
六是需尽快解决监督经费的来源问题。国家财政部与发改委已公布自2009年1月1 日起,在全国统一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财综[2008]78号),其中包括取消工程质量监督收费。但是,为保证今后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专门的研究,争取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另外,若按以前对独立事业单位法人运行的要求,监督人员的工资从监督费中支出,则按标准足额收取的监督费远远不能满足分站人员工资等费用的支出,将會影响监督工作地正常开展。因此,改革石化工程质量监管的机制已经箭在弦上,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理顺组 织机构,提高监管效能,保证今后监督工作正常开展有足额的经费来源。
4、完善与改革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
我国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存在的不足,已使近年来在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上,个别工程项目执法的监督职责与其它参建责任主体的质量管理职责不清,出现质量行为违法违规不能及时被查处,建设过程违反程序规定不能及时被制止,检查验收不按规范标准执行不能被及时纠正,部分监督行为不规范,工程质量监督的力度、深度和广度不够等现象。根据国家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和中国石油化工工程建设管理改革的需要,应对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理顺其组织机构,明确监管职责,延伸监督范围,完善监督措施。对石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设置相对独立,职能相对独立,才能使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能够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使政府的执法监督活动体现其权威性和严肃性,形成质量监督的威摄力,也可为石化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监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