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012-04-14王解平上海铁路局宁波车务段

上海铁道增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车务段天窗行车

王解平 上海铁路局宁波车务段

1 铁路施工现状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对铁路建设的不断投入,全国逐步形成了“四纵四横”的高铁网络。宁波车务段正处于“四纵”之一的沿海大通道上,而且是关键的一环。目前,除已完成的萧甬线电气化改造工程、杭深线客运专线建设项目外,宁波车务段管内施工项目仍然众多,杭甬客运专线项目还处于建设阶段,萧甬老线还有众多道口、平过道的平改立工程,宁波站、庄桥站大型站改,绍兴东站、宁波北站搬迁建设工作也正在推进中。而且随着杭深线开通运行两年后,行车设备也将进入大面积维修和局部更新的高峰期。2010年宁波车务段管内组织实施施工作业1 592次,维修作业23 192次;2011年1~9月就已组织施工作业1 617次,维修作业12 268次,这种高密度施工预计还将持续许多年。

2 施工安全分析

目前施工安全管理文件主要有《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上铁运发 〔2008〕316号)、《 上海铁路局行车设备综合天窗修管理办法》(上铁运发 〔2010〕247号)、《 上海铁路局300~350 km/h客运专线施工维修管理办法(暂行)》(上铁师发〔2010〕159号)、《上海铁路局200~250 km/h客运专线施工维修管理办法》(上铁运发〔2011〕21号)、《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检修作业驻站安全防护办法》(上铁师发〔2010〕438号)、《关于进一步明确施工维修组织、实施过程中有关事项的通知》(上铁运函〔2011〕769号)以及与施工有关登销记、作业人员防护措施等。这些施工管理要求包含了从施工技术方案的审定,施工组织方案编制、审核、实施,施工过程安全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对施工作业各个环节均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要求和规范,在日常施工安全管理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时在日常现场施工(维修)作业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2.1 施工计划临时增补或者变更

目前每月增补、变更施工计划3~4次,有时甚至更多;增补、变更施工计划的下达和实施过于仓促,甚至有一些施工计划下达和实施间隔时间少于24 h。而这些临时增补、变更的施工计划往往容易弱化施工管理部分环节。因为时间紧,往往造成施工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施工组织措施、行车组织措施、开通方案、安全卡控及应急预案、劳动力安排等情况,施工计划的掌握、传达、培训等准备情况,涉及非正常行车的准备情况,涉及不同单位结合部的协调等情况准备不足,使得施工安全在源头上埋下隐患。

2.2 施工与运输组织矛盾突出

由于既有线多采用客货混跑的运输组织方式,列车运行密度大,对施工安全要求高。这种情况往往会造成为减少对运输组织的影响而压缩施工作业时间,导致施工时间不足;或者采取边施工边行车的方法,对施工作业造成较大干扰。

2.3 维修计划无针对性

目前,宁波车务段管内天窗点基本处于23:00~2:30这个时段,而各设备管理单位各个工区每周基本上至少有4~5个维修计划。长期无针对性的维修计划,不仅不能确保设备质量,也易造成施工维修人员身心疲惫,严重浪费资源。长期疲劳作业不仅使得作业人员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因季节性变化而进行维修的设备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也易造成施工安全隐患。据车务段日常统计,电务、工务设备故障情况每月均在8件左右,而遇季节性气候变化时,设备发生故障情况就更多。

2.4 人员定编不足

目前施工安全管理要求与设备管理单位人员、把关人员的定编不足这一矛盾比较突出。按照相关要求,III级及其以上的施工均要有站段领导到场把关,而目前施工任务繁重,该要求难以落实;随着新建线路的开通,部分设备管理单位人员配备不足,削弱了现场安全防护力量,使得安全管理要求不能得到彻底执行。长此以往势必造成思想上的松懈,进而导致施工安全管理失控。

2.5 行车人员的精力严重分散

个别缺乏源头控制的施工安全要求严重分散行车人员的精力,也为施工作业埋下隐患。目前,施工运统-46登销记和施工、检修作业派遣单填记要求往往偏重于结果控制而忽视了设备管理单位的源头控制,将压力全部转嫁到车站值班员、把关人员身上,既不利于运统-46登销记和施工、检修作业派遣单填记规范,也分散了车站值班员、把关人员对施工安全盯控的精力。

2.6 缺乏实用可行的应急预案

在例行管理中,各级管理部门对铁路营业线施工的施工方法、作业流程、人员安排、机械组织、影响范围、行车方法等常规程序做得比较仔细、认真,也很有经验。对一般常见的突发状况也能做到及时、恰当的处理,但是应急预案比较格式化、不灵活,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一旦出现特殊情况,这种一般的应急预案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 施工安全对策

在目前施工(维修)量大,难度大,要求高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处理好施工与运输、安全与效益、质量与进度的多重矛盾,需要从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施工安全过程控制和施工安全工作评价三方面进行统筹计划。而从目前施工安全存在问题分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进行加强。

3.1 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是规范施工安全管理的前提,而针对目前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主要有两方面的建议。

3.1.1 整合施工安全管理文件

一是施工作业流程指导书。主要明确施工等级,组织机构,施工计划提交、编制、审核、下达,施工预案编制审核流程,施工组织的会议制度等;二是施工单位及车务部门职责指导书。主要明确施工作业过程中各部门主要职责和联系协作要求;三是施工过程安全控制措施,主要针对施工各环节的安全控制制订安全措施。这样可以将目前较为散乱的施工文件进行归纳统一,便于各部门、各作业层掌握和落实,也有利于对施工安全管理过程进行评价。

3.1.2 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过程控制

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对施工作业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施工安全。一是从工期安排、施工进度、安全防护等各方面和细节充分考虑,制定标准,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到人,确保施工绝对安全;二是严格落实安全包保责任,加强巡视检查,重点确保设备变化等重要运输设备的绝对安全;三是加大对天窗点外作业的管理和监控力度,严格登销记手续,加强与调度、车站的联系确认,认真做好现场安全防护,确保行车安全。

3.2 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

3.2.1 施工单位在计划提报时要加强联系协调

施工单位在计划提报时要加强联系协调,特别是涉及多部门联合施工或需其它单位配合施工的,在事前必须得到落实。在制订部门施工计划,特别对月度施工计划必须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尽量减少计划变更。遇施工计划必须变更时要设定一个限制条件,如等级要求、截止时间等,以便施工组织安排和安全控制。

3.2.2 行车部门与施工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

行车部门要积极参与施工方案审核,特别对大型站改工程,必须要从施工设计开始提前介入,会同设计、监理、施工主体单位、设备管理单位、设备运营单位共同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施工单位要根据工作量、人员配备及机械数量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并按照确定的施工方案落实施工组织,减少施工对安全生产、运输组织的不利影响。

3.3 大力推广“集中修”和综合天窗修

3.3.1 积极组织实施“集中修”

通过集中利用施工天窗、人员、机具和材料,可以有效减少施工对运输组织的影响,而且设备管理单位可以集中更强的技术力量进行施工作业组织,有效提高设备维修质量。同时,可以减少全面开花造成人员疲惫设备质量跟不上的弊病。

3.3.2 不断提高“天窗修”利用率

一是各维修单位在综合“天窗”时段内作业时,必须按规定做好各自的安全防护工作。工务、电务、供电等部门利用综合“天窗”进行设备维修时,由工务(或供电)担任主体单位,主体单位领导人担当施工现场的负责人,全面负责协调各单位的维修组织,掌握维修进度,确定作业联系办法。二是各单位要提前组织好人力、物力,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装备,在综合“天窗”点内集中力量对设备进行养护和维修,所有作业均要在综合检修“天窗”内完成,不准后延,各部门间要加强联系,协同动作,开展预想,积极配合,严格按规定登记“ 运统-46( 施工)”。车务部门要主动配合,认真把好“登记、签认、销记”关,确保结合部的安全,为设备整修作业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各级干部和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了解情况、督促检查、解决问题。

3.4 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奖惩机制

对施工项目实施完毕后,要有一个合理的评价机制。不仅要对施工当场组织实施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对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设备故障排除情况进行奖惩,以提高施工质量。

4 小结

铁路施工安全是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客运专线上由于夜间基本不行车,对运输组织影响不大,但在既有线货物列车和高速旅客列车混跑的情况下,由于列车速度快、运输密度大,对线路的质量要求更高。施工对运输组织影响较大,客观上存在运输与施工、安全与进度的双重矛盾,因此希望通过施工安全管理分析,为确保施工、维修安全和行车安全提供有益的借鉴。

猜你喜欢

车务段天窗行车
自制新款天窗固定器
基于MoldFlow的汽车天窗注射模浇注系统分析
渝贵铁路首个暑运圆满收官遵义车务段发送旅客141.06万人次
安全风险管理在矿区铁路车务段中的应用
迈腾车天窗无法关闭
夜间行车技巧
吉普自由光行车制动易熄火
2012款科鲁兹车天窗渗水
从技术上如何保障隧道行车安全
实行车务段保价(货运)事故集中处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