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家会水文站测验现状分析

2012-04-14孟建军

山西水利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本站测流浮标

孟建军

(山西省忻州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 山西忻州 034000)

王家会水文站为按区域原则规划的基本站,代表山西省中部(五台山背坡)土石山区。为研究降水—径流关系积累水文资料。设于1958年5月1日,站址位于山西省代县峪口乡王家会村的峪口河上。距河口8.9km,集水面积为333km2。

流域内有四条河沟,分别为武强沟、八塔沟、北岸沟、南岸沟。流域雨量站有七个,即南正沟、化咀、上苑、八塔、高凡、殷家会、龙门雨量站。

设站以来,实测最大洪水发生于1964年,实测最大流量319m3/s,流速7.47m/s,河道平均纵坡36.1%。

1 各种因素对流量的影响

1.1 植被对降水径流的影响

流域地处五台山背坡,原来植被较好,以牧草、野生桦木、灌木为主,还有稀散的小片森林。农作物以山药、莜麦为主,沿河两岸为玉米、高粱、谷子。由于国家近十年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山区大面积退耕还林,严禁入山放牧,并且每年组织村民在山上种植松树苗,已经形成许多分布不均的松树林。由于树木的增多,把天然降水的拦截和储存起来,减少了一定的径流量。

1.2 地理环境对产流的影响

本站流域内主要为石山区,占70%,由花岗片麻岩、角闪岩以及石英岩等构成,其余为黄土丘陵。

1)本站流域内正处于矿山开采区,各种矿石随处都有,主要有铁矿石,县级政府管理不严,导致在流域内随处开矿、炸山,挖下许多洗矿坑,形成了大小的不同水池,使原有泉水都流入了这些人为水库后慢慢下渗,从而减少了天然河道水量。

2)修桥修路施工改变了原有天然河槽水流形态,为了开矿运输的方便,矿主们随意在河道中,山间小溪中修临时路、简易桥,任意破坏阻拦天然河槽水流形态。

1.3 气候变化使降水径流减少

气候变暖导致的降水减少可能是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全球平均气温略有上升,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冬季温度上升,2008年冬季降水量总量是3.5mm。2011年的各雨量站降雨比往年偏少很多,尤其是6、7、8月份只有往年的一半,主汛期王家会水文站最大洪水流量是0.775m3/s,6、7月的时候就连山上背阴面灌木草及河岸两边的水草也干枯死了。这也是影响河道径流量的主要原因。

1.4 村民河滩圈地种植,随处倒垃圾造成河道径流减少

1)国家近几年的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老百姓们不能在山坡上耕种,就在河道两边用石头砌筑圈地,垒许多梯田状河滩地,使河道越来越狭窄。在降水缺少情况下引用河道水进行灌溉,致使河道水量减少。

2)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的建筑生活垃圾也就越来越多。城市有统一规划,各种垃圾都有固定点倾倒,而在城乡村落中无人管理,老百姓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就只能选择倒在河槽里,年长日久就在河槽里形成一座座小丘陵,在发洪水时阻拦了洪水的下泄。在北方由于暴雨历时短、水流急,往往在洪水下泄遇到这种小丘陵状垃圾时起到缓洪的效果,使很多来水渗透消失了,这也是减少水量的一个主要原因。

1.5 测验河段及断面情况

1)测验河段及河流情况

(1)测验控制情况:在高水测验时,受下游公路影响,洪水暴涨暴落。由于是河卵石河槽,水深在1.5m左右,流速大,时常伴有1m3左右的巨石随着水流滚动,给测验带来很大误差,对测验人员带来很大危险性。在洪水涨落过程中往往在10min内就涨到最高洪峰,而且降落也在0.5h之内,一次起始洪水过程大约在5h左右。中小水有分流,河槽内原有巨石形成很多不均匀漩涡,死水坑,在浮标测验中,往往浮标掉入漩涡后延长浮标运行速度,或者浮标在夜间测流时被洪水熄灭,造成测验误差增大,严重影响了测流精度。由于以上原因,在测流时,需要反复施测,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测流次数,取其平均值,来提高测验精度,减少测验误差。

(2)河流顺直情况对测验的影响:测验河段基本顺直,但受基本水尺断面上游145m弯道影响,水流趋于右岸,河槽水流由西向北900急拐弯流向水文站测流断面,在洪水到来后主流全部趋向于右岸,测流断面起点距12.5m至35m之间流速非常大,含沙量也相应增大,而测流断面起点距35m至60m之间流速缓慢,只能用流速仪辅助测流,使本站测验误差也就相对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与洪水争分夺秒,抢测洪峰,浮标与流速仪同时施测,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加测流量次数,取其平均值。

(3)附近建筑物对测验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右岸经常在洪水冲刷时塌方,右岸为沙卵石岸坡,但受基本水尺断面上游145m弯道影响,水流趋于右岸,右岸经常在洪水冲刷时塌方,造成水流不畅。另一方面公路桥影响,基本水尺断面下游60m有公路桥一座,距离较测流断面近,中高水时对水流有阻碍作用,容易形成雍水,影响比降观测。

(4)水面比降对测验的影响:河道平均纵坡36.1%,高水流速快,纵比降大,高水测流时比降观测尤为重要,比降观测的好坏关系到浮标测流的准确性。因此需要认真观测,准确记载,以保证每次测验的流量精度,提供最接近洪量的真实值。

2)测验断面对流量的影响

(1)分流漫滩对测验的影响:测流断面起点距24m至40m之间有分流串沟及死水漫滩现象,中小洪水有分流。需要浮标与流速仪同时施测,这就增加了测验误差和测验时间。

(2)右岸塌陷对测验的影响:本站断面为单式窄深河床,左岸有梯田状滩地,右岸为砂卵石护坡,宽约15m。受上游弯道影响,高水测验时,主流趋向右岸,洪水冲刷右岸,时有塌陷现象发生,这样测流人员在测流中安全存在危险,使水位观测读数不准,严重影响流量测验精度,使测验资料误差加大。

(3)树木、农作物对测验的影响:基本水尺上断面河槽靠右岸附近从上至下长有一排碗口粗的柳树,约15棵,树木遮挡已经完全影响了浮标投掷器使用,以及浮标瞄准,使浮标测验只能使用人工抛掷,缩短了浮标上断面运行距离。由于这些树木较多,铲除的可能性不大。为了满足测验需要,考虑高低水主流靠右岸,摆动幅度不大,在浮标测验中采取半距测量,经十来年的实测运行,也能满足流量测验的需要,但测验资料具有不完整性。农作物在左岸,在汛期6-9月份正是农作物生长期,高杆农作物影响测验视线和测流时效性,从而影响了测验精度。

(4)冰情及对测验的影响:冬季冰情较复杂,结冰时间一般在11月下旬到下年3月上旬,结冰时间长。封冻、解冰期间,冰块对水位、水流均有影响,有时出现层冰层水对测验有一定影响。北方河流在冬季基本变化不大,流量基本稳定,但受气候的影响,也存在变化,为了能准确测验出河流冬季变化情况,本站在基本水尺下游2km处设立一封冻期临时测流点,此测流地点长年不封冻,即使封冻冰层也不厚,可以随时砸冰施测,满足流量测验需要。

2 近几年含沙量变化分析

王家会站属于汛期泥沙站,观测时间基本在6月份到10月份期间,其余时间不观测。本站没有过河设施,只取单沙,平水期有沙时每日8:00、20:00时各取沙1次,较大洪水上涨段3至5次,落水段5至7次,封顶附近2至3次,洪峰重迭,水沙峰不一致或含沙量变化剧烈时加测。本站含沙量变化与水位、流量变化情况基本一致,随水位、流量变化相应变化,挑选近十年含沙资料分析对比,2004年最大含沙量29.4kg/m3,而2008年最大含沙量5.71kg/m3,在近十几年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重视,本区域水土保持严格管理,大面积退耕还林,本站河流含沙也越来越小。这些实际情况在农作物引水灌溉中可以完全体现出来,下游农田属于盐碱地,前二十年人们引河道洪水灌溉,每年可以淤积泥沙减少盐碱;现如今河流洪水携沙越来越小,无法淤积泥沙减小盐碱地,农田需要挖排水沟、覆盖地膜来种植农作物。以上实例可以说明,随着人类改造自然,治理泥土流失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3 峪口灌区对流域资料的影响

王家会水文站观测径流资料为滹沱河流域提供很小资料。峪口河属于滹沱河支流,王家会水文站由于地处峪口灌区上游,每年来水量不大,一般平水期流量在0.180~0.450m3/s之间,往往流入到峪口村就全被峪口灌区引水灌溉用了,只有在流量大于15.0m/s3时,才会流入到滹沱河里,同时部分水量用作淤地灌溉。

4 几点认识

综上所述,王家会站设站50多年,已经积累50多年水文资料,为研究降水、径流关系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已能满足水利工程、水文预报、流域水文资料分析、水文水利计算、科学研究和有关国民经济部门应用的要求。以后的发展应在开展水文调查方面多作文章。水文调查任务包括:水文站周围遭遇稀遇局部暴雨时的暴雨洪水调查;水文站以上(区间)干流枯季清水流量调查;水文站以上指定断面最大洪峰流量调查;流域(区间)用水、排污调查;稀遇水、旱、冰凌,泥石流灾情调查等,应开展多方面与水文有关的测验,提高测验工作效率。发展站网,更多地积累水文资料,实现站队结合,开展水文巡测,进一步调动水文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多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猜你喜欢

本站测流浮标
受了委屈的浮标君
受了委屈的浮标君
受了委屈的浮标君
受了委屈的浮标君
维斯塔潘卫冕F1总冠军
渠道断面自动测流系统在位山灌区测水量水中的应用
水文测流技术方法与进展分析
SKY微型气象站对比观测数据分析
曹店灌区渠首测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霜冻精细化预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