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兴水利固粮仓

2012-04-14贾红路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2年9期
关键词:堤防农田水利防洪

□ 刘 刚 施 虹 贾红路

纵观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水始终是农业的命脉。

从先秦圣哲大禹以疏导代替围堵治水,到春秋时期楚国人孙叔敖主持修建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再到隋唐时期大面积修建农田水利工程,开通大运河。回望历史,虽历经千百年时光荏苒,水利对中国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仍无可取代!如今,大兴现代水利正有力地推进着我省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我省地域辽阔,是农业大省、生态大省,江河纵横、湖泊众多,具有建设大农业、大水利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但与此同时,我省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也面临着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多年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欠账多,抗御水旱灾害能力不强等不利现实。要成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稳固的大粮仓,实现农业现代化,黑龙江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化,推进灌区改造,提高灌溉保证率,提高水资源调控和保障能力,增强抗灾减灾能力,建设集中连片的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

2008年以来,借助着省和国家一轮又一轮政策东风,我省水利事业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随着一批谋划已久、期待已久的千亿斤粮食产能水利化工程为主的重点水利工程的开工,一场大兴现代水利的攻坚战吹响了号角。

几年来,全省新建、续建415项工程,其中,超亿元的大项目87项。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能力全面提升。

重点水源工程——解决工程性缺水

建设背景:在我省半干旱区的松嫩平原,夏季雨水丰沛,但因为缺少大规模水利工程,这些雨水只能白白流走;而春季农业生产最需要水的时候,又正是干旱少雨期。水资源调控能力差,致使局部性、区域性的干旱灾害频繁发生。

工程素描:自2008年以来,我省在东西两大平原上,开工建设了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三江平原14个灌区、加快建设了19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肇东市涝洲等5处38座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

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这是一项大型综合利用的引水、蓄水工程。其开发任务是科学利用嫩江水资源,进行引、蓄水跨流域、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为沿途农业灌溉、大庆等城市工业和居民生活及改善生态环境等供水。三江平原14个灌区开发工程,就是利用松花江水等水资源,增加供水能力,建设一批大中型水田灌区,提高农田防洪治涝工程的治理标准。我省大型灌区灌溉面积增长潜力大,但基础配套很差,历史久账多,甚至有的工程还是日伪时期修建的,有的灌区渠首工程还是临时性的,骨干工程配套率不足40%,大型泵站大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修建的,灌溉站灌溉保证率不高;排水站排涝标准低。续建和改造任务繁重。

建设进展: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中,北引渠首枢纽的泄洪闸、土坝、进水闸等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建设了北引总干渠乌北段50公里扩建工程及附属的四个配套灌区工程。

三江平原14个灌区中兴凯湖、八五九、绥滨、勤德利等4处灌区的渠首工程已投入运行。

19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肇东市涝洲等5处38座大型泵站更新改造正在加快进行。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蓄水、引水、提水、排水、灌溉等较为完善的工程体系。

效益展望: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通过工程扩建可增加大庆市的供水量,为老工业石化基地建设和持续发展提供水源保障;发展灌溉面积,增加粮食生产能力;还能为国家级扎龙湿地生态保护区补水,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全部建成后,多年平均供水量将达到22.55亿立方米,其中向城市供水9.89亿立方米,农牧业灌溉8.66亿立方米,渔业1.4亿立方米,湿地等生态供水量为2.6亿立方米,总灌溉面积将达到223.21万亩。

三江平原14个灌区工程全部建成后,将发展水田面积1306万亩。通过工程建设,今年全省又新增水田650万亩,旱田500万亩,使全省实灌面积达到7222万亩,其中水田5017万亩,旱田2205万亩。

仅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和三江平原14个灌区工程两项建成后,每年可为国家增产粮食超过100亿斤,为受益农民每年增加100亿元以上的收入。

防洪减灾——构建安全生产体系

建设背景:1998年,松嫩流域大洪水给防洪除涝体系建设发出沉重的警示。在此之后,虽然防洪除涝能力有所加强,但洪涝灾害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心腹之患。在2008年之前,已经规划的主要江河防洪控制性工程还没有建设,松花江、嫩江干流堤防只完成了应急度汛工程建设,中小河流堤防标准普遍偏低,工程不配套,“小水大灾”时有发生。

工程素描:启动胖头泡蓄滞洪区建设、加快松花江、嫩江、黑龙江干流堤防工程和哈尔滨等6座重点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全面落实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任务。加快大江大河主要支流、65条中小河流治理;全面完成270座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43个县、启动23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完成5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

建设进展:哈尔滨市主城区防洪能力达到100年一遇,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等重点城市防洪能力达到50~100年一遇;新建和加固松花江、嫩江堤防326公里,防洪能力达到20~50年一遇;建成胖头泡蓄滞洪区围堤44公里;完成国境界河和黑瞎子岛国土防护工程89公里;开工建设黑瞎子岛防洪工程和11条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工程。

重点加快松嫩干流县(场)堤防工程建设,2015年前使1680公里堤防防洪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加快推进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牡丹江、伊春等12座重点城市堤防建设。积极推进挠力河、倭肯河等23条重要支流2600公里堤防建设,使防洪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加快山洪灾害防治,完成178条中小河流重点河流及河段的治理,完成79个县市农村河道整治。

效益展望:预计到2015年,基本建成松花江、嫩江干流综合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松花江、嫩江干流堤防防洪标准达到20~100年一遇;重点城市堤防防洪标准基本达到50~100年一遇;重点支流的重点河段堤防防洪标准达到30~50年一遇。使农村河道水环境整体上有明显的改善,对受危害性较大的溪河洪水类型的77个市县建成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

农田水利——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建设背景:截至2007年,我省耕地实际灌溉面积仅为4502万亩,农田灌溉率只有21.4%,远远低于45.3%的全国平均水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标准低,不配套,工程老化失修严重,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用水浪费严重等问题表明,我省农业仍旧靠天吃饭,迫切需要建设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化农田。同时,在我省成为国家第一产粮大省和商品粮大省的背后,也面临着产量基数高、生产成本高、资源约束强等新的形势,尤其是水资源的约束越来越明显。目前,我省水田区域增收空间已经很小,若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再实现较大的跨越,关键要在旱田生产上下功夫。黑河南部、绥化、哈尔滨西部、齐齐哈尔、大庆全部,这一区域农业生产几乎年年受到干旱影响,而这个区域保有耕地约1亿亩左右,占全省耕地的50%,绝大部分是旱田,80%为没有灌溉设施庇护的“天收田”,其粮食丰歉主要取决于雨水调和程度,是影响全省粮食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

工程素描:从2009年起,实施了44个重点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在西部旱区开展了大规模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增打抗旱水源井16.1万眼,旱涝保收田面积达到3836万亩。

今年起,国家针对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四年内计划对我省投资90亿元,加上地方配套资金,总投资达到150亿元,将建成15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投资规模、建设面积均为四省区之最。就我省来说,如此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是建国以来首次,仅2012年32亿元的投入,就相当于建国后50年内我省水利投资总和的60%。

结合国家节水增粮行动,今年,我省将建设4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进一步提升我省农田抗旱保收能力。

建设进展:截至2011年底,全省旱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到2205万亩,每年可增产粮食90亿斤,实现农民增收80亿元,农田抗旱保收能力明显增强,支撑粮食产能水平稳步提高。仅以克山县双河乡中心村的立涛马铃薯种薯合作社为例,这个合作社采用大型喷灌种植马铃薯2212亩,亩产由5000斤增产至7400斤,马铃薯单价按1.15元计算,亩增收2760元,扣除电费,亩纯增收为2750元,喷灌工程给2212亩地带来的年纯效益为608万元。

效益展望:力争到2015年,按照国家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的总体部署,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等为依托,将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工程2795万亩以上,基本建成覆盖我省西部重点旱区大部、中东部示范区局部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网络,为全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堤防农田水利防洪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紧邻堤防深基坑开挖方法研究与应用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