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德市二仙居旱河防洪与水景观治理措施探讨

2012-04-14杨佳栋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2年12期
关键词:仙居橡胶坝防洪

杨佳栋

(河北省承德市武烈河河道与橡胶坝管理处 067000)

1 前言

承德市二仙居旱河历史悠久,位于避暑山庄外西大街南侧,是在乾隆年间下令开挖的人工泄洪道,最早称之为“新河”。二仙居旱河防洪与水景观治理工程东起武烈河入河口,西至头道沟桥,全长3.3km。通过对旱河防洪与水景观工程的综合治理,使河道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总蓄水量达到7.75万m3;二仙居旱河两岸形成了总面积为5万m2的水景观区域。

2 河道防洪工程治理措施

2.1 防洪堤与库区底板

河道防洪工程根据《水利水电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98)规定并结合承德市城市总体规划定为Ⅳ等工程,堤身设计形式为重力式混凝土坝。在实际施工中,考虑到堤身外观与整体水景观相互协调,防洪堤堤身混凝土浇筑采取以每50cm高为一层,每层混凝土接缝在迎水面预留2cm错台,浇筑完成后在外观上达到了古石条砌筑的景观效果。混凝土坝体浇筑完成后,安全超高设计采用坝顶砌筑2层条石(规格为50cm×50cm×150cm),条石之间用砂浆砌筑,块与块之间用铆钉连接。库区底板形式设计为深浅槽布置,底板为钢筋混凝土板,板块之间用橡胶止水带相连接。在底板表层均匀地镶嵌不同规格的河卵石,河道蓄水后给人以水清石静的效果。防洪堤与河底的外观采用自然生态的设计方式,工程建成后既达到了河道的设计行洪标准,也体现了古河道外观和现代先进施工方法的最佳结合。

2.2 橡胶坝与调水系统

橡胶坝是用胶布按设计要求的尺寸,锚固于底板上成封闭状的坝袋,通过连接坝袋和充胀介质的管道及控制设备,用水(气)将其充胀形成的袋式挡水坝。二仙居旱河橡胶坝设计结合防洪堤防洪要求,在旱河约每200m设计一道冲水式橡胶坝,设计坝高均为2m,使旱河形成阶梯的连续水面。坝袋的调水采取从武烈河第四道橡胶坝库区修建水源井,沿二仙居旱河右岸铺设球墨铸铁管输出管路,管路沿线在每道橡胶坝设置分水口由泵房连接橡胶坝充排水管道。各道坝调水采用在下游泵站统一集中进行调度分配。橡胶坝与调水系统的设计体现了坝体止水效果好、新颖美观、管理方便的理念,也发挥了汛期对各道橡胶坝统一调度、集中控制的作用,为河道安全度汛提供了保障。

2.3 自动化控制系统

二仙居旱河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监控系统、视频监视系统两部分。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结构,监控中心布置在集中控制中心,设置监控主机、以太网交换机及UPS电源灯监控设备。每道坝均设置1套现地控制单元和1套可编程控制器(PLC),监控中心通过光缆和可编程控制器(PLC)对现场进行控制,现地控制单元为常规手动控制设备,保证监控系统故障时橡胶坝的安全操作。视频监视系统由现地设备和视频中心两级组成,在橡胶坝、箱变及箱式配电间内部分别设置现地摄像机,在视频中心设置视频工作站,进行视频控制、存储和图像显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为橡胶坝的运行、堤防的保护提供了系统的管理模式,节约了工程的日常管理、维护的人力资源,增强了对工程所在区域日常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能够及时观测工程度汛期间的水位、水情,确保安全度汛。

3 两岸水景观的治理措施

3.1 两岸水景观规划理念

二仙居旱河的规划原则为大统一、小变化,加强河道与城市的横向联系,成为城市地标轴与文化的索引线。景观带的设计尊重自然形态和历史文化。视觉感观为“景观的河”,用水的活力来带动整条景观带的灵性。在端点的景观部位营造自然质朴的氛围,逐渐进入到自然的繁华区域,景观错落有致,繁华而规整。从文化内涵考虑为“历史的河”,依然以水为主题以年代为脉络展示承德由历史走向未来的历程,使二仙居旱河这道城市中心的水景观带,成为城市中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

3.2 防洪工程与水景观过渡方案

二仙居旱河两岸景观与防洪工程的过渡,体现在从河道至两岸的景观协调与过渡的软线条治理方案。在河道内设置曲线型水生种植池种植水生植物,其曲线型设计不仅有利于河道水流通过,还丰富了河道内部植物景观。在河道两侧铺设的硬化道路,以花岗岩、青白石为主要材料,采用传统御道形式铺装,与防洪堤上石条相扶相依,尽显古朴内涵。在旱河两岸栽植各种乔木、灌木和花草使南北两岸形成水、木、灌、草相结合的复层景观带,起到中间连接作用,把水中水生植物和两岸山脉林木相连接打造为绿色生态廊道。

3.3 水景观与历史文化的融合

为了丰富历史名城的内涵,与“山庄文化”相呼应,将两岸水景观带沿河道横向划分为武烈河入河口至通济桥段、通济桥至市医院新桥段、市医院新桥至四人沟桥段、四人沟桥至头道沟段。各段的景观实施强调其整体统一,段内风景各具特色。通济桥至市医院新桥段二仙居桥两侧的水景观将古传说融入其中,修建牌楼以叠水景观和祥云仙居景观为衬托显出传说的韵味。在通济桥的清真寺处设计通济清钟的景观体现了水景观与周围建筑物的完美结合。将原有旱河上旧石桥重新进行修复,设计石桥新渡景观使古桥焕发新的青春。在园林小品实施中融入了原旱河的支脉水系、临河胡同和众多典故传说,将旱河的变迁、消失的街巷融为沿岸的文化地雕、小品、文字石刻以及各种置石。分别在各景观段中依据自然环境现状和历史文化底蕴又建造了官渡桃溪、碧水留芳、城隍永护、九叙惟歌、故垒车影、佟山晴雪、御碑芳草等景观。

4 河道污水处理措施

二仙居旱河地处城市中心带,由于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的建设不健全,二仙居旱河内随处可见生活污水。整个旱河水环境急剧恶化,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降低了整个旅游城市的品味。在二仙居旱河防洪与水景观综合治理中,将河道污水处理工程与河道治理工程整体规划。在旱河左岸沿旱河建设污水管网系统,将污水主管道与各居民区污水管道与承德市污水处理管网相连接,二仙居旱河河道的水环境得到了彻底的整治。通过污水管网系统的实施,遏制了旱河的水污染,改善了旱河内水质条件。

5 二仙居旱河运行管理措施

二仙居旱河防洪与水景观的治理工程中,将工程建成后的旱河运行管理工作也作为整个规划的重要部分予以考虑。随着整个项目的建成,区政府专门成立了二仙居旱河管理处,负责日常的运行管理。管理单位相继建立了《调水运行管理制度》、《橡胶坝运行管理制度》、《防洪工程运行管理制度》、《污水与垃圾处理运行管理制度》和《旱河汛期运行调度制度》,用各种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保证旱河的正常运行管理。通过在旱河沿岸设置各类安全警示标牌和水环境保护宣传栏,使受益人都参与到旱河的安全和水环境的保护工作中,极大地避免了水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了旱河水环境。

6 结语

二仙居旱河的历史不仅仅是水利工程史,更是承德城市的形成史、发展史,讲述了承德的历史沧桑,承载着世代承德人民的丰富情感。旱河防洪与水景观治理工程围绕防洪及水景观的兼顾统一,提高了河道的防洪标准,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提高了城市品位,打造出以城市文化为背景的水景观长廊。❀

猜你喜欢

仙居橡胶坝防洪
张志惠
仙居杨梅卖迪拜 每颗售价60元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杜光庭《題仙居觀》所咏地理位置考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基于WINCC的多级橡胶坝联合控制系统的设计探讨
梯级橡胶坝塌坝泄流计算仿真系统
仙人居住的地方 浙江·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