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泵站工程钻孔灌注桩基础质量控制
2012-04-14张允良
张允良 王 雷
(宿豫区水务局 宿迁 223801)(皂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处 宿迁 223801)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在水下工程及软弱地基处理中应用到钻孔灌注桩技术,由于其施工隐蔽性特点,无法进行直接的观察,所以在施工以及验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具有较大的难度,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肯定会对整个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等产生影响,甚至会造成无法预计的经济损失,对社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质量方面的管理和控制力度,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尽可能地消除质量隐患。
1 工程概况
皂河电灌站为全国大型提水灌区江苏省皂河灌区的水源泵站,原泵站因效率低、技术状态较差,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难以满足安全运行要求。经上级部门审查批准,对泵站进行拆建。新建泵站设计由河海大学设计院完成,共安装9台立式导叶式混流泵,设计流量27m3/s,装机容量3195kW。
该泵站设计采用湿室型泵房结构,根据地质资料,泵室底板持力层处为粉质壤土,承载力仅为100kPa,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采取钻孔灌注桩处理基础,设计单桩极限承载力为3000kN、桩径80cm。主泵室桩纵横间距均为2.5m,桩深15.3m,含进水池两节扶臂挡墙桩基,整个泵站灌注桩基共112根,为整个泵站工程的主体结构且桩基数量较多,工程质量及进度控制尤为重要。
2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控制要点
2.1 钻孔准备
a.完成灌注桩的放样以及桩位的测量工作。通过使用全站仪,准确地测量出灌注桩的中心点,并利用木标等进行标识。放样完成以后,再利用钢尺测量出相邻桩位之间的间隔距离,确保测量误差在10mm以内。
b.完成护筒的埋设工作。钻孔灌注桩技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护筒的埋设,以便使护筒具有良好的导向以及定位等作用。孔内水压由于受到了筒内水位和泥浆重力的双重影响,相对比孔外要高一些,能够避免桥孔发生坍塌。护筒的内直径通常要比桩径多出大约200~400mm,此外需要将埋入地面护筒的高度有效地控制在2~4m之间;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以适当地加大地面下的护筒高度,并在埋设的过程中注意护筒的垂直程度,能够让其垂直中心线重合于桩的中心线,并将垂直线的倾斜程度控制在0.5%以内,将偏差控制在50mm以内,此外还需要在护筒的顶部位置添加加强钢筋,在进行钻进时注意有没有出现沉降以及偏移等问题,及时地发现并纠正这些问题。
c.钻机的就位工作。在该工程的施工中主要选择了型号为CZ—30的冲击钻机,在完成护筒的埋设工作后,需要将钻机就位。底座需要利用枕木进行支垫,在摆放平稳之后,需要利用平尺测量其摆放的水平程度,利用钻锥下悬的锤球对其垂直性进行检测,将钻孔的倾斜程度控制在1%以内。在进行钻进的时候还应该经常检查钻机具有的稳固性。
2.2 打桩方法
根据桩孔的具体顺序,可将其划分为3种方式,分别是从中间位置向四个方向进行打桩、从中间位置向两面进行,以及从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上述3种方式都会出现不同的速度效率以及不同的质量标准。比如:在从一端向另一端钻孔的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桩机的移动距离,提高打桩的速率。不过这种单一方向的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点,难免会造成土壤向着一端出现技术性的灌注现象。所以,在进行钻孔之前需要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结合工程的主要特点以及钻孔方式具有的优缺点等,选择最佳的方式。本工程采用4台钻机从4个方向进行打桩钻桩的方式。
3 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
3.1 成孔的质量控制措施
a.提高距离上的安全性。通常在钻孔的过程中采取隔孔跳跃式进行作业。所以为了防止对相邻桩造成影响,需要将相邻位置桩的间隔距离控制在桩径长度的4倍左右。要求在钻孔的时候时刻注意出现的偏差现象,及时进行纠正,如果出现塌孔以及斜孔等问题应该马上停止钻进。对于斜孔这一问题,需要在出现倾斜的位置上将钻锥不断地提升,反复进行扫钻;如果在钻孔的时候遇到了孤石,需要填入一些片石然后才可以继续钻孔,对于一些中、大冲程的钻孔,不能使用大松绳进行操作。
b.提高成孔的垂直精确程度。成孔垂直精度会直接影响到灌注桩的施工能否顺利进行,如果垂直精度没有达到要求,会造成导管以及钢筋笼出现悬浮的现象。所以,在打桩的时候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扩大桩基的承受面积。与此同时,还应该经常检查钻架的垂直程度,然后下放钢筋作井径,利用超声波测试井的倾斜程度。
c.处理塌孔时采取的措施。如果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塌孔问题,要及时找出出现塌孔的位置,分析引起塌孔现象的原因,并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作出有效的处理。如果塌孔现象并不是很严重,可以填充一定量的砂砾,适当地增加泥浆具有的粘稠程度,在满足了施工要求之后才可以继续开始钻进操作,但是塌孔现象如果非常严重,就需要将全部砂都填入到塌孔当中,并时刻利用钻锥进行击实,在完成回填工作之后,应该及时找出塌孔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d.保持孔内的具体水位,确保泥浆的黏度和密度能够达到施工要求。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将孔内水位控制在合适的位置上,确保泥浆具有的黏度以及密度符合施工要求,这不仅能够避免出现再次塌孔的问题,还可以加快成孔速度,确保成孔质量。在进行钻进操作的时候,要求每隔5m就对钻孔的垂直程度进行检查,确保钻孔直径符合钻进要求。
3.2 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措施
a.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并确定合理的搅拌时间。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时,一定要避免出现堵管以及夹泥等问题,将混凝土的坍落度有效地控制在18~20cm之间,将导管的埋深控制在2~6m之间,确定合理的混凝土搅拌时间。除此之外,还应该让导管底端位置始终处于混凝土面的上部。要想提高混凝土具有的抗压强度,就需要在灌注混凝土的时候,在距离桩顶位置8m时,适当调整坍落度。在进行混凝土灌注的过程中,还应该控制所使用的操作工艺,控制混凝土面具有的上升力度,要求灌注工作能够连续地进行,尽可能地避免出现断柱的问题。要求每灌注2m检查混凝土面的上升情况,保证各个桩体具有的充盈系数保持在1以上,然后做好相关的数据记录工作。
b.通过采取合理的施工技艺有效地降低离析。在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利用导管灌注的方式进行水下混凝土的施工,不过使用这种方式时很容易出现离析问题。所以在施工现场确定合理的配合比能够有效地降低离析。另外,加强测试力度,记录并更新测试数据。
4 结语
总之,要想提高使用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质量,一定要提高工程监测以及检测水平,将人作为质量控制的核心。明确各个施工管理人员具有的责任,让他们对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投入足够的重视,只有这样才可以促使钻孔灌注桩技术不断地在实践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1 周惠强.浅谈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2).
2 章琳.浅析水利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及质量控制[J].内蒙古水利,2010(04).
3 屈星火.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