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兰县:妥善解决中小河流工程占地难题

2012-04-14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2年6期
关键词:村屯县乡堤防

巴兰河是松花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伊春市辖区铁力市太平岭南麓,属于小兴安岭余脉。巴兰河上游是我省暴雨中心,洪水发生频繁。1996年和1998年两次发生大洪水,有13个村屯和1个国营林场进水,转移人口6500多人,淹没农田3.2万多亩,洪水过后土地沙化面积近3000亩。按当时经济指标计算,一次大洪水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万元。为此,巴兰河防洪工程纳入了《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2011年下达了中小河流治理投资计划。主要是新建堤防8公里,穿堤闸2座,护岸900米。总工程量56.39万立方米,其中:土方54.48万立方米、石方1.61万立方米、混凝土195立方米。工程总投资2681万元,其中:国家1099万元、省级440万元、县级293万元、地方承担占地补偿投资849万元。

然而,由于巴兰河堤防工程建设占地问题没有解决,本应2011年4月下旬开工的项目,迟迟不能开工。为妥善解决巴兰河堤防工程建设占地问题,确保中小河流沿理工作有序开展,依兰县政府着力强化了以下三项措施:

一、把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纳入县、乡两级政府行为,共同破解工程占地难题

中小河流治理一直是水利防灾减灾工作的短板,一方面是中小河流点多面广治理任务重,国家没有投资渠道。另一方面是灾情来的快,局地特征明显,工程防御设施差,损失惨重。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特别是2011年中央1号文件,把中小河流治理纳入水利重点建设项目,做为民生工程,优先安排洪涝灾害易发、保护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流河段。对此,县乡两级政府领导认识深刻,把思想统一到克服困难、坚决完成任务的决心上,把这项工作纳入县乡两级的政府行为,县政府和迎兰乡政府签订责任状,启动问责机制,真正把巴兰河防洪工程占地工作纳入日程,县乡两级主管领导亲自抓,先后召开两次协调会、三次现场会,解决实际问题。

二、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公示制度,增加工程透明度,提高农民群众觉悟,在思想上破解工程占地难题

在工程开工前,依兰县加大对工程建设的宣传力度,利用村屯广播宣传工程建设的意义、目的,宣传国家对中小河流治理的政策,还在受益村屯制作三块公示图板,形象说明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增加了工程的透明度,从而提高了农民群众对工程建设的理解和认知程度,打消了被征占地农户的抵触情绪,为保证工程占地打下了思想基础。同时发挥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开发村老党员陈凤祥主动把私开的8亩河滩地无偿让出,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解决工程占地矛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制订切实可行的工程征占地方案,县、乡两级共同破解工程占地难题

针对巴兰河防洪工程占地的实际情况,县中小河流治理领导小组主管领导、水利部门技术人员、乡村代表先后两次到现场实地勘察,明确工程占地位置,确定边界,并逐一落在图上。同时县乡两级出台了工程占地具体办法:一是对属于集体的荒地、水面无偿占用;二是对农民私开荒地进行清理,无偿收归村集体所有,无偿占用;三是按土地台账,重新丈量土地;四是对被征占造林地,按省黑价联[2011]27号文件,只给农户补林木费用,林地收归集体无偿占用;五是经核定确实是农民承包地,按哈政发法字[2011]3号文件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予以赔偿,其中农民应得70%足额到位,集体应得30%不予补偿;六是经反复测算后,县财政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一次划拨350万元解决工程占地问题。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依兰县用350万元,解决了占地849万元的计划投资。困扰工程建设的占地问题解决后,工程建设迅速推进,截至2011年12月8日,完成了安乐护岸工程,新筑堤防5公里,占工程建设任务的70%,完成土方28万立方米,为确保在4月30日前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村屯县乡堤防
村屯被“市化”后,村民这些顾虑如何破解
新时代推进县乡人大工作的思考
紧邻堤防深基坑开挖方法研究与应用
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思考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吉林省整村屯美化创建标准(试行)
基于现状下的村屯生态绿化建设探析
广西田林:完成21个村屯绿化 多植经济树种
县乡一体化探索呈加速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