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现状与投资对策探析

2012-04-14杨德岭陈万明

关键词:学费民办民办高校

杨德岭,陈万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211106)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限制”、“鼓励”和“大力支持”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已在规模、办学层次以及办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截至2010年,我国民办高校数量达到676所(含独立学院323所),比2009年增加了18所;2010年全国民办高校招生规模达到146.74万人,比2009年增加了6.60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476.68万人,比2009年增加了30.55万人,其中本科在校生280.99万人,专科在校生195.70万人[2]。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奠定了基础。但是,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在投资过程中出现了投资资金不足、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投资风险不断增加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掌握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的现状,发现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将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现状进行剖析,探讨民办高等教育投资对策,为民办高等教育投资提供分析依据。

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现状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显得日益重要,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关部门先后制订了《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规范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行为、办学行为、管理行为的政策和法规。这些政策和法规的制订与实施对促进我国民办教育经费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高校教育经费主要包括财政性教育经费及非财政性教育经费两大类,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非财政性经费主要来源于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资办学经费、事业收入(含学杂费收入)、企业办学校教育经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及其他收入等。对于民办高等教育来说,可获得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很少,更多的是借助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来生存和发展。

随着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及国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费收入在总量上有了较大增长,其中各主体对民办高等教育投入的经费也有所增加。特别是2007年以后,民办高校的收入增长率达到了两位数,如2008年,我国民办高校的收入相较2007年增长了27.3%,2010年的涨幅为18.05%。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政府及社会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的认识有所提高,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经济增长的良好局面,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社会资源。但这样的教育经费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各投资主体(国家、举办者、社会团体或企业个人、学生)的投资比例与投资结构也不平衡,这将成为进一步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实现民办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目标的资源瓶颈。因此,相关部门以及社会性组织与团体,应广泛筹集民办高等教育资本,在实现民办高校资本结构多元化的同时,优化资本结构。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投资资金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举办者投入。即民办高等教育举办者(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包括资金、实物、土地使用权、无形资产等形式的出资办学。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社会组织和个人不得抽逃办学资金,且按出资比例承担相应的办学责任和风险。举办者的投入在民办高等教育建设初期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民办高校创立的基础资金。

2.学(杂)费。主要是指向受教育者(学生)收取的各项费用,包括学费、杂费、食宿费等。民办高校获得的国家财政拨款非常之少,绝大部分民办高校都将学费列入了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和经费保障。《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对接受学历教育的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项目和标准由学校制定,报有关部门批准并公示,对其他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项目和标准由学校制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公示。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教育部社会力量办公室的问卷调查,目前民办高校的资产来源主要靠的是办学积累即学费积累,学费为我国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保证。

3.财政资助。《民办教育促进法》明文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公益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因此,民办高校的公益性决定了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应该对民办高等教育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政府资助民办高等教育,一方面可以减轻民办高校的财政压力,有利于民办高校集中精力来办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民办高校降低学费,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体现教育的公益性。政府对民办高校的资助形式具有多样性,可以直接把资金发放到学校,也可以减免民办高校相关的税收,免费或低价提供办学土地,银行给民办高校提供低息贷款,无偿或适度有偿提供教学所需的图书、仪器设备等。

4.银行贷款。民办高校要发展离不开融资,但也确实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融资中银行贷款大约占5%左右的比重。通过银校联合,依托银行提供贷款发展民办高校应成为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

5.社会捐赠。社会捐赠是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和个人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社会捐赠也应成为民办高校资金来源渠道之一。随着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捐赠也将逐渐提升成为民办高校形象和实力的一种象征,同时也将成为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撑点。

6.经营收入。民办高校可以在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品牌,产学研用相结合。许多优秀的民办高校,通过创办超市、餐饮服务、开发房地产及相关的校办产业和经营服务获得利润和收益,走以产养学的道路,广开融资之道,创出了一条发展民办高校的成功之路。

二、我国民办高校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过分依赖学费收入

公办高等教育已经形成多渠道融资格局,而民办高校经费的来源渠道却过于单一,学费收入是其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目前,我国的大部分民办高校靠学费支撑办学,教育成本分担主体单一,除了单一的学费收入外,捐赠收入、服务收入、政府资助等其他收入来源甚少。将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与经费数量相结合进行分析,根据办学经费的来源和程度可将民办高校分成学费完全依赖型和部分依赖型两种。完全依赖型是指办学经费主要来源是学费,并且完全依赖于学费开展教育活动。部分学费依赖型是指办学经费中一部分依赖于学费,其他部分则靠多种渠道筹集。部分依赖型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学费主要依赖型和学费次要依赖型。前者是指学费占办学经费的大部分,后者指学费占办学经费的小部分,而大部分来自其他的渠道。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费,走的是“以学养学”的路子。随着学费的不断上涨,无论是公办大学还是民办大学,都已经出现了贫困生群体,奖、贷、助学金的启动,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费问题。尤其是民办高校,为了应付公立高校及同类学校的竞争,争夺生源,学费已经无法持续上涨。在学费上涨有限的情况下,许多民办高校或者以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张寻求“边际效益”,或者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减少教学经费投入。

(二)政府资助微薄,银行贷款艰难

政府资助是发达国家民办高校的重要经费来源之一,也是国家调节民办教育发展的一个杠杆。我国目前限于财力不足,再加上公私属性等问题的困扰以及政策的限制,政府对民办高校资助的总额占民办高等教育的资金总额的比例微乎其微,一般在3%以下。银行贷款已成为公办高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办学规模的重要融资渠道。但是,民办高校的银行贷款占其资金来源的比重较小,近年来民办高校的银行贷款比例有所增加,但仍在5%以下。这主要是民办高校银行贷款过程繁琐,条件苛刻,且手续费昂贵。就贷款的期限来看,民办高校获得的多是一年期甚至只有几个月的短期贷款,只有少量的中期贷款,基本上没有长期贷款;就贷款形式而言,主要是担保贷款(其中主要是保证贷款和质押贷款),基本上没有信用贷款;就贷款种类看,主要是流动资金贷款,只有不多的用于校舍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

(三)社会捐赠较少,投资收益率低下

社会捐赠在国外私立大学是一种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但在我国,总体上看,现阶段民办高校接受的捐赠就数量而言是非常有限的,形式上也以实物为主,所获捐赠根本无法与国内公办高校相提并论。据统计,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资产来源社会捐赠仅占2%左右。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缺少对投资的可行性分析与投资效益的科学评估,这就造成了民办高校在投资过程中投资预算管理薄弱、资源利用率较低、投资效益不高等问题,使得民办高校未能将有限的资金实现效益最大化,影响了民办高校的投资效益和投资主体的收益。

三、提高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水平的对策

(一)创新民办高等教育融资体制,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为改变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过分依赖于学费支撑的局面,应创新民办高等教育的融资体制,建立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和融资机制。一是政府应制定和完善财政资助体系和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对民办高校扶持的具体措施。财政资助政策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加强政府财政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资助力度,不但能够有效地减轻民办高校的财政压力,还能够鼓励和带动更多的民间资本投资民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民办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增强民办高校的公共性,更好地满足公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推动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通过制定减免对非营利民办高校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减轻民办高校的压力,对于民办高校建立之初所需要的土地等各方面的资源,国家应实施优惠政策。三是制订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向民办高校实施捐赠的相关政策,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改革捐赠制度,简化捐赠程序,减免捐赠者税收,以激励更多企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赠资助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四是学校应设立基金会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拓宽社会教育捐赠的渠道。

(二)修订和完善信贷法规政策,鼓励银行提供多种方式贷款

银行贷款是高校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实践证明,通过向银行贷款,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学校的基本建设或规模扩展,是高校有效的发展方式。但是,目前我国许多民办高校面临贷款难的境地。政府应修订和完善针对民办高校的信贷担保法规体系,可以让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民办高校利用自己的法人财产进行借贷抵押,并通过中介机构对民办学校的独立法人地位及其与举办者、其他投资者的来往进行监管。应着手解决担保落实难的问题,尽快修改完善担保法,扩大民办高校的可抵押资产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向民办高校提供多种方式贷款。

(三)加强投资可行性分析,提高民办高校投资效益

民办高等教育投资既要综合分析外部环境和自身资源条件,选择最佳投资方案和投资时机,又要研究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研究办学成本、运营策略,做到决策科学,减少投资风险[3]。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者要对投资的可行性进行严格的论证,从民办高校的办学目标、办学定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回收期、预期合理收益率、投资风险等方面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以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投资效益的实现。民办高校的投资效益主要取决于民办高校的收入和支出比,降低民办高校的办学成本,是提高民办高校投资效益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降低民办高校的办学成本,以减少民办高校的支出:(1)保持适度的办学规模。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与办学成本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直接影响民办高校的办学效益。民办高校只有保持适度的办学规模,才能够实现规模效益,降低办学成本,有利于民办高校筹集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2)严格财务管理。民办高校的日常公共经费开支约占总经费的20%左右,只要控制得当,就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加强财务预决算可以杜绝预算外项目的开支,避免弄虚作假和铺张浪费现象的发生。(3)提高设备设施利用率。充分利用现有的校舍、设备、图书等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设备和设施的利用效率,以提高投资效益。(4)缩减招生广告支出。民办高校的招生广告费用占民办高校的经费支出比重较大。各个民办高校应当努力提高学校的公信度和教学质量,合理降低广告支出,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师待遇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上。通过良好的社会信誉和过硬的教育质量,为压缩招生广告宣传费用创造必要条件。

(四)构建投资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降低民办高等教育投资风险

一要强化投资预算管理,优化投资结构,分散财务管理风险。民办高校的投资预算过程,是战略目标分解、实施、控制和实现的过程。因而,加强民办高校投资预算,能够有效地提高民办高校的投资管理水平,有利于加强财务监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民办高校的投资预算管理,可以实现财务部门对整个高校的投资活动进行动态监控,可以明晰投资的重点,合理安排和科学使用投资资金,优化投资结构,分散财务管理风险,提高投资资金使用效率。二要严格控制民办高校建设规模和盲目投资,合理调整民办高校的投资规模。要根据民办高校建设规模,采用投资收益分析法,估算民办高校建设所需的投资额度,根据民办高校的自有资金、发展规模、预期收益等因素,估算民办高校可承受的负债额度,并估算其合理的建设投资规模,避免盲目投资,降低投融资风险。三要构建融资风险预警与防范体系,规避民办高校投资风险。要根据民办高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动趋势,构建我国民办高校投资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将投资风险控制在可知、可控和可防的范围内,将可能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有效地规避民办高校的投资风险。

[1]潘懋元,姚加惠.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前瞻[J].中国高等教育,2006(8):4-7.

[2]教育部.2011年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11-07-06.

[3]陈国维.民办高等教育投资风险与规避[J].中州学刊,2005(4):114-116.

猜你喜欢

学费民办民办高校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我的兴趣班学费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孔子曰”之孔子的学费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诡辩家的官司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