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质量纲要 践行质量至上促进集团公司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在2012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质量工作座谈会上的报告*

2012-04-14于洪金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2年12期
关键词:集团公司管理体系计量

于洪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质量与标准管理部 (北京 100007)

1 近3年质量工作回顾

2009年质量工作座谈会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认真贯彻国家关于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结合总结“十一五”质量成效、制定“十二五”质量规划,特别是以全面实施基础管理建设工程为契机,以夯实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发展基础为努力方向,进一步加大质量、计量和标准化工作力度,在生产经营业绩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取得了质量提升的新进展和新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质量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环保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集团公司于2010年9月发布了“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质量方针和“零事故、零缺陷,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质量目标,从战略层面确定了质量工作的宗旨和方向。2010年以来,按照集团公司党组的决策,全面实施基础管理建设工程,通过制定基础管理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对标分析国际先进企业的领先实践,集团公司决定在“十二五”时期,将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的管理水平,由规范级整体提高到优化级,逐步缩小与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差距。同时根据基础管理建设工程的顶层设计,确定了单项业务能力提升和基础管理协同作用的工作任务,通过构建管理规范平台、完善基础管理体系,实现管理的定量化、标准化、信息化,进而保证工作、产品和服务质量。为此,按照集团公司建设一流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发展定位,质量工作的长远战略目标和近期阶段目标更加明确,质量提升路径和抓手更加具体。

1.2 质量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各地区公司根据集团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推进方案》的要求,加快开展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认证工作。目前生产经营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率达到100%、认证率达到98.8%,比3年前提高了1倍左右,其中销售、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达到100%,勘探与生产、炼油与化工、天然气与管道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率达到100%。在地区公司建立和认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集团公司还推行了质量管理体系推进评审制度,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等7个专业公司组织实施了推进评审工作,推动地区公司理清体系管理思路,运用过程方法加强管理,建立健全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并培养了一批体系推进评审专家。目前已有70家地区公司经过质量管理体系推进评审,占已建立体系单位总数的56%。部分地区公司通过体系内审和推进评审,进一步完善了各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同时注重在操作层面与其它管理体系文件相融合,既减少了基层体系建设负担,又持续提高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1.3 质量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

近年来,集团公司和部分企业加大质量监督力度,较好地减少了质量隐患,促进了质量保证能力提高。在采购产品质量控制方面,集团公司对5大类73种石油石化用化学剂实施产品质量认可,严格禁止不符合认可条件、质量保证能力差的厂家和产品列入采购范围;同时组织抽查各类采购产品质量2 374批次。西南油气田、管道公司等部分单位对监造目录内的产品和其它重点产品实施驻厂监造;吉林油田等33家地区公司复核审查供应商企业产品标准,都从采购源头把好了产品质量关。在自产产品质量控制方面,集团公司逐年增加对自产产品质量的抽查,抽查合格率稳步上升。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集团公司组织对11 938个工程实施质量监督,增强了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意识,促使了工程质量总体受控。

1.4 计量保障作用进一步发挥

逐步完善了计量器具配备,在计量器具配备情况普查、典型地区公司计量器具配备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计量器具完善升级要求和投入渠道。2010年集团公司安排5亿元资金用于能源计量器具更新完善,目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达到96.1%,比3年前提高了6%以上;2011年各地区公司计量器具更新改造投入资金7.3亿元,完善计量器具14.8万台套,为信息化建设增强了基础保障。逐步规范了油气交接计量管理,通过实施油气交接计量管理规定及配套标准,规范了油气交接计量行为,提高了公司内部油气流转效率;通过协调推进跨国油气管道计量检验工作,及时完成了计量检验设施检查验收、交接计量参数检测比对,确保了中亚、中俄和中缅油气管道建设和投运的顺利进行。逐步加强了测量过程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重点企业加快了测量管理体系建设,目前重点企业测量管理体系建立率达到60%,认证率达到42%,增强了计量检测对质量提升的基础性作用。

1.5 标准化的成效进一步显现

继续完善了各级标准体系建设,牵头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361项,完成220项;制修订集团公司企业标准523项,已发布348项;制修订地区公司企业标准2 000余项。一批科研成果和管理经验转化为各级标准,一批国家、行业和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细化为生产操作规程,既发挥了集团公司在国家和行业层面的标准化引领作用,又见到了生产经营的标准化管理实效。强化了各级标准实施工作,各专业公司和地区公司结合集团公司重点标准实施安排,制定本专业本地区的标准实施方案,对照标准内容进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了产品质量达标升级,增加了国内外市场占有率,规范了作业现场管理,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

取得了国际标准化突破性进展,首次代表国家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煤层气技术委员会(ISO/TC263)、输送管系统分技术委员会(ISO/TC67/SC2)秘书处,不仅提高了国家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地位,更彰显了集团公司作为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形象;促成了中土标准合作协议的签署,为此集团公司在土库曼斯坦的投资将节省15%~20%,并且施工进度、结算进度都会加快;西南油气田制订的天然气国际标准基本完成,管道公司正在制订管道防腐国外先进标准,标志着集团公司技术标准能力开始得到国际认可。

1.6 检测校准能力进一步增强

各级实验室依据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积极建立和完善实验室管理体系,增强“专业化,高资质、高水平”的检验测试能力,部分重点实验室具备了国际技术比对的基本能力和资质。在检测实验室建设上,制定了集团公司质检机构布局规划,增设了哈尔滨和乌鲁木齐2个油品质检中心;共投资近3亿元更新改造质检设备,完善提升了质量检验能力。在校准实验室建设上,国家批准筹建的5个天然气计量检定站点全面建设;国家最高等级天然气高压大流量标准装置建成,技术能力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国家最高等级中低压天然气大流量标准装置正在改建,建成后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集团公司天然气质量控制和能量计量中心正在建设,建成后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集团公司国内最高等级测井仪校准装置通过了国家建标考核。

1.7 质量工作业绩再上新台阶

一是质量管理业绩突出。通过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大庆油田荣获 “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标兵”称号,成为全国工业战线质量管理先进典型;通过参与全国性的质量改进活动,集团公司共获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132个、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20个、全国用户满意奖18项、全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2个。二是按期实现油品质量升级。根据国家汽柴油质量升级要求,研发设计、投资采购、生产销售等相关单位协同运作,确保了锦州石化、大连石化、大港石化等16家石化公司21套汽柴油装置升级投产,按期向社会供应高质量油品,2011年国家监督抽查中油品质量全部合格。三是品牌知名度明显提高。吉林石化、大庆油田、宝石机械、渤海装备、抚顺石化、青海油田、宝鸡钢管等企业的13种产品获行业知名品牌称号;克拉玛依石化、辽河石化、独山子石化、大庆炼化、兰州石化、宝鸡钢管生产的部分产品质量处于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品牌建设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工程质量稳中有升,一批重点工程快速优质建成。哈萨克斯坦第三油气处理厂等6项工程获得国家鲁班奖;苏里格产能建设地面工程、阿拉山口—独山子原油管道工程等16个项目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银奖。五是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工程技术业务实行“一井一策”,提速、提质、提效的三提工程收效明显,得到了甲方的赞誉;销售、矿区业务完善服务流程和标准,规范服务内容和方式,开通统一服务热线,以优质服务赢得了用户满意,巩固了终端销售市场。

2 近3年质量工作的主要体会和做法

回顾过去3年来质量提升的新进展和新成效,我们有以下几点主要体会和做法:

第一,围绕集团公司转变发展方式主线,以质取胜增强发展软实力。近年来,集团公司按照党的十七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的要求,提出要抓好“发展”、“转变”、“和谐”3件大事,近期的工作重心是解决转变发展方式这个主要矛盾。从企业发展阶段的历史经验来看,当行业市场趋于饱和,企业规模趋于稳定时,也是企业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的时期,这时期的企业通过增加对包括品牌形象、运作管理在内的“隐性生产要素”投入,进而带来丰厚、持续的经营绩效。所以,这几年不论是我们研究发布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还是着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计量检测体系、企业标准化体系,目的都是以增强集团公司软实力来促进可持续发展,也完全符合国家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根本要求。

第二,推进基础管理建设工程全面实施,提高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集团公司在2010年工作会议上部署全面实施基础管理建设工程,在2011年领导干部会议上提出全面推进三基工作新的重大工程,2012年初又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三基工作若干意见》,都要求深入推进以基础管理建设工程为抓手的基础性工作。质量、计量和标准化工作是基础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了企业为社会所能够创造的价值;计量和标准化既承载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管理事项,更全面反映了管理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近3年集团公司上下紧紧围绕基础管理建设工程的实施,积极开展质量提升工作,不仅取得了阶段性的实施成效,更重要的是对照集团公司发展目标,摸清现状、梳理家底、分析差距、培育典型,制定并正在实施管理能力与发展目标相匹配的质量提升计划。特别是将以管理规范平台和基础管理体系,来提高管理效率、增强管控能力,进而为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加强质量计量标准化的组织领导,建立质量可持续发展机制。基础管理建设工程全面实施以来,集团公司上下在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完善制度等多个方面促进质量提升工作。2011年,集团公司2次召开总经理办公会,安排部署基础管理建设工程实施工作,确立了对基础工作进行总结、完善、提升、提高的总体思路,为质量改进和提升明确了方向和目标;调整设立质量与标准管理部,统一了质量归口管理工作,强化了工程质量监督职责。地区公司基本上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的基础管理建设工程领导小组,明确质量管理职责和任务,为质量改进和提升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结合集团公司规章制度体系完善,集团公司和专业公司制修订了18项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管理办法、规定和细则,部分地区公司也对相关的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得以不断建立健全。

第四,紧密结合生产经营业务发展实际,落实各级质量目标和责任。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质量的保证来源于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责任落实,这对于一个产业链长、产品线宽的企业集团尤为重要。近年来,炼油化工业务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下大力气增强质量检验能力,有效地控制了生产过程和出厂产品质量。装备制造业务制定20种主导产品质量提升计划,实施“三轮八年”质量提升工程,部分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工程建设业务以“建管分开”为原则,以“业主+PMC+EPC”为主导,推进工程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责任进一步明确,特别在管道、炼化项目建设中见到实效。工程技术业务持续优化技术工艺,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岗位上,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油品销售业务不仅有针对性地控制采购、储运、销售各环节质量,还开展油品质量安全性研究,以快速识别复杂油源的质量异常,努力守好质量、计量红线。矿区业务推行服务承诺等制度,以高质量服务来保障油气主业发展。

第五,树立标准先行的标准化发展理念,综合提高发展效率和效益。正像国家《质量发展纲要》所提出的“质量强,标准必须强,建设质量强国,标准必须先行”一样,我们逐步树立标准先行的标准化发展理念,先确立标准,后开展业务,以科学配套的标准解决了业务发展的实际问题。勘探与生产业务推行长庆油田“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的做法,以“标准化设计”为核心,延伸到标准化采购、标准化预制,推广一体化集成装置,3年节约建设投资29.8亿元,多产油104万t、多产天然气21亿m3,长庆油田更是实现了油气产量跨越式增长。天然气与管道业务全面推进“标准化、模块化、信息化”三化设计,114个重点项目应用三化设计成果,对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部分地区公司建设标准化站队、打造标准化站场、统一标准化流程、规范标准化操作,提高了生产运行效率,确保了生产现场安全长周期运行。

3 质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艰巨性进一步凸显,国际油价剧烈震荡,地缘政治造成海外资源的不确定性增加,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加大,石油石化市场需求减缓,宏观形势依然严峻,外部环境趋紧态势短时期难以改变。不论是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是企业转变生产经营发展方式,走质量效益型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都是必然的选择。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诉求越来越强烈,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也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这都对我们质量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挑战。

3.1 国家对质量的约束性要求不断增加

近几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加强了对质量工作的引领,进一步明确了质量工作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部署加强质量工作,强调要以优良的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为国家赢得尊严。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 《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建设质量强国为主线,规划了未来10年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国,并要求把标准、计量、合格评定作为现代质量基础设施的三大支柱。在质量法制管理层面,国家已经发布《产品质量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成品油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强化了对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质量约束。在质量推进落实层面,国家质检总局2012年正式设立了中国质量奖,并启动了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试点;国务院国资委、工信部等部委部署了加强产品质量信誉、推进产品质量达标、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加快品牌建设、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等工作,要求工业企业提升质量、做优做强。在标准实施作用层面,2012年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标准提振消费信心、提振企业信心、提振政府信心,把提升质量效益作为标准化发展的核心目标,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2 社会对质量的关注程度进一步提高

在产品质量方面,三鹿奶粉、双汇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塑化剂等问题频发以来,近几年全国两会建议和提案中,加强食品质量监管、保障食品安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工程质量方面,设计缺陷引发的温州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以及楼脆脆、路塌塌等质量问题,其造成的后果触目惊心,众多媒体呼吁谁为百姓住行安危买单;在服务质量方面,2012年3·15晚会中国中央电视台曝光了麦当劳、家乐福、中国电信等一批国际国内大品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虚假欺诈行为,再次倡导了树立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随着一系列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标准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部分领域标准缺失、标准过低、标准陈旧、标准内外不一常常引起人们的质疑,通过标准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诉求;同时,随着消费保护意识的增强,消费者从自由市场的“公平秤”,到对信息不对称的卖方计量,提出和采取了多种监督措施。这些现象告诉我们,短缺经济下质次价高、缺斤短两的行为,已经为社会所摒弃,诚实守信是买方市场对企业的基本要求。一个企业如果做不到诚实守信,就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也就无法履行社会责任,更谈不上生存与发展。

3.3 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快质量提升

集团公司已经确立了建设一流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并且围绕这个战略目标要突出天然气、海外和战略性发展,打造绿色、国际、可持续的中石油;要实现经济、政治和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努力建设忠诚、放心、受尊重的中石油。随着四个大庆、四大能源通道、五大海外油气合作区建设,以及炼化布局与结构调整,集团公司整体产业布局、发展规模基本确定。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就必须着力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以先进的标准促进减损耗、增收益,以先进的计量检测促进信息化建设,进而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软实力,实现集团公司科学发展上水平,更好地履行国有骨干企业的政治和经济责任。2010年9月,集团公司签署了《中国工业企业全球质量信誉承诺倡议书》,向全球消费者做出诚信经营、承担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质量责任、提高质量水平的郑重承诺;2012年8月29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又一次公开承诺,坚守质量诚信,担当主体责任,保障消费安全,确保车用汽柴油产品质量。这也是集团公司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赢得社会尊重的质量宣言。另外,我们现在的质量管理水平与发展定位不相匹配,比国际大石油公司尚落后一个等级,只有将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到与国际先进能源企业相媲美,我们的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才能得到国际认同。

4 “十二五”后3年质量工作安排

2012年7月份召开的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议提出,要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管控水平,促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推动“十二五”规划全面实施。按照集团公司的发展部署,今后几年质量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面开展管理提升和深入实施基础管理建设工程的进程中,落实国家《质量发展纲要》,践行质量至上发展理念,坚持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质量方针,追求零事故、零缺陷,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质量目标,着力提升质量、计量和标准化业务能力,加快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为建设一流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奠定发展基础。

4.1 质量提升的主要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末,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管理水平整体达到优化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完整有效,基本符合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发展定位。到2020年,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管理水平全面达到优化级,部分企业达到卓越级,基本与国际大石油公司管理水平相当。

(2)产品质量目标:到 2015年,原油、天然气、成品油质量优于国家标准;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化肥等化工产品4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化工专用料;装备制造类产品质量国内领先,陆地钻采装备、油气输送管等主导产品质量达到国际一流;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培育了20项知名品牌产品。

(3)工程质量目标:到2015年,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全面达到国内领先,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一、二类工程建设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9%以上,杜绝重大及以上工程质量事故。

(4)服务质量目标:到2015年,工程技术、销售、检维修及矿区服务质量达到国内领先,国外工程技术服务达到国际一流;培育5~10个服务示范区,用户满意度达到80%以上。

(5)计量检测目标:到2015年,计控一体化覆盖主要生产经营过程,企业测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计量检测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油气计量和检定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6)标准化目标:到2015年,基本形成统一、完整、先进、受国际同行认可的标准体系,拥有技术优势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国际标准制定的话语权明显提升,执行标准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4.2 实现质量提升目标采取的措施

推进上述质量提升目标实现,需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按照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案,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推进质量目标责任落实,不断提高质量管理的规范性。一方面,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应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单位,尽快按照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进行第三方认证,确保2012年年底前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达到100%;在体系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注重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推进体系文件与其他管理文件、管理要素的有机融合,使其更具有操作性。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推进评审,结合近2年质量管理体系推进评审工作,细化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推进评审实施细则,增强推进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探索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推进评审的良性循环机制,打牢用体系思想抓质量管理的工作基础。另一方面,逐级分解质量目标、落实质量责任。根据集团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一步细化质量责任,严格过程质量管理,加强质量监督,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确保各级质量责任落实到位,开展质量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切实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建立质量指标体系,集团公司已经启动了质量指标体系研究,拟于2013年年底前完成研究工作,之后,以这个质量指标体系为核心,开展质量工作量化考核,按年度对各地区公司质量管理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在同一业务板块内按得分高低进行排序,促进地区公司之间查找差距,加强管理、提高水平。同时,开展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力争“十二五”末完成。

(2)强化对质量的监督检查。受业务技能、工作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质量保证还要依靠监督检查这个重要手段。在产品质量监督方面,首先是各地区公司要积极配合国家或省市组织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及时将有关抽查信息报送相关专业公司和集团公司,及时改进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维护集团公司品牌形象。其次是集团公司采取定期和不定期2种方式,逐渐增加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频次和覆盖面,以便反映产品质量真实状况,调整和采取相应质量提升措施。第三是专业公司要对国家和集团公司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认真调查分析、查找原因,督促地区公司制订整改措施,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并举一反三地组织做好质量改进工作。第四是集团公司将建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共享数据库,全面记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及不合格产品处理结果,定期公布采购物资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黑名单。在工程质量监督方面,进一步理顺监管体系,抓好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探索新思路,调整监督模式,提高监督效率和效能。监督工作要从以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为主,向行为、实体监督并重转变;从注重施工阶段监督,向设计源头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监督转变;从地区公司自我监督检查,向交叉监督、跨地区互检转变。要做到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总部检查与日常监督相结合、告知性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系统的作用,工程质量监督发现的问题及时在信息平台上通报,工程质量监督情况定期发布统计分析报告,促进工程建设各相关单位持续提高质量水平。

(3)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在产品质量提升方面,炼油化工业务要按照国家油品质量升级要求,加快油品升级改造进程,同时加大高端化工产品技术攻关,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确保产品质量长期稳定,提高名牌产品比例,不断满足社会对高品质石化产品的需求;装备制造业务要以钻井、采油、动力装备和钢管为重点,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品升级改造,提高装备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增强油气生产用技术装备的保障能力。在工程质量提升方面,工程建设各方都要认真贯彻 《集团公司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规定》,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规范质量管理工作行为;建设单位作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对各承包单位工作质量、资源投入、质量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以包代管”;各级工程质量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工程质量巡查,查处不良质量行为,减少工程质量隐患,督促各参建单位不断提高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持续提升工程质量。在服务质量提升方面,油品销售企业要严守“三条红线”,加强购运储销各环节数质量管理,严格控制采购油品的质量,强化客户研究,丰富服务内容,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工程技术业务要严格施工设计审批和施工过程的全过程监控,建立分层次的客户回访制度,根据专业特点做优做精技术服务,将服务质量作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矿区业务要全面推行优质特色服务,健全完善一站式服务和各种便民服务措施,提高综合服务保障水平。

(4)提高计量基础保障能力。一是强化计量器具完善升级。制订集团公司计量器具配备规范,明确各类业务计量器具配备原则和要求;地区公司要多渠道投入,重点解决计量器具缺配和生产急需问题,加快老旧计量设施升级改造,逐步提高计量器具技术性能,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应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标准要求。二是健全完善量值溯源体系。加快推进天然气计量检定站点、天然气质量控制和能量计量中心建设,完善天然气量值溯源体系,形成国际技术比对能力;统一管理原油、成品油计量标准量器,建设液态烃流量实验室,完善液态烃量值溯源体系;开展高等级物探、测井计量校准装置研制,合理设置石油专用螺纹量规区域标准规,规范管理石油专用计量规程,完善石油专用计量校准体系。三是深化油气交接计量管理。认真实施集团公司 《油气交接计量管理规定》,制订实施油气交接计量过程管理标准,进一步规范交接计量行为,减少争议、提高效率。四是推进计量技术进步,跟踪国际油气计量技术发展,开展油气计量关键技术研究,解决计量技术关键问题,提升计量技术水平;积极推广在线检测技术,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五是加强测量管理体系建设,重点企业要全部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按照测量管理体系开展计量活动。

(5)加快标准化管理的步伐。推行“标准先行、共性为主、源头入手、执行有力、面向国际、注重实效”的标准化原则,增强全员标准化意识,努力实现以标准化减损耗、增收益。一是优化完善各级标准体系。紧密结合生产经营需求,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标准,明确各级标准的功能定位,加大标准整合力度,配合基础管理规范平台构建,完善统一、完整、先进、受尊重的集团公司标准体系,健全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地区公司标准体系;注重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把标准化作为科研成果有形化的重要载体,优势和新兴业务领域要形成领先的技术标准。通过优化完善标准体系,解决标准交叉、矛盾等问题,发挥综合标准化的整体优势。二是强化标准的实施和转化。坚持依据标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总结推广设计、建设和管理的标准化方法,提炼固化现场标准化管理经验,对高风险领域作业标准实施加强监督检查,对供应商的产品标准加强技术审查,促进全员懂标准化、会标准化、受益于标准化;完善标准信息化平台,建立标准实施反馈机制,研究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方法,逐步使执行标准的隐性成效更加显性化,提升标准实施的有效性。三是健全标准化工作管理体系。完善标准化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标准化工作职责,规范标准化工作程序,以标准化委员会来统筹协调标准化工作;加强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协同运作,巩固集团公司在技术优势领域的标准化主导地位。四是推进国际标准化进程。加强国际标准研究与应用,切实制订和提出具有国际水平的标准,做好符合国情和生产实际的双语版标准制订、“采标”转化工作,引导具备扎实专业背景、掌握行业前沿动态并且熟悉标准化知识的高层次人才参与标准制修订;积极推进标准国际互认,加强海外项目标准使用情况研究分析,输出集团公司主导的先进标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满足国际化经营需要;加大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参与力度,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对口工作机构的单位,要履行好工作职责,配备好工作资源,做好国际标准化活动的组织参与工作。

(6)加强技术机构功能建设。质量、计量和标准化技术机构是确保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合格,工作过程质量受控,贸易交接计量公正,以及量值溯源一致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和技术保障。集团公司对技术机构的总体要求是“专业化,高资质、高水平”,按照这个总要求,要突出抓好技术机构的优化整合和业务建设。在技术机构优化整合方面,各地区公司要借鉴兰州石化等单位的做法,结合生产经营发展实际,将本单位的检测和校准资源实行集中管理、统一使用,简化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检测校准对生产经营质量的保障作用。在技术机构业务建设方面,国家、行业和集团公司授权的各技术机构,必须认真履行授权职责,出具科学准确的数据,提高检测校准的公信力,杜绝任何不公正、不公平的违规行为,切实为企业和社会把好质量关;同时,按照《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积极进行实验室认可取证,开展国内外能力验证和比对,提升检测校准技术能力和水平。其他检测校准机构也要依据相关实验室管理标准,建立和运行实验室管理体系,确保检测校准结果准确可靠。各级标准化研究机构要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积极开展标准化方法的研究推广、国内外先进标准的跟踪研究、重大技术标准研制等工作,促进企业提高标准实施效益。

(7)夯实基础性管理工作。一是加强质量、计量和标准化业务培训,根据各生产经营业务特点,对各级质量、计量和标准化从业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普及质量、计量和标准化专业知识,提高全员质量、计量和标准化工作技能;国家和集团公司有持证上岗要求的监督、监理、检验、计量等人员必须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确保相关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符合岗位要求。二是加强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的宣传交流,大力宣传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近期以宣贯国家《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为重点,不断提高全员对质量、计量和标准化工作重要性认识;积极传播交流质量、计量和标准化新经验、好作法,使企业之间、单位之间的质量、计量和标准化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三是深入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积极参加全面质量管理知识考核,学习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开展“用户七满意”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推进质量管理工具应用,提高质量分析和改进的能力。

猜你喜欢

集团公司管理体系计量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论特大型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国企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