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审美观
2012-04-13王琪,王跃
王 琪,王 跃
(1.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81;2.四川省建筑设计院,四川成都610017)
1 建筑审美观的产生
建筑被黑格尔称之为“最早诞生的艺术”。在那“茹毛饮血”、“斯之不作”的远古时代,当原始人类第一次面对茅棚式的小屋,在草木榛莽、荆棘丛生的荒原上突兀而起的时候,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喜悦!这种喜悦之情,正是人类对建筑美感的朦胧表现。由此,建筑作为一种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艺术形式,先于绘画、雕刻、音乐和舞蹈而出现了。
那么,建筑审美观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众所周知,“实用先于审美”,因为要首先满足生存需要,人们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来看待它们。人造就了环境,造就了建筑,环境和建筑也造就了人,造就了人们的美学观念。
从“巢穴”之居到原始“茅屋”,时间跨越达百万年之久,从原始茅屋到文明社会的高楼广厦又经历不下万年。穴居与茅屋无法媲美,茅屋与“广厦”同样不能媲美。然而,一个不容否定的历史事实,广厦之美正是由茅屋之“美”一步一步发展而来。
而今,漫步街头,你会为仪态万千、新颖别致的现代化高厦广宇所吸引;游览名胜,你会被绚丽多姿、名闻遐迩的古代建筑艺术所陶醉。故宫长城,雅典遗迹,东方的古老苑囿,西方的“人工石林”,还有世界各地那繁华的都市景观,宁静的乡野村落,无不凝聚着古人和今人的匠心、智慧,成为人类文化和文明的结晶。
2 建筑审美观的演变
在此,需强调的是我们所论及的建筑审美观非指个别的,而是指一定时期内,普遍的、为大众所认同和接受的、占主导地位的建筑审美观。因为不可否认,任何时候,每个人对即使是同一客观事物的看法也是会不尽相同的。有时,这种差异甚至会很大,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建筑的美及其美感之所以发生,既不能脱离建筑审美对象,也不能单纯地归结于审美主体,而在于人与建筑、反映与被反映之间所构成的某种生动、复杂的交互关系。只有二者的协同作用,才能产生建筑审美效应,建筑的美感才得以发生。
马克思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建筑审美观演变的内在矛盾便正是在审美观上表现的个人差异。总的来说,人们审美观就像是力学上的分力,在各方向上都会有,但是每个方向上分力有多有少、有大有小,物体前进方向总是与合力的方向一致。所以建筑审美观的演变也总是沿着大多数认同的方向前进。当某一分力的方向与合力不同,但它又有足够的力量渐渐去影响和改变其它的分力之时,那么它的方向也许会成为新的合力方向。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历史上许多建筑刚出现时被人嗤之以鼻,多年以后却被公认为最美的建筑,是城市、甚至国家的象征。这一点在浪漫之都巴黎表现地尤为明显。1898年,一个高耸的“钢铁怪物”在巴黎塞纳河畔突兀而起了,这就是那个举世闻名的高达300余米的埃菲尔铁塔。它与古朴平和的巴黎传统格调如此“格格不入”,因此建成之后在法国舆论界引起一片哗然。其结果如何呢?它终于以其与时代精神相协调的美感,赢得了世人的理解和称赞,经过整整100年的风风雨雨,它早已成为巴黎的城市标志,成为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铸成的历史性丰碑。此后,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巴黎市区又先后建成了“炼油化工厂”式的“怪物”——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玻璃金字塔”式的“怪物”——卢浮宫博物馆的地宫入口大厅,等等。所有这些不同凡响的崭新建筑,在刚建成时都曾经历过类似埃菲尔铁塔那样的“厄运”,那种戏剧性的激烈论争,但最后总是以新胜旧而告终。这是美的凯歌,时代精神的胜利。
其实,自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出现在人类历史上之时,审美观也就不断地在随着建筑的发展而演变。“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鉴于篇幅所限,在此我们不去全面追踪建筑美的漫长历程,而仅扼要而片断地浏览一下当代建筑审美观的演变,恐怕已能充分地说明问题了。
曾几何时,古希腊、古罗马所造的古典艺术之光普照大地。在欧洲,它经过中世纪的长期沉寂之后,又在文艺复兴时期重放异彩,催开了一朵又一朵绮丽的建筑艺术之花。同时也促进了建筑美学理论的发展。但是,物极必反。当古典建筑艺术经过世代的修饰,变得“至美至善”的时候,它面临着一场世界性的挑战。从19世纪开始,欧洲、北美一些国家先后走向工业化的道路,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业生产,钢铁、玻璃、波特兰水泥、钢筋混凝土等新型材料及一些新结构、新技术已经相继问世。然而建筑界,涌动的却是古典复兴的浪潮,什么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庭式,什么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各种建筑艺术风格,纷至沓来。因此,建筑的艺术形式和技术手段之间,便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1851年伦敦“水晶宫”的建成,宣告了建筑新思维的崭露头角,预示着新时代的新技术将以建筑“美”的新角色,开始登上建筑的历史舞台。
而历史表明,建筑审美观往往具有巨大的滞后性。人们欣赏“水晶宫”的神奇建造速度,承认它的工程价值和实用效能,但许多人并不承认它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新的建筑审美观用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工业技术的观点去研究解答建筑美学中所面临的新问题。笔者也习惯于将它称之为技术美学思想。在19世纪末页,这些技术美学思想,当初还处在某种酝酿、萌芽状态,到了20世纪前末叶。众所周知,欧洲的新建筑运动最初发生在英国,而后转移到德国,再由德国推进到世界的广大区域。在这一进程中,技术美学思想始终伴随着新建筑的发展,成为现代建筑美学园地中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被称为西方现代建筑“四巨头”的第一代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华尔德·格罗庇乌斯,勒·柯比西埃,以及弗兰克·劳埃德·赖特,面对20世纪初叶现代化大机器生产的工业革命浪潮,承袭了古典美学思想宝库中的理想主义精华,并结合各自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为丰富和发展建筑领域的技术美学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
不过,人们敏锐的发现,当历史的车轮前进到本世纪60年代以后,现代建筑审美观的“合力方向”开始渐渐发生了偏移,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纷纷起来批评以技术美学思想为主导的现代建筑“单调”、“冷漠”、“乏情”,谴责它的“功能至上”、“割断历史”、“艺术虚无”。这在建筑历史上称之为“后现代主义”的兴起。罗伯特·文丘里,查尔斯·詹克斯在各自的著作中都全面系统地提示和抨击了所谓“现代建筑技术的危机”。就连菲利浦·约翰逊这位昔日的一些现代派的忠实信徒,当年曾拜倒在密斯的门下,后来却一反常态地要和前辈“划清界限”了,对于现代建筑的批评、指责和修正,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汇成了一股巨大的浪潮,冲击着现代建筑审美观。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认为简洁、纯净和精练是美的代名词。直至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出现了总体的衰退趋向解构主义运动,高技派风格在有限的领域继续发展;而“纽约五人”,贝聿铭、佩里等依然坚持现代工业主义的设计师,一方面继续采用现代主义简单、明确、功能主义的方式,同时也进行了各种不同的个人诠释。这时,什么样的建筑才是美的,似乎更加难以界定,建筑审美观开始出现多元化的倾向……
3 建筑审美观的展望
“忽视未来的人,将冒丧失未来的危险……”
—托尔斯泰(美未来学家)
当今世界建筑正在发生美学思想的重大变迁和审美重心的转移。就建筑的审美价值而言,是从单纯理性转向情理兼容,出现了某种新的人文主义或称激进的折衷主义;就建筑的审美理想而言,是从客体(建筑审美对象)转向主体(建筑鉴赏者),出现了一种新的主体审美意识;就审美经验而言,是从自我意识(建筑师)转向群体意识(社会公众),出现了某种新的大众主义的建筑艺术。
整体来看,国际建筑目前是进入了以现代主义,或者在现代主义基础上加以提炼、改良的新现代主义为核心的、在需要的范围内进行部分具有后现代主义式的、具有简单的装饰主义的细节的补充性处理,形成了具有比较稳健的或是在现代主义基础上加以提炼的新现代主义,或是在现代主义基础上加以某些“后现代主义”形式的装饰处理的现代主义,这两个潮流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当代建筑的多元化下的国际化面貌。
这也正反映了建筑审美观的发展过程,即由现代主义的审美观开始,回到具有相同内涵、不同形式细节的新现代主义审美观的发展过程,基本符合辩证法的“否定这否定”的规律,这种审美观的变化具有螺旋性的特点,一个螺旋式的提高过程。
今日世界,建筑作为艺术、形式之与历史文脉和地域性关联,审美之“多元化”意念,已被重新强调。当代世界建筑美学思想,仍然处在激烈的动荡之中,我们的审美观究竟会走向何方,人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