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秩序感在中国原始彩陶装饰图案中的应用

2012-04-13李菲菲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彩陶秩序纹样

李菲菲

(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系,哈尔滨150050)

论秩序感在中国原始彩陶装饰图案中的应用

李菲菲

(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系,哈尔滨150050)

秩序感在装饰理论研究领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将美学思想中的知觉心理学成果运用到装饰艺术的成功范例,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探讨与论述了秩序感在中国原始彩陶图案中的应用,通过秩序感的多种构成形式要素去分析和理解中国原始彩陶纹样和图案的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审美价值。

秩序感;彩陶;装饰;图案

如果你认真仔细的观察周围的世界,你会发现从星体运行的轨迹,大海波浪的滚动,到奇妙的微观晶体构造,还有那些我们常见的叶子的纹理、花瓣的组合、动物的条纹、鸟类的羽毛等等,无不显现出令人惊讶的秩序感。英国著名艺术史、艺术心理学家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一书中说道:“有机体在为生存而进行的斗争中发展了一种秩序感,这不仅因为它们的环境在总体上是有序的,而且因为知觉活动需要一个框架,以作为从规则中划分偏差的参照。”秩序感在我们周围以多种视觉形式要素体现,并带给我们愉快、兴奋、舒服的感觉。目前相关的生物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研究都表明:胎儿对秩序感就有了生物感应,3个月大的婴儿喜欢与体现对称、比例、均衡的人脸交流,从而获得秩序感,满足心理需求;有着强烈的安全需要,当被置于杂乱无章、陌生的环境中,孩子会哭闹;秩序感觉随着人的逐渐长大,在心理体验上会深化为安全感、归属感。人本能的渴望秩序,我们生活在一定的秩序中,感觉着秩序,欣赏着秩序。秩序感既是客观存在于世间万物中,也是人们主观视知觉经验的积淀。“秩序存在于那些重复、对应以及组成部分之间的合理结构和固定比例等一系列相应关系之中,人的理智或本能驱使我们去寻求这些关系,一旦发现了这些关系就使周围环境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

秩序感属于视觉审美心理学的范畴,它体现于视知觉的建构过程中,具有规律性和平衡感。中国原始陶器是依照使用和美的法则来创造的手工产品,以创造性的想象去进行造型,装饰,体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平,特别是其中的彩陶艺术,更是人类童年时期的艺术明珠。表现出一种特有的淳朴,浑厚和爽朗的风格,这反映出原始民族的健康,质朴和单纯。符号几何化的原始彩陶纹样及图案,简洁概括,充满活力。集中体现了我国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装饰艺术。是我国先民运用线条、图形、花纹和色彩的组织与描绘,反映和承载其观念、信仰的行为方式,是在巫术、祭祀、庆典等活动中具有特殊象征意义和作用的图案。那些花纹、纹理、纹路、纹饰是先民认知、判断、记载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它们构成了中国原始传统文化和视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令人赞叹的是这些没有任何美学理论的先民们在模仿记录周围自然的同时,以重复、均衡、比例、对称、节奏等装饰形式要素体现出很强的秩序感。给人以美的愉悦。贡布里希在书中提到:“有一种秩序感的存在,它表现在所有设计风格中,而且,我们相信它的根在人类的生物遗传之中。”这段话表明了两个重要观点:一是秩序感是客观存在的,二是人类具有天生适应和感知秩序的本能,并通过对秩序的感受来表达认知的喜悦。前者表明“秩序感”具有自然的属性,后者则强调“秩序感”的意义在于人为地适应和选择。

秩序感是美感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秩序感在中国原始彩陶装饰图案中的应用是以多种形式构成因素所体现的。

一、整齐一律

“秩序感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平衡感。”整齐一律也被称为“单纯一律”它排斥和否认差异的存在,黑格尔认为:“整齐一律一般是外表的一致性,说的更明确一点,是统一形状的一致的重复,这种重复对于对象的一致性就成为起赋予定性作用的统一。”它是一种高度的秩序,包括对称、重复。给人以整齐、匀称、稳定、庄重的审美感受。

1.对称

对称,常代表着某种平衡、比例和谐之意,而这又与优美、庄重联系在一起。是秩序感形式构成要素之一。半坡类彩陶因其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发现而得名,距今约6000年左右,主要分布在渭河、泾河流域,彩绘多为黑色或偏紫的红色,装饰纹样与图案内容和形式具有早期特点,因当时人类以打鱼为生,各种各样具象或抽象的鱼纹成为主要装饰题材。其中的半坡“人面鱼纹盆”尤为著名,在其彩陶卷唇潜腹盆内壁饰有纹样,圆形人脸,眼鼻形象明确,头上有羽翼状的三角形高冠似鱼尾形,耳部上绘以两条相向的鱼纹,嘴部以两条交叉的空白斜线组成.有“寓人于鱼”的象征意味。而人面的旁边则以简洁娴熟的笔法绘制一条鱼的形象,这样一组装饰图案完全一致的重复出现在彩陶内壁的对面,形成整齐的对称。人脸与人脸相对,鱼与鱼相对,形成平稳、安定、稳定的视觉效果,具有强烈的秩序感。因其图案的两两对称,就有分析和解释,认为其有天地自然运行和四季节气变化的寓意,即认为人面纹与鱼纹的不列组合象征自然界的寒来暑往,阴阳交替的规律与联系。上下两个人面纹相对应而与半年炎热,半年寒冷的季节特征相对应,两鱼纹在两人面纹之间成为传递寒来暑往季节轮回信息的使者,成为代表四季的图案标志。

2.重复

拉夫尔·沃纳姆说道:“装饰的第一原理好像是重复,一系列间隔相等的细节,如装饰线条的重复。”重复是构成秩序感最简单、朴实的方法,是节奏与韵律这一形式构成因素的基础,因此它所获得的秩序感也是最为强烈的。然而单一的重复虽然获得了高度的秩序,但却令人感到枯燥和乏味,理由是单纯的高度秩序感并不具有美感。但对重复形式的巧妙运用,于高度统一中寻求多样的变化却是获得美感的一种有效途径。马家窑类型的彩陶纹样与图案表现熟练并且繁复与丰富。许多重复的线条与原点以弯曲、平行、交叉、旋涡形和同心圆形式几乎布满器身的全部,在高度的秩序感中又给人以饱满华丽的感觉。旋涡纹是其具有突出特点的纹饰,运用多条重复排列平行的曲线形成同心圆或起伏的图案。这与本地区部落傍水而居有关,通过长期观察水纹的变化的理解,而形成的具有生命力的装饰图案。如甘肃陇西出土的双耳尖底彩陶瓶,其上的装饰图案就很典型,以布满周身的圆点和旋涡形三角组成四方连续。不断的重复,形成极强的秩序感却又不枯燥。来表现水波的翻卷回转和旋动奔流的意象。

二、节奏和韵律

节奏和韵律也是秩序感的表现方式之一,但这一装饰形式要素却被赋予了更多“音乐”的艺术感染力,节奏来自于音乐的术语,指“音的强弱交替的某种规律按周期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韵律是指“诗歌中的声韵和格律,是诗歌形式美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组合,音节和停顿的数目,压韵的方式和位置,以及段落章节的构造。”在美学语言中,节奏和韵律往往被联系在一起,它们体现秩序感,使秩序的变化和运用更为巧妙、生动、也更具有美感。

青海大通县上家寨出土的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陶盆内壁紧接口缘的环周部位,以上方一圈带纹和下方四道平行带纹划出一个装饰面,在狭长的环带中间绘着五人为一组的舞蹈纹样,每组人物两端以多层竖向的弧线分割,共三组,总共十五人,手拉着手,面向左方,头侧各有辫发,全部摆向右方,这些人物纹样都以曲直粗细的线条来表达,虽未能细致刻画,但对于形象及其动态都很准确,并表现出舞蹈者的整体有序的节奏韵律感,给人以单纯明快的视觉感受。这是中国彩陶图案表现节奏与韵律的珍贵作品。

三、对比与统一

如果说对于秩序感的需求是人的本能,那么对于变化的需求则是另一种本能,贡布里希通过实例得出结论,“过分严谨的秩序和过分的混乱一样都让人无法进行较好的认知活动。”寻求对比的微差,寻找图形的对比,质地、肌理、色彩、虚实、动态与静态,展现事物的特意之处,将它置身于矛盾和冲突的对比之中,视觉上便可获得一种张力,从而打破呆板、单调的格局。设计也因此有了生气与活力。对比与统一是在整体的秩序中,寻求细部的对比。变化要建立在秩序之上,变化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合理性,而变化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证明秩序感的存在。

对比是彩陶装饰图案艺术中普遍运用的手法,包含了陶器彩绘中对于用笔和用线的曲直、粗细、长短、疏密、虚实及徐弛、动静等形式的对比处理,正是这些视觉形式上的对比与变化,使得各种形态的点、线、面、色、肌理及体量等造型元素之间的组合,形成了极为丰富生动的图形样式和艺术的风格特征。同时又有高度的统一在同一个视觉元素中,形成秩序美感。这在各类型彩陶装饰纹样和图案中都是普遍而显见的。

庙底沟型彩陶其装饰多用条带纹、平行纹、回旋钩连纹、垂弧纹等几何化纹样。组织结构运用了对比与统一的方式。利用着色纹样与空白处陶胎本色形成的“图”与“地”的对比关系。形成了虚实多变,互为反衬的美妙效果。这种相辅相成的图形互转的对比关系,在庙底沟型的植物花纹及图案构成中,表现得十分精彩出色。给人以局部对比丰富而整体统一协调的效果。

我们“相信‘秩序感’的存在,通过秩序感的多种构成形式要素的阐述,体会中国原始彩陶图案的形式美感和结构规律以及其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审美价值。从中领悟中国史前先民的造物观念意识和审美文化。彩陶装饰的形成和璀璨的艺术成就,开启了华夏装饰艺术的先河,它给我们今人在艺术体验、艺术审美和艺术创造方面留下了极为珍贵和丰厚的遗产。

J527

A

1001-7836(2012)08-0131-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2.08.050

2012-07-03

李菲菲(197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艺术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彩陶秩序纹样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银河春韵
夜读春秋
秩序与自由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孤独与秩序
袁飞纹样设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遏制违约频发 重建药采秩序
乱也是一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