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核心价值取向的现代意义
2012-04-13张利群
张利群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从“五四”时期发端,经历过20世纪社会文化转型和现代化进程的风风雨雨的发展历程,进入21世纪之后推进到高潮和繁盛期。回顾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到这一领域研究始终不一地贯穿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断加强中国古代文论批评资源的开掘、整理和研究,促进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和现实意义、现代意义的实现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吴承学指出:“20世纪出现过两次学术史的研究热潮,一次在清末民初,一次在90年代前后。这两次学术史热潮似乎都是面临着西方文化挑战而作出的本土学术的总结与回应。不过研究重点各有不同,清末民初重点是对整个中国传统学术的总结,而近一次学术史热潮重点却是对20世纪学术史的回顾。”[1]显然,对百年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回顾,不仅是为了回应西方文化的冲击,也不仅仅是为了学术总结,而且是为了回应新世纪的挑战以抓住古代文论转换的机遇,这无疑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一 中国文学批评史论研究领域的开拓及其现代学术转型的价值导向
从现代学科体制建立和现代学术“科学共同体”规则的确立角度而言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是在20世纪之后诞生的,故而带有明显和浓厚的现代意识和现代观念。蔡钟翔、黄保真、成复旺在《中国文学理论史》“绪言”中指出:“中国文学理论源远流长,但人们对它的发展过程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则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方才开始。”[2]也就是说从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和转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以其学术体制才得以在这大背景和语境下进入现代化进程和实现转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学科才得以在这大背景和语境下产生。“一九二七年陈钟凡先生所著《中国文学批评史》问世,标志着这门学科的起步。草莱初辟,难免疏略,但大体框架已经具备,体例和结构较诸铃木氏的著作更为完善,陈著的筚路蓝缕之功是不可埋没的。一九三四年,郭绍虞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刊行,取材宏富,立论的精审,固已大大超过陈著,而且深入探究理论的成因、发展的轨迹、历史的分期,洋洋大观,引起学术界的瞩目。……几乎与郭著同时,又有方孝岳先生之《中国文学批评》出版。……朱东润先生所著《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初稿写成甚早,但出书则迟至一九四四年。……罗根泽先生之《中国文学批评史》,其周秦汉魏南北朝部分早在一九三四年即已面世,一九四三年重印,又扩充至隋唐五代。”[2]20世纪上半叶产生的这几部中国文学批评史,不仅是开拓、奠基之作,而且至今还对学术界有重大影响,对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建设功不可没。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研究及其学科建设从创立阶段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然而撰写通史的收获却并不丰稔,记得郭绍虞先生的旧著改写本及新编《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册、黄海章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简史》、刘大杰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以及前述之罗根泽先生著作的两宋部分。”[2]这一时期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和学科发展由于受到“极左”思潮干扰,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和思想性均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影响。
“文化大革命”之后新时期开始,中国步入改革开放的盛世,给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和学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之前所提及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相继修订、再版、重印,并且还有不少新著批评史问世,如蔡钟翔等《中国文学理论史》,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蔡镇楚《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袁济喜《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李铎《中国古代文论史》,赖力行《中国古代文论史》等。同时也有一批从文体类型学角度出发编撰的批评史,诸如中国诗学批评史、中国小说批评史、中国戏曲批评史、中国散文批评史等,还有不少断代批评史。与批评通史研究并行发展的理论研究和体系研究的著作、教材也大量推出,如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樊德三《中国古代文学原理》,孙耀煜《中国古代文学原理》,吴建民《中国古代诗学原理》,蒋凡、郁沅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教程》、赖力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李建中《中国古代文论》,彭会资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王思焜《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教程》,李壮鹰、李青春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等。此外,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整理和各种选本选编工作,如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黄霖、蒋凡主编《中国古代文论选》,李壮鹰《中华古文论选注》,赵建新《中国古代文论选》等;资料分类辑录选本也不少,如胡经之主编《中国古典文艺学丛编》,徐中玉主编《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题资料丛刊》,贾文昭《中国古代文论类编》《中国近代文论类编》等,以及一些中国古代文论、批评、美学辞典。这些通史研究、理论研究、资料选编和类编研究,以及辞典研究,无疑大大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研究发展和学科建设,形成了学术繁荣、成果丰硕的成熟期和高潮期。
以上对近百年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研究现状的鸟瞰和简单描述,实可谓以一斑窥见全豹,不可能囊括所有研究成果,而只能在有所侧重的同时,而有所忽略,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现状大体面貌已呈现。其成就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从文献学研究角度,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资料文献进行发掘、整理、注疏、考据、辨正等工作,为研究创造了条件和奠定了基础;
二是从文学批评史研究角度,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编撰及其研究,确立了批评史的框架、体例、观念、方法以及基本对象和内容;
三是从文学理论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进行理论体系、结构、性质、特征、范畴、方法的综合整体研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历时性研究基础上开拓了共时性的体系、范畴、结构的理论研究。
这三方面的研究及成果相互支撑、相互作用,构成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研究的全貌及其学科建设的基本态势,也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研究的文献学、批评史、批评学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和学术研究的三大渠道,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研究开拓了更为宽阔的领域和更为深入的拓展空间,加强了研究的广度、深度和厚度,更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学术转型和现代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确立起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发展的学术导向和核心价值取向。
二 中国古代文论批评的专题研究的拓展及其现代发展的价值取向
无论是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史还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专题研究都应该说是在新时期之后,尤其是新世纪交替时期才开始崛起、繁荣和兴盛的。“五四”前后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的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动和现代化进程的艰难曲折,虽然在漫长的孕育、积累和萌发阶段也不乏专题研究的成果,如姚永朴在1914年由京华印书局出版的《文学研究法》,其后戴谓清、吕云彪于1920年由上海新文学研究社出版的《新文学研究法》,可谓是文学研究方法的专题研究或文学方法论研究。黄侃于1914年至1919年,在北京大学开设《文心雕龙》课,此后,于1937年由北京文化学社出版《文心雕龙札记》专题研究著作。罗宗强、邓国光在《近百年中国古代文论之研究》一文中称“对于古代文论的认真研究才算开始”。[3]范文澜于1925年由天津新懋印书馆出版《文心雕龙讲疏》与于1929年—1931年由北京文化学社出版《文心雕龙注》(上、中、下册)、于1934年由开明书店出版《文心雕龙注》(全七册),奠定了其在《文心雕龙》研究中的领军地位。这一时期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专题研究以《文心雕龙》研究为甚,出版各类研究著作和注释考据著作20多种。其他专题研究如张陈卿于1926年由北京文化学社出版的《钟嵘诗品之研究》,祖保泉于1964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司空图诗品解说》,周景濂于1937年由正中书局出版《苏东坡》,容肇祖于193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李卓吾评传》,沈启无于1933年由北平人文书店出版的《人间词及〈人间词话〉》等,都构成了这一时期专题研究的初创成果,奠定了深入研究的基础。
新时期以来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专题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可谓高潮期和兴盛期。这主要体现在三种类型的专题研究上。
其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诸如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皎然《诗式》、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白居易《与元九书》、严羽《沧浪诗话》、叶燮《原诗》、王国维《人间词话》等的专题研究,使中国文学批评史所涉及的大批评家和经典批评作品都列入专题研究范围,从而开拓了深度研究的途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文心雕龙》研究领域,有陆侃如、牟世金《刘勰和文心雕龙》,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詹锳《刘勰与文心雕龙》、《文心雕龙风格学》,牟世金《雕龙学》、《文心雕龙研究》,张文勋《刘勰的文学史论》,王运熙《文心雕龙探索》,涂光社《文心十论》、《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祖保泉《文心雕龙解说》等200多部龙学专题研究成果。在钟嵘《诗品》研究领域,有曹旭《诗品研究》,张伯伟《钟嵘诗品研究》,张怀瑾《钟嵘诗品评注》,罗立乾《钟嵘诗歌美学》,肖永顺《从钟嵘诗品到司空图诗品》等50多部专题研究成果。在王国维《人间词话》研究领域,有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李哲理《人间词话研究》,肖艾《王国维评传》,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卢善庆《王国维文艺美学观》,祖保泉《王国维与人间词话》,叶程义《王国维词论研究》等近百部研究成果。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其他作家作品研究也颇有建树,成果丰硕,构成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的系列成果。
其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范畴专题研究。范畴研究既与历时性的文学史研究有关,又与共时性的理论研究有关,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范畴的审美性、拟人化、延伸性、圆通性、衍生性、互文性等特征使范畴颇具张力和弹性,带有文学性与理论性结合的特性,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具有很明显的理论体系、系统、结构的性质和特征。对批评范畴研究往往与文学理论范畴、文学范畴、美学范畴研究结合在一起,这也与范畴的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性、广延性和开放性有关,甚至范畴在形而上思辨的层面还与哲学、文化、思想、伦理、社会生活、历史等有关。周扬指出:“在美学上,中国古代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范畴、概念和思想,如比兴、文与道、文与情、形神、意境、情景、韵味、阳刚之美、阴柔之美等等,我们应该对这些范畴、概念和思想作出科学的解释。”[4]美学范畴运用在文学批评领域中也就成为批评范畴、文论范畴。这些范畴的专题研究成果有曾祖荫《中国古代美学范畴》、涂光社《中国古代美学范畴发生论》、赵沛霖《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张皓《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汪涌豪《范畴论》、张思齐《诗文批评中的对偶范畴》等。如果说以上所列举范畴研究侧重于总论性和统领性研究的话,还有不少论著是针对具体个别范畴的专题研究。如对“意境”范畴研究,有刘九洲《艺术意境概论》、林衡勋《中国艺术意境论》、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蓝华增《意境论》、薛富兴《东方神韵——意境论》、成复旺《神与物游》、顾祖钊《艺术至境论》、王新勇《意境中国文学》、黄广华《中国古代艺术成象论》、夏昭炎《意境:中国古代文艺美学范畴研究》、韩林德《境生象外》、汪裕雄《意象探源》等,对意境范畴和意境理论及其与之相关的境界、意象、神韵、滋味等关系进行系统、全面、完整研究,使意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文论、美学的核心范畴,也成为传统批评向现代批评转换的关键范畴。再如对“滋味”的研究,有陈应鸾《诗味论》、张利群《辨味批评论》等。对“趣味”的研究,有胡建次《归趣难求——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张宏梁《中国美趣学》等。除此之外,范畴专题研究还包括对道、意、神、韵、味、兴、气等概念及其感物、缘情、言志、神思、比兴、因革、通变、体性、虚静、知音、性灵、妙悟等概念范畴的研究。这些范畴研究专题不仅有专著研究,而且大量是论文研究,形成范畴专题研究的热潮,进一步推动了批评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此外,对中国古代批评命题的研究,诸如“神与物游”、“诗无达诂”、“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文如其人”、“因文生事”等,也构成批评理论专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三,对中国古代批评方法类型及其方法理论模式的专题研究。1985年前后中国文坛“方法热”,一方面引进借鉴西方现代批评方法及其理论模式,从而引起文学研究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另一方面对中国古代批评方法研究逐步上升到观念思维、方法论和理论模式层面的研究,引发了对中国古代批评史观、批评史理论、批评史方法的改革和更新,也引起对批评理论和批评学学科建设的重视。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编《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方法论集》于1987年由齐鲁书社出版,此后引起古代文论的批评方法论研究热潮。陆海明《中国文学批评方法探源》,刘明今“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丛书”之一《方法论》,潘树广、黄镇伟、包礼祥《古代文学研究导论——理论与方法的思考》,张方《中国诗学的基本观念》,何明《诗性逻辑与诗化美学: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结构》,冯仲平主编《中国文学史的理论维度——全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创新专题论文集》第一、二集等相继出版,构成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及其方法论研究的持续发展态势。方法研究专题更深入到对文体类型和风格类型构成的方法论研究,如邹云湖的《中国选本批评》、孙立《中国文学批评文献学》、吴承学《中国古代文学风格学》、张一平《中国古代诗话风格论》、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等。此外,针对文学批评对象的文体类型不同而构成中国古代诗歌批评、小说批评、戏曲批评、散文批评、骈文批评等,以及批评文体类型的不同而构成中国古代诗话词话批评、论诗批评、小说评点批评、序跋体批评、阐释学及其注释批评、选本批评、随文批评等,也从文体学、风格学角度对文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进行了探讨,揭示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方法论意义和理论模式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专题研究的范围甚广,除以上论及三种主要形态的专题研究类型外,还有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本体论、创作论、鉴赏论、传播论、作家论、源流论、功用论、文体论、风格论等文学理论批评构成的理论要素的专题研究;还有对古代文学批评流派、思潮、论争的专题研究;还有对中西批评比较的专题研究;还有对中国古代传统批评的现代转换的专题研究,等等。专题研究无疑拓展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研究的深度,加强了理论研究的力度,从而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历史方法研究与逻辑方法研究、形而上思辨研究与形而下实证研究、传统学术研究方法与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结合,开创了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发展的新局面。
三 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史和学术史展现的学术价值和现代意义
现代学术研究体制及其“科学共同体”学术规则和学术程序无论是明确规定还是潜在的学术惯例,都要求学术研究必须在研究前对以往研究进行综述和概论,从而对以往学术史或当下研究现状进行研究,这可称之为综述研究,或研究对象的研究史,或研究现状的研究。故而无论批评史研究还是批评理论研究,也无论是批评专题研究还是批评个案研究都应该首先做好对以往研究的综述和概论的工作。此后,学术综述或概述性综合研究也就成为一种独立的重要的研究方式和表达形式。一方面对某一作家作品研究进行专题综述性研究;另一方面对学界研讨会进行综述或对某些批评热点现象进行综述。近年来,不少学者从学术史、研究史角度来加强这种研究,从而使这类研究提升到一个更高的理论层次和学术层次,其意义在于:其一,为学术界和学科建设提供了更多、更集中、更概括的研究资料、资源和信息以及成果;其二,使各方面研究成果上下左右贯通,有比较和鉴别,也有联系和交流,从而更能把握研究对象的历史和现状,把握研究发展的过程、脉络、层次、演进和变化发展;其三,使研究对象和成果能呈现出整体、全面、系统的面貌,能更为准确把握对象的完整性和相关性,从而准确为其定位和确立其作用价值;其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同时也方便和引导读者和学者的阅读,从中获得启发和借鉴;其五,能更好确定研究成果的价值和作用,从而为其成果在学术史和研究史的定位创造条件。
进入21世纪之后,不少学者对百年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研究进行回顾和研究,形成颇为系统、完整和全面的研究史和学术史。其中有两部著作最为引人注目,一部是蒋述卓、刘绍瑾、程国赋、魏中林等著《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一本是由黄霖主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分为总论卷、诗歌卷、词学卷、散文卷、小说卷、戏曲卷、文论卷等七大卷,其中黄念然著《文论卷》,由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出版。这两部著作都是从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批评研究的学术史角度总结、概括、分析、评价百年古代文论批评研究历史和现状,为学术界和这一学科建设提供了丰硕成果的同时也昭示出古代文论研究的现实价值和现代意义。
蒋氏等人著《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编为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下编为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专题研究回顾。上编主要分三章探讨三方面内容:一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转型,主要从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起始点着眼探讨这一研究领域或学科建立的最初的萌芽、发生、产生过程及其突破口,并寻找到标志性事件和成果,“一种以1927年为界,如张海明先生在1997年出版的《回顾与反思:古代文论研究70年》中就认为:‘如果从1927年陈钟凡出版其《中国文学批评史》算起,那么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迄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了。’第二种是最为流行的看法,以‘五四’为限,如陆海明先生在其《当代文论的现代思考》一书中就断言,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为一门新学科,‘它是五四文学运动的产儿。’第三种看法以罗宗强先生为代表,他与澳门学者邓国光先生合作在题为《近百年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的学科史回顾论文中写道:‘在中国,1914年于1919年,黄侃在北京大学开设《文心雕龙》课,对于古代文论的认真研究才算开始。’”[5]此后,聂运伟从现代教育体制、现代学科课程设置以及教材编写角度,提出文学概论或文学理论标志性事件和成果,是1903年《奏定大学堂章程》中有关“文学研究”课程的讲授要义。从要义的内容来看,主要是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内容,故而“文学研究”也可作为中国古代文论批评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二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奠基,分专节讨论陈钟凡、郭绍虞、罗根泽、朱东润、方孝岳、傅庚生等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三是资料整理、专题研究及其他。中编分八章,内容包括这一时期的资料整理、文论批评史与论的研究、重大学术活动评述、诗学研究、范畴研究、批评方法研究等,尤为可贵的是古代文论文化学研究和中西比较文论研究其角度新颖,特色显著。下编专题研究分别对孔子文艺思想、庄子文艺思想、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苏轼文论、严羽《沧浪诗话》、公安派文论、王夫之诗学、李渔戏曲理论、叶燮诗学理论、王国维文艺思想等专题研究进行回顾。最后附录一为“20世纪香港地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鸟瞰”;附录二为“20世纪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书目”。这部学术研究史的特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范围广、资源全、分类细,篇章体例科学、严密、清晰;二是纵横交错,史论结合,历史研究方法和逻辑方法融会贯通;三是充分考虑到现代观念和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阈对古代文论批评研究的影响,从而引入了中西比较文论的视角和海外华人、港澳台华人研究的视角,其中还涉及国外研究的资料信息和成果。故而这是一部极有学术分量的成果,对推动古代文论的现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黄念然著《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史·文论卷》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概论篇,着重从理论角度将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作为一种学术话语,分别从话语所面临的语境,话语形态包括理论阐释型、历史考辨型、意识形态型三个类型构成,话语的时间、空间分布、话语生产等方面从理论上确立这一研究的性质、特征和功能。中篇为分体篇,分别对古代诗歌理论、古代词学理论、古代散文理论、古代小说理论、古代戏曲理论等五种文体类型的理论批评研究的综述和总结。下编为专题篇,既对批评专题和个案研究进行综述,又对理论专题进行综述,内容包括对批评史和批评论的研究、比较研究、经典研究、范畴研究、方法论研究、批评学研究、现代转换研究等七个方面专题。黄念然在论及该书的写作思路时指出:“古代文论研究是一种文学学术活动,从话语理论的角度来讲,它也是一种文学学术话语的生产、交换、流通或消费的实践活动,本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将20世纪有关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看做是一种特殊学术部类中各种学术话语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话语实践活动。”[6]这一思路显然决定了该书的学术品位和理论特色。
该书的特点在于:其一,相对于蒋著长于资料综述而言,黄著则长于理论研究,论辨和分析评价色彩更浓,如在“概论篇”中以“话语”理论作为其研究视角;在“专题篇”中以比较研究确定的“互为主观的尝试”的章节标题均可见理论性强化之一斑。其二,学术史、研究史观念的创新,在上下篇中都在章节标题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到现代意识、现代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对古代文论批评研究的影响,故而在学术史观、研究史观上具有极强的现代性。其三,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并不停留在对研究成果的介绍、概括、整理、综述上,而且对研究的评价、探讨、分析更深一步,更进一层,能引发读者和学者的思考和反思,有利于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诚如该丛书主编黄霖在《总前言》中论及的:“总的原则是:从实际出发,博观在先,征实为基,有发展的观点,有问题的意识;既重史料,也重史论;既有选择性地解剖作家作品的研究,更致力于梳理研究大势的轨迹;不作资料长编,以期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研究史。”[7]这一原则无疑是使该书在学术界立足、形成特色和优势、收获优秀成果的重要依据,无疑也是强化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性、主体性和核心价值取向,从而整体上推动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力作。
除此之外,也还有不少带有史论结合的综述性研究著作,诸如罗宗强主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概述》、张海明《回顾与反思——古代文论研究七十年》等以及专题性的综述,诸如《文心雕龙综鉴》等,均能从学术史研究的视角为学术界提供丰硕的研究成果,其现代意识和现代价值取向不言而喻。
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不仅是为了回顾总结、整理和综述,尽管这一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学术研究的根基和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在此基础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发掘百年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意义,确立现代发展和现代转换的核心价值取向和研究导向。面对古代文论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应该对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提供更好更多的成果,从而推动古代文论研究的发展和学科建设,使古代文论真正实现现代转换,真正具有现实价值和现代意义。
[1]吴承学.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学术研究史·序[M]//蒋述卓,刘绍瑾,程国赋,魏中林.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2]蔡钟翔,黄保真,成复旺.中国文学理论史(一)[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1-2.
[3]罗宗强,邓国光.近百年中国古代文论之研究[J].文学评论,1997(2):10-23.
[4]周 扬.关于建立与现代科学水平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美学体系和整理美学遗产问题[J].美学,1981(3):1.
[5]蒋述卓,刘绍谨,程国赋,魏中林.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3.
[6]黄念然.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文论卷[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2.
[7]黄 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总前言[M]//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