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文艺教育功能探析

2012-04-13

关键词:文艺作品文艺政治

李 征

(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1)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文艺教育功能探析

李 征

(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1)

文艺具有意识形态性,这种性质决定了文艺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优秀的文艺作品是宣扬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和强烈的激励功能。运用文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同时需要通过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并结合党的中心工作、综合运用其他手段来进行。

文艺;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文艺是陶冶人们道德情操、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鲁迅曾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1]文艺既可以被用来直接对人民进行教育和引导,也可以间接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党历来十分重视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文艺也被视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路径。

一、文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都会运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其社会成员进行有目的的影响,以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和一定阶级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意识。文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这是文艺的本质规定性,也是文艺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础。

文艺源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实践,是对客观世界进行反映的产物,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2],文艺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产基础之上,但文艺的繁荣不一定与物质生产的发展同步,物质生产力不发达的国家,也可能存在着文艺大发展。马克思曾指出,文艺作品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一种反映,更有可能在横向空间和纵向时间对人们产生各种不同的作用,这也是文艺对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的表现。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文艺必定涉及艺术产品的思想、情感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审美观念和趣味倾向,为特定的阶级、集团和政党服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文艺具有政治性,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手段。

文艺与政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艺属于一种精神生产,而创作者都具有一定的政治态度,他们的艺术作品不仅反映现存世界,也表现一定的政治倾向性和意识形态性。马克思曾形容英国的小说家,“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3]。文艺不可能脱离社会、历史、政治等诸多因素而完全独立于现实生活之外,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一直保持“在场”的状态。因此,“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4]256。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文艺事业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也需要接受正确的理论指导,也需要讲政治。对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文艺应该而且也能够为政治服务,但不必在每一个环节上都为政治服务。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文艺可以也应该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从宣传社会主义这个角度看,一部好的文艺作品,有时所起的作用要比一百本小册子还要大。为了充分发挥文艺的教育作用,同时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文艺作品的思想性,他们有针对性地撰写文艺评论文章,以展示文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列宁认为,真正伟大的艺术家,一定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从而给人民以启蒙和教育。毛泽东把文化力量与政治力量、经济力量放在一起,都视为中国的革命力量,认为文化生力军对社会科学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革命作用。邓小平指出:“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我们衷心地希望,文艺界所有的同志,以及从事教育、新闻、理论工作和其他意识形态工作的同志,都经常地、自觉地以大局为重,为提高人民和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奋斗不懈。”[4]255所有这些论述表明,文艺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文艺作品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文艺作品是影响并提升人们精神境界的重要载体,优秀的文艺作品是宣扬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已经证明,一个缺乏先进文化艺术的民族,无法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也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我国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到五四运动时期兴起的新文化,直至当代富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艺,它们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壮阔艰辛的奋斗历程,以及中华儿女细腻丰满的艺术情趣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这不仅是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华艺术文化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具有文化导向和强化动员作用;从文化结构来看,艺术文化大一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具有整合作用。文艺作品是一个民族特定时代思想和精神所留下的物态化意象,它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内容在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潜移默化地植入了人们的心灵,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心理和道德行为规范,这为形成共同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也为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优秀的文艺作品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它包括社会发展目标和人的发展目标。我们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要求的目标,转变为具体的人的奋斗目标。文艺作品往往通过作品中内容与情节的展开,集中体现人物追求的特点与差异,这对引导人们如何在现实中根据具体的思想实际和个性特质,确定既立足实际,又带有一定超越性的奋斗目标,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同时,优秀的文艺作品经常能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行为选择,昭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提倡什么,又应该反对什么,这对于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优秀的文艺作品还具有强烈的激励功能。从调动人的积极性来看,单纯地进行政治理想、道德理想与职业理想的教育,未必能取得良好效果。文艺作品生动地把人们的思想、道德、职业、情感因素等结合在一起,立体地展现了目标体系、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的集合,有利于人们将理想道德层面的积极性向具体的工作与学习转化,从而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激发人的创造性来看,人的创造性离不开人的个性,个性特点鲜明的人通常比缺乏个性的人更富有创造性。优秀的文艺作品所塑造的极富个性的人物,往往比其他教育手段更容易激发起人们的想象力,从而更易于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运用文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文艺工作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水平、动员和号召人民完成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都负有无可代替的重大责任。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它必须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首先,运用文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也是文艺工作和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毛泽东要求一切革命者都应该学习马列主义,文艺工作者也不能例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需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把人作为首要的、基本的方面;二是要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善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运用文艺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

其次,运用文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坚持文艺宣传的正确导向,就是坚持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文艺具有阶级性,一切文艺都属于一定的阶级和一定的政治路线,所谓纯粹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与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努力把握文艺的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去观察社会、分析问题,支持和推广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批评和引导尚不成熟的文艺作品,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才能发挥文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再次,运用文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了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也是文艺事业的发展规律,是党对精神产品的基本要求,也是运用文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坚持的原则之一。

最后,运用文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保持艺术的特点为基础。通过文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兼具政治性和专业性,不能因为强调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忽视或扭曲文艺自身的特点。文艺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其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只有把艺术风格、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优秀作品才是具有思想深度的优秀作品。

四、充分发挥文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的发展进步紧密相连。当人们在客观上有了某种改革的需要时,主观上并不一定能同时具有相应的觉悟,这时可以通过艺术的形式将未来美好的规划,勇于奋斗的激情展现出来,以达到感染群众的目的。这就为通过文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首先,要善于运用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作品和文艺活动教育群众。文艺作品是现实生活在创作者头脑中的反映。通过文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投身到现实中去,以人民为对象,创作出有吸引力、有深度的作品,让民众得到精神享受的同时,也能对作品折射出来的意识进行思考。人们欣赏文艺的过程也是与创作者,以及人们与人们相互之间进行精神交流的过程。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表明,跟人们自身相关的信息,更能激发其兴趣、热情和思考,因此,文艺宣传要更多地关注广大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普通群众,与时代共鸣,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文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其次,要善于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巩固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是文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的应有之义。党的中心任务具有阶段性,社会主义文艺当下的任务就是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围绕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文艺工作者要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再次,要善于借助现代传媒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朱光潜曾说,艺术家要借作品实现“传达”之意,“第一要研究他所借以传达的媒介,第二要研究应用这种媒介如何可以造成美形式出来”[5]。通过文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大众传媒。除了报刊、杂志、书籍等传统媒介外,现代社会更应该充分发挥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优势,全面、形象、直观地展示文艺作品的内涵,有效地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

[1]鲁迅.直言不讳[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14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686.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朱光潜.无言之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0.

[责任编辑 海 林]

G412

A

1000-2359(2012)01-0250-03

李征(1972-),女,江苏镇江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09JDSZ202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1YJA710080)

2011-10-01

猜你喜欢

文艺作品文艺政治
文艺作品
1942,文艺之春
丽江市弘扬张桂梅精神文艺作品评论会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文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