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美援朝时期中国科学界的宣传和动员
——以《科学通报》为中心的考察

2012-04-13李洪河王淑姣

关键词:科学界细菌战通报

李洪河,王淑姣

(河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河南 新乡453007)

抗美援朝时期中国科学界的宣传和动员
——以《科学通报》为中心的考察

李洪河,王淑姣

(河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河南 新乡453007)

作为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一份科学普及性刊物,《科学通报》在抗美援朝这一特定的时代氛围下,除了刊载国内外科学发展方面的研究信息和成果外,还用相当的篇幅报道了中国科学界反对和抗议美国发动原子战争、宣传和支援抗美援朝运动、控诉和揭露美国细菌战罪行等有关抗美援朝运动的政治宣传和动员情况,不但表达了中国科学界抗美援朝的心声,而且让世人见证了中国科学界对这一关乎国运的政治事件的关注和影响,从而对新的视角下认识和研究抗美援朝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抗美援朝时期;中国科学界;《科学通报》;宣传动员

在提及抗美援朝时期的宣传和动员时,人们大多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普通民众的政治宣传、组织和动员了解颇多,而对于抗美援朝时期中国科学界的宣传和动员情况似乎知之甚少,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也颇为缺乏。本文拟将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作为材料依托,试图通过异于常规的史料视角,来探讨抗美援朝时期中国科学界是怎样应对抗美援朝运动这一政治事件的,从而加深对这一政治事件的认识与研究。

一、反对和抗议美国发动原子战争

《科学通报》创刊于1950年5月,是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科学刊物,创刊的目的是要解释新中国的科学政策,介绍中国科学院所属以及国内其他各研究机构、各学术团体的工作概况,报道各生产技术部门的活动和改进情况,传达国内外科学发明和科学发现消息等。但在《科学通报》创刊1个月后,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国内随之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政治运动。《科学通报》在促进国家科技建设的同时,也积极投身于保家卫国的行伍,从刊文揭露美国科学发展的歧路,到刊文抗议美国发动原子战争等,《科学通报》通过发挥媒体的传播优势,实现了媒体与政治的完美联姻。

事情源于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初期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委员会的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提出,如果中国或苏联军队在朝鲜参战,美国应该使用原子弹,并认为这可以取得“决定性的军事胜利”[1]。美国政府的原子战争恐吓不仅让全世界人民为之惶恐,更被中国人民当成美国企图扼杀新中国于摇篮之中的证据。此时,新中国的各界人士都在憧憬着一个未来的新社会,科学家们也开始团结起来,提出了“科学必须面对现实”的口号,走上了为人民服务的新道路[2]。《科学通报》虽创刊不久,也积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不断报道和揭露美国科学发展的歧路。1950年5月,《科学通报》在其创刊后的第1期刊文指出:“早在二战之前,美国许多科研机构就被垄断势力当作满足其掠夺欲望的工具。美国科学早已成了威力的源泉,许多科学研究者只要帮助垄断者提高其统治全世界的能力,即可得到丰厚的报酬,科学却因此而被导入毁灭的前途。”[3]《科学通报》还对美国氢原子弹的爆炸成功表示担忧,认为氢原子弹“爆炸后会释放出大量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物质将长时间存留在空气中,使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灭绝”,因此,“美国人民近来正为他们所发明的这一武器而恐慌,他们已开展了反对战争贩子利用氢弹发动战争的运动,这一正义的运动浪潮正在一天天的高涨”[4]。

当美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成功建立后,原子战争的阴霾便开始在人类生死存亡的抉择中游弋。1950年3月19日,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常设委员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通过了禁止使用原子武器并建立严格国际监督的《斯德哥尔摩宣言》,并且领导发起了反对原子战争的签名运动,全世界共有5亿人签名,其中中国人高达2.2亿人[5]。在《斯德哥尔摩宣言》和全国反美原子战争浪潮的推动下,1950年6月,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对世界拥护和平大会关于禁止使用原子武器的通电响应,中国科学家们指出: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只要他还有一点良心,绝不能容忍科学研究的结果被盗用作毁灭人类的武器,也绝不容许战争贩子们的血手来玷污科学的尊严。当月的《科学通报》特别刊载了苏联列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森科反对原子战争的文摘,他呼吁真诚的科学家须做争取和平的斗士[6]。7月,《科学通报》又刊载了世界和大常委会主席约里奥·居里在世界和大常委会第三次全会上《禁止原子武器与缩减军备》的演说[7]。面对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公然反抗,美国的原子战争企图始终未敢付诸实践。

但美国执政当局也并未善罢甘休,他们开始通过阻挠中国留美学生归国的办法继续其原子战争的讹诈。对那些在美国接受过火箭、原子弹等专业教育的中国留学人员如钱学森博士、赵忠尧教授等,美国当局表示私自离开者将被罚款甚至判刑,或同时处予两种惩罚。美国政府这种肆意侵犯中国人权的恶劣行为,被众多进步人士视为公然与中国人民为敌的又一表现。《科学通报》配合当时国内反美运动高涨的政治形势,及时地用大量版面刊载和介绍了各地民众的反美呼吁和抗议行动。1950年9月24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发出呼吁,要求全中国的科学工作者,联合全世界进步的科学家,为保卫世界持久和平而奋斗。在联合会呼吁的感召下,各地科学工作者纷纷采取各种形式抗议美国的暴行。九三学社发表声明,抗议美国非法扣押我归国科学家钱学森博士、赵忠尧教授与理工学生罗时钧、沈善炯的恶行[8]。北京市科学家、大学教授叶企孙、丁燮林、饶毓泰、严济慈、钱三强等189人对美国无理扣留钱学森博士、赵忠尧教授发表抗议[9]。北京大学理学院及工学院48名教授致电第二届保卫和平大会,请求其主持正义,制止美国政府的法西斯行为[10]。上海市1767名科学技术工作者还联名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依,要求联合国尽速采取措施,制止美国蹂躏中国人权的暴行[11]。《科学通报》大量刊载的中国科学界对美国当局的控诉和抗议文章或文摘,有力地声援了被美国当局扣押的中国留学生的归国行动。

二、宣传和支援抗美援朝运动

对于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来说,宣传动员和全民支援始终是推动其不断前进的动力。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宣传动员下,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逐步由党和国家的意志转变成了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在这场艰难的转变过程中,《科学通报》刊载了大量的中国科学界对抗美援朝运动的宣传动员和行动支援的报道或文章,壮大了抗美援朝运动的阵容和声势。

第一,举行座谈会和演讲赛。座谈会和演讲赛是宣传者能够直接感知受听者意向,根据受听者意向适时调控宣传要素的宣传方式。为了说服更多爱好和平人士参加抗美援朝运动,1950年10月21日和23日,周恩来邀请郭沫若、马叙伦、章伯钧等民主人士召开了抗美援朝问题座谈会,批评了一部分人中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和对中朝两国力量估计不足的错误思想,最后在抗美援朝问题上取得诸多共识[12]。根据上述座谈会精神,中国科学界纷纷行动起来,召开了各种各样的座谈会、笔谈会和演讲赛等,以纠正以往头脑中存在的错误认识,树立抗美援朝必胜的信心。据《科学通报》报道,1950年11月4日和6日下午,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与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在北京举办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座谈会和演讲赛[13]。11月中旬前后,工业部、文化部、卫生部、林垦部等部所,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等机构都举办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笔谈会,解决了科学界应如何集中力量为国防生产战线服务及如何做好抗美援朝宣传工作等问题[14]。12月6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联合宣传委员会邀集中国地质学会等10个专门学会的代表、首都科学工作者和有关产业、文教部门代表60余人举行座谈会[15]。《科学通报》相关资料显示,这次座谈会的发言者如李四光、竺可桢等大都在科学研究的相关领域具有极高的威望,他们的号召不仅丰富了抗美援朝运动的人脉资源,而且进一步壮大了抗美援朝运动的声势。

第二,发表声明和宣言。1950年11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开展抗美援朝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国逐步开展抗美援朝的宣传工作,要求各人民团体与社会人士发表评论、宣言、谈话,广泛宣传和拥护抗美援朝运动[16]。根据这一指示精神,1950年11月9日,中华医学会发表声明,要求各地医疗卫生机构一边“组织救护队、防疫队、手术队到前方去救死扶伤,保障前方作战”,一边“普及卫生医药,保障后方生产以支援前线”[17];北京电信工程技术工作人员170人发表抗美援朝宣言,痛斥美帝侵略朝鲜和进犯中朝边境的罪行[18]。炮火的浓烟不但未能冲淡中国人的建设热情,相反还在无意中推进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进程。11月中旬前后,广大的农业科学工作者誓言要“克服一切困难,改良生产技术,与农民群众一起用增产支援抗美援朝战争”[19];12月11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联合发表宣言,号召全国科学工作者自愿地从和平建设的工作岗位,转向目前最迫切需要的国防和生产战线[20]。中国科学界发表的各类抗美援朝宣言和声明,表达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心。也正是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科学通报》勇敢地走在非主流媒体的最前线,第一时间反映和报道了科学界人士为宣传抗美援朝运动所做的努力。

第三,安抚和慰问志愿军战士。1953年9月,毛泽东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经验时指出,“我们之所以可以用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就在于我们的战争是得到了全民支援的“人民战争”[21]。1951年1月14日和22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先后发出关于募集救济品和慰劳品、组织赴朝慰问团的通知。随即,安抚和慰问志愿军战士的浪潮席卷全国。据《科学通报》刊载,从中国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委员会发起之日起至1951年1月,中国科学院共给志愿军战士寄送慰问信1267封,实物和慰问金总额估计达8876400元(旧币)[22]。为了给前线战士提供更有力的支援,科学界的广大爱国人士还组成了各种抗美援朝志愿队,走上战场与志愿军战士并肩作战。《科学通报》有报道称,1950年12月,当南京市医药卫生界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和南京市医务工会发出要组织一个医疗团到前线服务的号召后,报名者竟达全市医务工作者的1/3以上,超过了拟招募人数的8倍,且在这些报名者中,有不少是曾经留美的专家和学生,还有很多基督教徒[23];在毗邻朝鲜战场的东北大地,哈尔滨医科大学等高校先后向前线派出“白求恩青年医疗队”和“南丁格尔救护队”,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学校分别组成一支1750余人和1300余人的输血大队,勇敢地走上前线与志愿军战士并肩作战,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24]。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电视、广播等媒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科学通报》等纸质媒体在抗美援朝运动的宣传和动员中担负了重要的角色。从刊载反对、抗议美国侵略的相关文章,到首发或转载各界宣传、支援抗美援朝运动的报道,再到后来对“拥护和平,反对侵略”的世界和平运动的宣传,科学界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政治和社会的重要影响通过《科学通报》得以生动展现。

三、控诉和揭露美国细菌战罪行

进入1952年,正当朝鲜战场上中、朝、美三方处于胶着状态之时,美国竟置禁止使用细菌武器的国际公约于不顾,公然甩出了细菌武器这一最后的杀手锏,企图以此窒息中朝军队的前方作战力量,彻底破坏并瘫痪中朝两国稳固的防御系统。《科学通报》1952年“反细菌战特刊”显示,1952年2月28日下午,一名中国志愿军战士在朝鲜开成东大德山目睹两架美国飞机投掷了5个圆球状物体。经相关检疫部门检测证实,这些物体携带了能够危害各类植物生长的植物炭疽病菌。除此之外,美国还在朝鲜北部及中国东北投掷了大量携带大豆紫斑病菌的大豆秆、荚、叶以及大量带有鼠疫、炭疽、伤寒、痢疾等杆菌的小田鼠等[25]。这些病菌被投放中朝两国边境和后方之后,鼠疫、霍乱、急性脑炎、呼吸道炭疽病等烈性传染病开始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等地区肆虐开来。

然而,对于上述细菌战行为,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却于1952年3月4日发表声明称,“联合国过去没有进行过现在也没有进行任何种类的细菌战”。更有甚者,他还反诬说“正是中国共产党无力照顾其人民而导致了瘟疫的流行”[26]207。美国的无耻狡辩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恨,各地民众纷纷发起了控诉美国滔天罪行的运动。在这一炽热的政治背景下,中国科学界人士也开始通过《科学通报》刊文反对美国细菌战。据《科学通报》报道,1952年2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致电世界和平理事会约里奥·居里,控诉美国侵略军在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前线和后方撒布各种带有鼠疫、霍乱、伤寒及其他传染病菌的昆虫的罪行[27]。3月10日,郭沫若再次致电世界和平理事会主席约里奥·居里,要求世界和平理事会采取有效办法,制止美国侵略者进行细菌战的滔天罪行[28]。同期的《科学通报》还刊载了中国微生物学会对美国的谴责,研究微生物本是防止疾病,为人类造福的正义之举,美帝国主义却滥用全世界微生物学者所积累的知识,残害为正义而战的中朝战士及和平居民[29]。美国细菌战不仅打破了科学研究的道德底线,也违背了科学家科学研究的准则。

除继续在国内进行宣传动员外,《科学通报》还刊载了中国政府和科学界通过举办美国细菌战的实物展览、图片展览以及在不同国际场合抗议、揭露美军细菌战罪行等方式,积极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控诉、动员国际舆论反对美国细菌战罪行的诸多报道。这些报道很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52年3月,世界和平理事会主席约里奥·居里首先发表声明称:“美国军用飞机在朝鲜前线和后方散布鼠疫、霍乱、伤寒以及其他可怕传染病的细菌的行为,是继其用原子弹在几秒钟之内毁灭广岛和长崎的几十万人民那种同样穷凶极恶的罪行之后的又一罪行。”[30]此后,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科学家们纷纷发表讲话,抗议和谴责美国的细菌战罪行。据《科学通报》报道,1952年3月15日,苏联科学院举行抗议美国侵略者使用细菌武器的会议,该院院长涅斯米扬诺夫强调,“美国侵略者在中朝两国的细菌战罪行,不得不让全体进步人士为之愤慨,美国的行径,不但卑鄙,而且懦弱”[31]。这次会议的发言人还有苏联科学院院士巴而丁、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科钦纳、苏联著名微生物学家伊姆舍纳茨基教授和苏联著名数学家拉甫连节等。此外,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世界知名人士如文幼章、约翰逊等,也都一再向全世界宣布美国军队进行细菌战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为了更进一步地揭露美国细菌战的无耻行径,1952年3月,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还盛情邀请以奥地利人布兰德魏纳为团长的国际民主法律工作者协会调查团深入朝鲜和中国东北等地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32]。4月16日,该调查团在维也纳会议上正式认定了美国在中朝两国境内撒布苍蝇等带菌昆虫的罪行[33]。1952年6月下旬到8月下旬,由瑞典、德国、英国、意大利、巴西、苏联等六国科学家组成的“调查在朝鲜和中国的细菌战事实国际科学委员会”,也通过案例分析、实物鉴别、证人访问、现场勘查等四种调查方法,得出了“朝鲜及中国东北的人民,确已成为细菌武器的攻击目标”[34]的结论。《科学通报》为此特别增刊了1952年《反细菌战特刊》,刊载了《调查在朝鲜和中国的细菌战事实国际科学委员会报告书》,并且附录了大量的控诉美国细菌战罪行的文章,包括揭露美国细菌战事实的报告、国内外科学界控诉美国细菌战罪行的备忘录等。作为一种展示科学研究成果的载体,《科学通报》利用其媒体优势,自觉发挥了影响国家政治事业的功用。

总体说来,中国科学界对抗美援朝运动的宣传和动员,是在当时如火如荼的抗美援朝运动的政治背景下进行的,因而具有较为浓郁的政治意味。而作为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一份科学普及性刊物,《科学通报》适时地通过对抗美援朝运动的密集报道、宣传动员,巧妙地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抗美援朝运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但表达了中国科学界抗美援朝的心声,而且履行了新中国保家卫国的政策宗旨,最重要的是让世人见证了中国科学界对抗美援朝运动这一关乎国运的政治事件的关注和影响。

[1]赵学功.制约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使用核武器的若干因素[J].史学月刊,2011(4).

[2]崇敬,谛生.南京科学界走上新道路[J].科学通报,1950(1).

[3]美国科学为垄断势力与军国主义者服务[J].科学通报,1950(1).

[4]美国人民的新恐慌[J].科学通报,1950(1).

[5]一年半以来世界和平运动的巨大高涨[N].人民日报,1950-11-17.

[6]李森科.真诚的科学家须做争取和平的斗士[J].科学通报,1950(2).

[7]约里奥·居里.禁止原子武器与缩减军备[J].科学通报,1950(3).

[8]美帝扣押我归国教授学生 九三学社发表声明抗议[J].科学通报,1950(6).

[9]美政府无理扣押钱学森赵忠尧两教授 首都科学家和教授联名抗议[J].科学通报,1950(6).

[10]北大理、工学院教授致电二届和大 请求制止美国政府非法居留我科学家的暴行[J].科学通报,1950(8).

[11]上海科技工作者抗议美国拘留我国科学家的暴行[J].科学通报,1950(7).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87.

[13]科联科普在京联合举行抗美援朝演讲会[J].科学通报,1950(8).

[14]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科学界笔谈会[J].科学通报,1950(8).

[15]科联、科普举行座谈会讨论动员科学工作者参加抗美援朝工作[J].科学通报,1951(1).

[16]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50年卷[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828.

[17]中华医学会发表抗美援朝宣言[J].科学通报,1950(8).

[18]北京电信工程技术工作人员发表抗美援朝宣言[J].科学通报,1950(8).

[19]我们要求予侵略者以打击 华北农业科学工作者二十六人联名发表书面意见[J].科学通报,1950(8).

[20]科联、科普发表宣言号召科学工作者从事国防和生产建设[J].科学通报,1951(1).

[21]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355.

[22]中国科学院同人热烈响应慰劳朝鲜人民解放军及我志愿军运动[J].科学通报,1951(1).

[23]南京医务工作者一千二百余人组织抗美援朝志愿医疗团[J].科学通报,1951(1).

[24]东北各地医务工作人员和各校学生纷纷组成志愿救护队和输血队[J].科学通报,1951(1).

[25]美军飞机在黑龙江省甘南县空投带有鼠疫杆菌的小田鼠的报告[J].科学通报,1952(反细菌战特刊).

[26]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3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27]郭沫若致电世界和平理事会控诉美国侵略者进行细菌战[J].科学通报,1952(4).

[28]郭沫若再致电世界和平理事会要求制止美国细菌战[J].科学通报,1952(4).

[29]中国微生物学会电国际微生物学会总会呼吁禁止美军进行细菌战的罪行[J].科学通报,1952(4).

[30]约里奥·居里发表声明号召舆论斥责美国侵略者进行细菌战罪行[J].科学通报,1952(4).

[31]苏联科学家抗议美国进行细菌战[J].科学通报,1952(4).

[32]国际民主法律工作者协会调查团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N].人民日报,1952-04-03.

[33]沈钧儒.关于美国细菌战罪行的报告和建议[J].新华月报,1952(5).

[34]把粉碎美国细菌战作为基点而在努力[J].科学通报,1952(反细菌战特刊).

[责任编辑 孙景峰]

The Propaganda and Mobilization of Chinese Scientific Community during the Campaign to Resist U.S.Aggression and Aid Korea:with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as Central Inspection

Li Hong-he,et al
(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

As a universal scientific publication published b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reported not only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ientific research information and article results,but also the situation of the propaganda and mobilization of the campaign to resist U.S.aggression and aid Korea in the particular atmosphere of the campaign.The later articles were aimed to resist the Atomic war launched by U.S,propagandize and support the campaign to resist U.S.aggression and aid Korea,complain and expose the guilty of the Germ warfare launched by U.S.This kind of reports expressed Chinese scientific community’s willing to resist U.S aggression and aid Korea;what’s more,they showed the Chinese scientific community’s influence to our country's politics.The study with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as central inspection is beneficial to adopting new perspective to study the campaign to resist U.S.aggression and aid Korea.

during the campaign to resist U.S.aggression and aid Korea;Chinese scientific community;Chinese Science Bulletin;propaganda and mobilization

K27

A

1000-2359(2012)01-0160-05

李洪河(1968-),河南商丘人,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DJ012)

2011-09-17

猜你喜欢

科学界细菌战通报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院士冯端:科学界的 莎士比亚 让我们相信爱情了
霍金,科学界的传奇
爱因斯坦是对的
饶毅:比起创新 我们更缺乏认真执著
揭开侵华日军1855细菌战部队之谜
抗美援朝战争反细菌战的胜利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