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春华运用合方辨治哮喘经验
2012-04-13谷浩荣
谢 菁 谷浩荣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市北三环东路11号,100029)
临床经验交流
贾春华运用合方辨治哮喘经验
谢 菁 谷浩荣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市北三环东路11号,100029)
哮喘;名医经验;贾春华
贾春华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系教授,临床运用补肾宣肺、益气活血法治疗哮喘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 病机方面以肾虚为本,肺失宣降、血瘀痰阻为标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贾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虚实夹杂的慢性疾病,不管是急性发作期,还是缓解期,均以肾虚为本,肺失宣降、血瘀痰阻为标,强调哮喘多肾虚、血瘀的病机特点。
哮喘病位在肺,其根在肾。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哮喘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中肾气(阳)不足是此病反复发作和贯穿始终的关键病机,治疗时当以补肾益气为第一要义。
久病必瘀,瘀血不仅是哮喘发作时的病理产物,也是病情加重或发展的主要因素,贯穿于哮喘的各阶段。治疗时应该重视运用活血化瘀药,有利于宿痰的清除、肺部气机的通畅,达到止哮平喘的作用。
2 治疗方面重视补肾宣肺、益气活血,运用合方灵活加减
在哮喘病的临床治疗中,贾教授根据肾气(阳)不足、肺失宣降、血瘀痰阻的基本病机,予以补肾宣肺、益气活血治疗。无论是虚、实、寒、热哪种证型的哮喘,均执简驭繁,针对肾、脾、肺三脏功能进行调整,常用二仙汤、当归补血汤、桔梗汤的合方灵活加减杏仁、桃仁、丹参、枳壳、菟丝子。药物组成为:巴戟天10g,淫羊藿10g,生黄芪20~30g,当归10~15g,菟丝子10~15g,丹参20~30g,桃仁10g,杏仁10g,桔梗10g,枳壳10g,生甘草6~10g。
贾教授认为,附片、干姜为温燥之品,若长期服用容易伤津耗气,对病情不利,故采用巴戟天、淫羊藿、菟丝子温肾阳而不燥,旨在增益肾中阳气,发挥固本止哮、纳气平喘的作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当归滋阴养血,合用为当归补血汤,有滋肾健脾益气之效;丹参、桃仁活血化瘀,松解肺络,有利于宿痰排出;桔梗、枳壳一升一降,疏畅气机,有利于肺气宣降;杏仁入肺经,味苦降泄,肃降宣发肺气而能止咳平喘,为治咳喘之要药;甘草则补中益气,调和诸药。全方补肾温阳、益气扶正以益气收敛、培元固本;宣降肺气、活血化痰以调畅气机、止哮平喘,可起到虚实兼顾、标本同治的治疗功效。
临证时可在此方基础上灵活加减。若热象明显,咳吐黄痰,舌质红少苔,加桑白皮、地骨皮、炙枇杷叶、知母、黄芩(合用泻白散之意)泻热平喘;若咳喘剧烈,加炒白芍并重用,与甘草(合用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缓急止喘;若脾虚明显,纳呆腹泻、倦怠少食,加茯苓、炒白术(合用四君子汤之意)健脾益气;若肾阴不足明显,伴有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者,加女贞子、墨旱莲(合用二至丸),或山茱萸、熟地黄(合用六味地黄丸之意)滋养肾阴;若腰酸腰痛甚者,加怀牛膝、川续断滋补肝肾;若病根较深,瘀象明显,伴唇色紫绀、面色青紫,舌质暗有瘀斑,可加入一些虫类药如地龙、全蝎、僵蚕、蜈蚣等化瘀通络。
3 病例举隅
某,女,59岁,2010年10月12日初诊,诉前几日感冒后引发咳喘,呼吸急促,喉中有痰鸣声,吐痰不爽,色白质黏腻量少,夜晚入睡前和晨起咳嗽较为剧烈。平素容易疲乏倦怠,畏寒怕冷,自幼有支气管哮喘病史,已多年未犯,今年入秋以来因气温骤降已犯过2次。舌质紫暗,边有瘀点,苔白稍腻,脉沉滑。诊断为肾阳不足、肺失宣降、痰瘀互阻,处方:杏仁10g,桃仁10,淫羊藿10g,巴戟天10g,女贞子15g,菟丝子10g,丹参30g,生黄芪30g,当归10g,黄芩10g,桔梗10g,枳壳10g,地龙10g,生甘草6g。7剂饭后服。10月19日二诊,诉咳喘、精神、畏寒症状明显好转,咳嗽次数较少,但觉呼吸气粗,胸闷气短,晨起咽干,舌红苔薄,脉沉。处方:在前方基础上去生黄芪、地龙、枳壳,加党参10g、五味子6g、麦冬10g,即合用生脉散补气益阴、收敛肺气。服7剂后三诊,诉诸症明显好转,偶咳嗽,不觉气短咽干,继用温肾益气活血药善后,嘱避外邪、适寒温、节饮食、调情志。
(2011-09-08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