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解读的特色及价值
2012-04-13谢永鑫
谢 永 鑫
(许昌学院 法政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一部《论语》,流传两千五百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但在今天,能有多少人读过它,真正地读懂它呢?在现代社会中,《论语》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之间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于丹教授在这样的环境下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引导民众进入儒学殿堂,让孔子儒学影响现代人的生活。
1 解读的背景
当代世界是一个以民族国家为基本生存单元的世界,一国要想自立自强,就需要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的优秀成果,更需要发掘自己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日益兴盛发达的当代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给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支撑的重要精神资源。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从春秋末期开始到辛亥革命,这中间它很少遭到全面性的颠覆,而在上世纪却遭受了两次全面性的颠覆,使得儒家思想出现了断层。20世纪一开始,辛亥革命使得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土崩瓦解,这是一次革命性的突变。之后的新文化运动要“打倒孔家店”,当时提出这个口号有积极意义,因为要让西方的民主和科学进来,矫枉必须过正,所以提出这样一个口号。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把一个民族性的思想价值体系打碎了。等到新中国建立,五十年代反右,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而文革后期是批林批孔,那次全民性参与的批判其负面影响比新文化运动时期还要大得多,使得儒家思想在民众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一说起孔子就是孔老二,他已成为了一个被妖魔化的形象。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被誉为“中国震撼”,这有目共睹;但与此同时,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水涨船高,两者之间还有不小的落差。现在大部分中国人正逐渐富裕起来,不再为衣食担忧,开始忙碌着买房、买车、休闲、消费。然而,市场的繁荣、消费主义的盛行,并不必然带来人们心灵的充实。虽然现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技发明很多,但是这么多这么快的进步使得我们由于选择太多而迷惑。在当下面对文化建设的呼唤和选择标准的迷惑,一定要有传统文化的回归。“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温饱解决之后,人们自然滋生了对文化对文明的渴望。
2006年,于丹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定位“心得”,为现代人的心灵困境寻找出路。这样一种另类的解读方式激起了普通大众的强烈共鸣,仅仅七天的时间,于丹教授就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她的《〈论语〉心得》第一版第一次就印了60万册,在网上的视频点击率也很高。她让孔子走进了千万人的心里。
2 生动形象、联系生活的解读方式
我们都知道,人们一般容易记住有情节的东西,感同身受的东西。于丹讲《论语》,就是用最朴素的语言,用一个个情节生动的故事,讲述了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夫子对人们说过的最简单的道理。孔子那个时期为说服统治者、知识界(包括学派对手)和自己身边的追随者,善于通过讲寓言故事、身边故事、典故故事和打比方来宣讲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于丹的《〈论语〉心得》也善于运用现实生活中的趣味小故事,揭示《论语》能够调整心态和为人处世的大道理。
比如,于丹在讲《论语》中的人生之道时用了这样一个故事:“同为花岗岩,台阶不服气地向佛像抗议:‘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同一个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啊?’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这个岗位,而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1]123她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内心的从容缓和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同时我们也能从中领悟到更多的东西。
在讲处世之道时,她用了这个故事:一个年轻的弟子去问一位大禅师,求禅师替他指出一条光明的人生道路,说说他的人生到底能有多大价值,禅师淡淡地问他一斤米有多大价值,年轻人愣住了,禅师说:“一斤米,如果在农妇眼里,它就是两三碗米饭而已。在一个卖米的农民眼里,它就是值一块钱而已。如果这一斤米到了一个包粽子的人手里,稍稍加工卖出去就值三块钱。它到了一个做饼干的商人手里,再加加工,这一斤米就值五块钱。如果它到了一个做味精的人手里,提炼提炼,这斤米就能够产生出八块钱的价值。它到了一个酿酒的人手里,他用这个米酿出酒来,这一斤米就可能产生出四十块钱的价值。但是这还都不是边,这一斤米的价值还可以再开发下去,不过米还是那一斤米。”[1]85这就是讲怎样看待人生的价值,她告诉我们人人手里都有自己生命的“一斤米”,要从内心确认好自己的价值。
于丹就是用这样一个个的寓言故事,把孔子所说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使严肃高雅的文言文经典读起来既轻松活泼妙趣横生,又能领悟先秦经典中的大道理,升华我们的心态和思想,催生出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于丹还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要求是和谐一致的。她把对读《论语》的感悟和当代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在讲孔子的忠恕之道时,于丹用“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告诉我们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跳过自己的职位去做不该做的事,接着联系现实生活说现在很多单位缺乏对岗位的定位,并不是说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就是很正确的。在讲心灵之道时,她指出现在在城市,人们发现找到好工作越来越难,即使你从名牌大学毕业。对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的竞争肯定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期待和社会现实的巨大反差面前,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减少期待。这正是于丹提出的忠告:不要过分担心你的汽车、房子和职业,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你。最重要的是你的内心,只要你有信心和自我价值的强烈认识,你就会感到幸福。你的幸福不在于外在的世界。但是于丹并没有到此为止,她在讲《论语》中的处世之道时就提供了让人感到舒坦的观点:我们要想真正感觉良好,也需要对别人好,而且重要的是这不需要多大努力,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关注我们自身的幸福,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别人也能从中获益,整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于丹还诊断出现代中国的抑郁不适,告诉人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容易的方式,只是需要一点内省。她还激起人们成为好人的欲望,如果我幸福,别人也会幸福的。
于丹讲授《论语》别具一格。在普通人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他的《论语》也是晦涩难懂的。而于丹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她能把一般人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似乎把难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备受欢迎的高档营养品。她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她让我们感到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于丹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里。
读过于丹的《〈论语〉心得》,便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傅佩荣曾说过:“孔子是一位哲学家,他在知行合一的实践过程中必须要体验快乐的境界。哲学如果不能让人觉得快乐,我们又何苦去费心研究?”[3]《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和对现实生活的洞察,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她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成功地让我们普通人对《论语》都能有一种感知的认识。
3 于丹解读《论语》的价值
于丹用她独有的方式解读《论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评议,有很多人推崇,也有人抵制。2007年初,有人在于丹的新书签售会现场穿着“孔子很生气”的T恤衫进行抗议,更有甚者,有十个知名大学的博士联名发帖称“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那么我们究竟要怎样看待于丹这样解读《论语》呢?
首先,不同的人对同一文本会有不同的解读,这是每一个个体都应该拥有的“合法的偏见”。《论语》在成书之时就已经存在对孔子思想的个人解释在里面。《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可见《论语》是孔子的弟子门人辑录夫子言行而成书的。由于孔子及其言行是孔门弟子写作的对象,《论语》的成书自然也就是弟子们对孔子思想的接受和阐释。显然,《论语》的成书已经暗含了对孔子思想的剪裁和取舍。人们总是带着“成见”来诠释经典的,这些成见包括已有的知识、情感、立场、时代背景等,它们无不影响着我们的理解,同时这种成见不仅是无法消除的,而且当人们从事这种诠释活动时,它也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因为诠释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从事的,没有这些成见我们是没有办法去理解对象的。每个人的“成见”都是不同的,因为所受教育、社会环境以及性格的不同,这都决定了人们对同一文本会产生不同的解读。人的思想没有完全相同的,只要读来对我们有益,能够让我们深思,能够受到启发,继而去改变我们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认为这就是好的思想。央视主持人敬一丹说过:“我之前看过几个版本的《论语》,于丹的版本是最轻松最好看的。”如果读者、观众在接受的过程中,对《论语》产生了兴趣,他可以通过细读文本进行进一步的参悟。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中普及,唤起国民普读经书的热情难道不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吗?
其次,于丹的解读《论语》是一次把经典通俗化、大众化的尝试。有学者批评于丹有把《论语》庸俗化、简单化的倾向,说她不过是励志故事加一些浅显的道理,既不足以言说夫子所说的道理的精深,也不足以阐述夫子的学识的丰富。然而,也有人替于丹辩解说,以圣贤道理为原料、用小故事煨出来的汤,虽然很浅,但对老百姓而言,更入心入胃。因为这样的解读,能让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的人得到启发,能与为人处世的经验总结相印证,能抚慰受过创伤者的心灵。于丹宣讲她的读《论语》心得,应该说是一次很可贵的尝试,即便存在偏差和不足,也应得到我们的称许。现在国内许多人在买《论语》和读《论语》,这是很令人快慰的景象,说明人们开始关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于丹有引导人们读《论语》的功劳,就算路领得不是十分准确,但人们可以随着读书的增多和素养的提高,慢慢矫正过来。想想小时候老师给我们讲的话,也是有错误的地方的,教师讲课是应该要避免差错,哪怕是最小的差错,以免误导学生,这是职业道德;但是绝对不出差错,恐怕圣人也难以做到。于丹用通俗的语言解读《论语》不仅老百姓从中受益,而且得到了很多专家教授的认可。陈鼓应教授曾说过:“长期以来,经典都是校园知识贵族所享有的,但是现在如果能有更多人去接触,去理解,是很好的事情。像我们主要是在大学学术圈子里做一些研究工作,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在更大的范围内去普及传统文化,有人能做这项普及工作是很好的。”[3]余敦康教授也说:“在我看来,‘于丹现象’正是中华文化即将起飞、文化建设高潮即将到来的标志性事件。真正的文化建设高潮应该是全民性的运动,不是几个学者在那里埋头苦读。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于丹。”[4]
于丹认为,以《论语》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经典,犹如中国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是需要被激活、被唤醒的,但不能靠外在的灌输。她说:“其实我就是以一个普通中国女人的身份,来读我们的传统经典。如果从权威的、学理的意义上来说,也许我也不具备讲《论语》的资质。”[5]其实,于丹是在坚持一种平民化的立场,每一个老百姓都应得到文化权利的分享——老百姓也能碰《论语》。
最后,不同见解的相互交锋有利于学术的发展和创新。《周易》中“文化”一词的意义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文化是一个流动的、生长的形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老子、韩非子、墨子等思想大家就引发了声势浩大的思想争鸣,正是这种思辨、冲撞、融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之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利于学术更快、更好地发展。季羡林先生当初提出东方文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及“二十一世纪文化看东方”的观点时不也是掀起轩然大波吗?现在也有人反对于丹这样解读《论语》,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是好事,毕竟文化是活的,不同的见解相互碰撞会让我们的文化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傅佩荣.傅佩荣细说孔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169.
[3]曹兵,吴兆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审视[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3):62~64.
[4]余敦康.我们需要更多的于丹[N].光明日报,2007-05-18.
[5]于丹.论语感悟[M].北京:中华书局,200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