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家禽养殖场的常见管理疏漏及建议
2012-04-13王黎明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271017
王黎明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泰安 271017)
规模化家禽养殖场的常见管理疏漏及建议
王黎明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泰安 271017)
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家禽养殖的生产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疾病的不断发生,养殖数量大幅波动,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发展。疾病的频频发生除了与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以及病原微生物的变异导致特异性抵抗力降低有关外,也与饲养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笔者结合在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将常见的管理疏漏及相关建议总结如下。
1 防鸟、除鼠工作不到位
很多养殖场没有采取专门的灭鼠除鸟的措施。由于禽类养殖场食源水源丰富,温度适宜,有利于鼠及鸟类的生存繁殖。而鼠鸟不但给家禽造成应激,还会传播一些疾病,如流感、鼠疫、伤寒、白痢。
建议在禽场布撒灭鼠饵料,采取长期灭鼠和突击灭鼠相结合,全方位灭鼠和重点区域灭鼠相结合的方法,保证灭鼠效果。同时应当做好防鸟工作,可安装防鸟网等,特别注意要加强禽舍的防护工作,确保鸟类无法进入禽舍。
2 消毒工作不完善
(1)消毒剂使用不当:直接使用生石灰撒在养殖场地,不注意及时更换消毒液,禽舍前的火碱盆更换频率较低,水和消毒药比例不当,仅凭感觉加药,消毒时间较短,有些工具消毒完后立即拿到禽舍中使用。(2)长期使用单一消毒剂。
建议提高禽场工作人员的消毒意识,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选择对细菌敏感的药物进行消毒,注意定期更换消毒药。
3 药物使用不当
主要表现药物的加倍使用和不注意配伍禁忌两方面。前者容易引起中毒,后者则导致药效降低或导致中毒的发生,不能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许多养殖场长时间使用同一种药物,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使预防和治疗效果降低,达不到用药的目的。
建议选择信誉好的商家的药物,按剂量使用,同时由专门的兽医工作人员进行配方,不随便使用药物,有计划的轮换用药、交替用药。
4 不注意防应激
注射疫苗前、天气骤变前未采取适当的防应激措施,而是禽群的死淘率升高。
建议关注天气变化,在出现应激前后补充抗应激药物。
5 存在抓禽补栏的现象
工作人员为了方便计算料量称取饲料,尽量使大部分禽栏的家禽数相同,一旦某栏中出现死禽或淘汰的弱禽,会从大栏或小栏中抓几只补足数。这种做法会给被抓禽群造成应激,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在栏间传播潜在的病原微生物。
为了保证禽群的健康,同时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可以在确保禽群健康的情况下一周或两周调整一次各栏禽数,以使大部分栏家禽数目相同,同时减少应激,避免疾病的传播。
6 个体治疗的欠缺
大群养殖降低死淘率措施就是重视弱禽的治疗和管理。平常管理中死淘的大部分弱禽,其中有一部分如果及早发现,加强管理,同时给予一定量的药物治疗是可以恢复的。但日常管理中大部分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只是将这些弱禽单独饲养而未加强治疗,这样虽有一定效果,但效果不会太好。
7 专用栏的设计不合理
专用栏就是为发病的或弱小的伤残病禽专门设置的栏,为了方便管理,一般把专用栏设在第一栏中,而第一栏往往处在上风口,尤其是夏季,经常使用风机,一旦专用栏中家禽患病,病原微生物很可能顺风污染整个禽舍。
建议将专用栏设置在倒数第一栏或倒数第二栏。
8 疫苗注射不规范
一般情况下各养殖场都有专门注射疫苗的工作人员,但由于人员变更,注射疫苗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同日龄禽群的生理发育状态不同,注射疫苗的方式和部位的应进行适当调整,如果不进行培训,或者培训不到位,疫苗注射者技术不熟练,对禽群的应激也会增加,禽群的免疫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死淘率也会增高,另外培训不仅仅针对疫苗注射者,还包括围捕家禽和抓持家禽的工作人员,最好逐人进行培训,具体到每一个环节、动作,直到所有人员基本掌握相应的技术再开始进行免疫工作,另外也要注意详细分配所有参与人员的任务,使疫苗注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9 日常记录不详实
好的记录表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教训,尤其是发病期的记录,可以使兽医人员更准确的找到发病原因,同时准确掌握禽群的治疗情况,加快禽群的恢复。但由于抓禽补栏等因素的存在,记录表中的数据往往不准确详细,对于死亡和淘汰的原因一般也没有记录。
建议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做好日常记录并进行监督,定期总结各禽舍各栏家禽的状况。
(2012–10–03)
S831.4
B
1007-1733(2012)12-00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