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仔猪的养育和护理
2012-04-13赵如良云南省泸西县中枢镇畜牧兽医站252400
赵如良 (云南省泸西县中枢镇畜牧兽医站 252400)
浅析仔猪的养育和护理
赵如良 (云南省泸西县中枢镇畜牧兽医站 252400)
仔猪阶段在猪的一生中是最重要的生长阶段,仔猪的饲养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其后续生产性能,因此笔者针对仔猪的生理特点提出粗浅的养育护理措施,目的是降低仔猪的饲养成本,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 仔猪的生理特点
1.1 体温调节能力差,行动不灵活,反应不灵敏
初生仔猪的神经发育不健全,物理调节和化学调节效率都很低,再加上初生仔猪皮薄毛稀,皮下脂肪少,对寒冷的抵抗力差。因此,做好仔猪的保温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生后1~2周容易冻昏、冻僵或冻死。初生仔猪反应迟钝,行动不灵活,容易被踩死、压死。
1.2 胃肠功能差,消化机能不完善
初生仔猪消化道容积小,胃的容积只有25~40ml,重4~5g,20日龄时胃重才达到35g左右,容纳乳汁不多。由于胃的容积小,胃内食物排空的速度也快,酶系统发育不完善(初生期只有消化母酶的酶系,消化非乳饲料的酶系在1周龄后才开始发育),胃肠酸性低,限制了养分的吸收,胃肠运动机能微弱等。
1.3 免疫机能不全,容易患病
因母猪的胎盘构造特殊,胎儿不能从母体获得免疫能力,新生仔猪在出生时没有抵抗病原体的免疫能力,只有吃到含高水平母源抗体(免疫球蛋白)的初乳,才能在短时间内抵抗病原微生物,否则,仔猪将在没有产生抗体的一段时间内容易发生疾病,因此仔猪生后应尽早吃到初乳。
1.4 母乳中含铁量少
乳猪不能依靠母乳获得足够的铁,在生后3~4日内应该补铁。
1.5 生长发育快
仔猪出生后由于生长发育特别快,就决定了仔猪高能高蛋白的营养特点。生后10d的体重为出生重的2.1倍,1月龄为5~6倍,2月龄为10~15倍,第2个月比第1个月增长2~3倍,由于仔猪生长强度高,物质代谢相当旺盛,20日龄仔猪每日每千克体重沉积蛋白质9~14倍,而成年猪每日每千克体重沉积蛋白质仅为0.3~0.4g,近30倍。乳蛋白的消化率为99.08%,利用率为70%~90%,根据这一特点,饲养管理中应采取早补料与补好料的有效方法,可充分发挥其最大的生长潜力,对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断奶窝重、饲料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2 仔猪的养育和护理措施
2.1 做好保温工作
仔猪生后所处的环境条件和营养方式等与生前相比都有着骤然的变化,生前在母体内环境条件相当稳定,不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生前是38.5℃的恒温。生后就不同了,尤其是在北方,温度常在-2℃以下,甚至更低,这就会使仔猪极易冻死,所以,保温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仔猪的最适宜温度是:1~7d为32~28℃;8~30d为28~25℃;31~60d为25~23℃。同时要求温度相对稳定,最忌讳忽低和骤然变化。最好的保温办法是将仔猪养在有采暖设备的猪舍内,在生产实践中,一半采用仔猪保温小室的做法,保温小室可用木板,也可用单卧抹布泥面砌成。上面盖上透明的塑料薄膜(便于观察仔猪)保温,下面铺上干、软的垫草,呈封闭状态。小室内,可用红外线灯泡(250W,距地面30~40cm或仔猪专用电热板为热源供热用)。对用电有困难的养殖户,也可用热水袋或补液瓶子装入热水,定时更换来保持小室内的温度。但要用抹布或麻袋片将瓶子包裹住,以免烫伤仔猪。
2.2 早吃初乳,并固定乳头
初乳中营养物质丰富,而且富含免疫球蛋白(母源抗体),蛋白质是常乳的3倍,VA、VD、VC比常乳高10~15倍。仔猪通过吸吮初乳获得足量的营养,更重要的是能及早地获得抗体,以增强仔猪的抗旱和抗病能力。仔猪有争夺乳头的习性,互相争斗、咬架,有时会互相咬伤母猪乳头,致使母猪停止放乳,严重的会导致乳房炎,仔猪于生后几小时就能凭发达的嗅觉,分辨出自己吃过的乳头,利用这一特性,应采取给仔猪固定乳头的方法来改变以上状况。所以,固定乳头常于产后2~3d内完成,固定时,为使仔猪发育整齐,多将弱小仔猪固定在中部乳量充足的乳头,以弥补先天不足,而将大一些的仔猪固定在乳量较少的中、后部乳头。固定乳头又分自然固定和人工固定,在母猪有效乳头比仔猪多,仔猪发育较均匀时用自然固定,若母猪有效乳头数不多,仔猪发育不健全,不均匀时则可用人工固定,乳头一般经过固定直至断奶前是不会变的。
2.3 加强看护
为防止或减少仔猪被压死、踩死、冻死、饿死等现象的发生,提高仔猪成活率,在产仔季节应建立昼夜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负责调整产房内的温度,固定乳头,把奶添料,上水除粪,更换垫草等工作。同时要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当听到仔猪被压发出的急促叫声后,应立即赶到并稳住母猪,迅速将仔猪救出,要及时发现,及早采取措施,尽早治疗,这样做仔猪病程短,发病轻,用药量少,治愈率也高,可大大降低仔猪的死亡率。
2.4 做好猪瘟的超前免疫
擦干仔猪身上的黏液后,每头仔猪立即注射2头份的猪瘟弱毒苗进行超前免疫,并迅速放入保温箱中,1h后方可吃奶。
2.5 口服抗生素净化肠道
在仔猪吃初乳前口服链霉素10万IU或硫酸庆大霉素4万IU,有净化肠道防止仔猪腹泻的功效。
2.6 做好仔猪的保健
2.6.1 3日龄补铁 铁是造血和防止营养性贫血的必要元素。初生仔猪体内贮备的铁很少,只有30~50mg,仔猪正常生长需铁7~8mg/d·头,而从母乳中得到的铁不足1mg/d,如不补铁,不但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而且造成下痢和患贫血症,因此要给仔猪补铁。补铁的方法大都是注射铁剂,一般应在仔猪出生3日龄时肌肉注射左旋糖酐铁注射液150~200mg,不仅有效地预防贫血,还能预防仔猪白痢。
2.6.2 7日龄补硒 硒是仔猪常常缺乏的微量元素之一。仔猪缺硒不但可患白肌病、膈肌穿孔,而且可诱发大肠杆菌病,从而影响仔猪的生长增重,甚至造成死亡,我国是土壤缺硒地带,仔猪补硒尤为重要,仔猪7日龄时注射0.1%亚硒酸钠1ml/d,可有效防止仔猪白肌病和营养性水肿病,促进仔猪生长。
2.6.3 补铜 铜有维持仔猪红血球生成作用,如果血液中铜的含量低于0.2mg/ml,会导致贫血症。哺乳仔猪铜的需要量为每千克日粮6mg,高铜(每千克日粮含125~250mg)可使仔猪日增重18%~22%。饲料转化率提高8%,这是因为铜有激活胃蛋白酶和提高胃蛋白酶的水解作用,从而提高仔猪对蛋白质的消化率,所以应及时补铜。
2.6.4 2周龄注射长效抗菌素 2周龄时母源抗体下降,自身的免疫系统未健全,容易患病。为减少腹泻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保持健康生长,每头仔猪可注射长效强力霉素1ml或得米先1ml。
2.7 对仔猪提早补饲
及时补饲不但能减轻因母猪泌乳生理性下降对仔猪生长的影响,而且可促使仔猪消化系统的早日成熟,为断奶后饲喂固体饲料打好基础。
2.7.1 仔猪的开食与饮水 7~10日龄时,利用仔猪喜欢啃咬较硬物体的习性,使用香甜的颗粒饲料诱导仔猪尽早开食。同时,在饲槽的旁边摆上水槽,仔猪吃完开食料需要喝水,自然爬水槽,慢慢偿到水,达到认识水的目的。
2.7.2 适时补饲 料槽设在位置醒目仔猪很容易找到的地方,于每天7:00~9:00、14:00~15:00、19:00~21:00仔猪活动高峰时间段添加饲料。
2.7.3 强制补料 补料效果不佳时,可把饲料调成糊状抹在仔猪的嘴里,每窝可挑选几头强壮的仔猪进行,仔猪有很强的模仿性,同窝仔猪只要有少数开食,其它仔猪也很快学会。
2.7.4 少喂勤添 仔猪有不吃剩料的习惯,开始时应尽量少给,以每窝不超过50g为宜,第1天即使吃完也不再补给,第2天稍微增加,通过逐步增加的方式使仔猪逐渐适应,又保持每天饲料新鲜。随意向饲料槽中加料易使仔猪采食过量造成下痢,而且造成饲料变质浪费。20日龄后增加补料次数至断奶时6餐/d,采食饲料500g/头以上。
2.8 搞好疫病的防治
2.8.1 做好消毒工作 猪舍门口设置消毒槽、消毒池,1周更换1次,保持有效药物浓度,注意进出猪舍的消毒,舍内每周消毒1~2次,有疫病威胁时增加消毒次数。
2.8.2 按程序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制定合理的仔猪免疫程序,并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所有计划内该接种的疫苗种类,很好地控制疫病的发生及传染。
2.8.3 及时诊治病猪 饲养员对仔猪应做到勤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下痢是仔猪主要的疾病之一,主要有黄痢和白痢,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这一疾病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但它的存在不是致病的决定因素,仔猪是否发病,是由多种因素所致。其中最主要的是与母猪在妊娠期和泌乳期的营养是否全价、仔猪初生重的大小、母猪乳汁量的多少与质量好坏、环境卫生条件、气候变化等因素密切有关。针对发病原因应采取综合防措施:一是母猪妊娠期和泌乳期,实行全价饲料,特别是喂优质青绿饲料,产前1个月加料,提高仔猪的初生重,使其先天发育良好。泌乳期间适当多喂动物性饲料(如鱼粉、骨粉等),饲料品质要优良,同时供给充足饮水;二是仔猪开食料要全价、稳定,最好是购买现成的已经添加酶、有机酸、油脂及乳香味剂的仔猪浓缩料或全价颗粒料,使仔猪料营养完善,有效地减少仔猪下痢的发生;三是采取综合措施防制仔猪下痢,一旦仔猪发生下痢,要搞好圈舍环境卫生和消毒,尤其是发病仔猪的粪便要及时消除。若圈内潮湿,可用适量生石灰撒一遍地,一来使其干燥,二来实现消毒的目的。与此同时,抓好仔猪治疗,治疗的原则是发现一头治疗一窝并跟踪治疗,提倡口服给药,口服给药不但治疗效果好,而且价廉,对仔猪应激反应小。
(2011–11–16)
S828.4
B
1007-1733(2012)02-0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