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板桥的平等思想与他的尊贫扶弱

2012-04-13张树俊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郑板桥天道思想

张树俊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 泰州 225300)

郑板桥的平等思想与他的尊贫扶弱

张树俊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 泰州 225300)

郑板桥主张人人平等。他认为“人本同根”,贫富贵贱是后天的因素造成的,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异,所以应该平等地看待每一个人。郑板桥还提出了“天道循环”的理论,认为人的贵贱都是可以轮回的。此外,郑板桥还认为,看戏要看曲终头,他由旧戏因果报应的情节安排得出“剧终之平”的结论,强调人在处于“不平”的情况下,只要坚持到最后,就会实现人生之“大平”。

郑板桥;天道循环;尊贫扶弱;平等思想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郑板桥曾任范县、潍县县令十二年,是历史上颇受百姓拥戴的好官,也是我国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是平等思想的积极倡导者。不管是在县令的岗位上,还是在书画作品及与家人的通信中,他的平等思想都有充分体现。郑板桥在其“人本同根”、“天道循环”、“剧终之平”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平等主张。这些理论与主张有的带有消极的成分,但积极的东西也很多,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

1、人本同根与平等待人

郑板桥是一个主张平等的人。他曾在题画中以竹喻人:“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1]411-412意思是社会上的所有人,不分高下。郑板桥还有一比:“天公雨露无私意,分别高低世为何?”[2]意思是天上下的雨露,并没有因为人的富贵贫穷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人人平等,应当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

那么,自然人本是同根,平等出身,为什么后来有了贫富差距呢?郑板桥认为,每个人都是黄帝尧舜的子孙,后来有的人不幸做了奴仆,都是受苦受穷走投无路造成的。他在《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中说得非常明白:“谁非黄帝、尧、舜之子孙,而至于今日,其不幸而为臧获,为婢妾,为舆台、皂隶,窘穷迫逼,无可奈何。非其数十代以前,即自臧获、婢妾、舆台、皂隶来也。”[3]4“换句话说,高卑固无一定也。”[1]407现在的贫贱者,其祖辈未必贫贱,现在的富有者其祖上未必富有。所以身份的低贱与高贵,不是血统问题,而是后天的环境人为地造成的。环境的变化往往会造成贫贱的变化。郑板桥认为,人的贫富贵贱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富贵人家的后代沦落为贫贱之人,贫贱人家的后代上升为富贵之辈,这也是一种自然现象。由此他批评那些“失路名家”、“落魄贵胄”借祖宗妄自尊大、欺凌他人,是极其愚蠢可笑的。那些处于贫贱的人,“一旦发奋有为,精勤不倦,有及身而富贵者矣,有及其子孙而富贵者矣”。[3]4也就是说,穷达不系于命定,只要努力,就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我们不能用固定的眼光看人,每一个人都一样,都有可能富贵,也都有可能变为贫穷。在这种变化机率方面,每个人都很平等。

在平等思想的指导下,郑板桥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而社会上之所以出现不平等现象,主要是“人情”所致。“人情”所致,主要是人的偏见所致。比如说,人们对待和尚就有偏见。自唐代韩愈力辟佛教以来,许多人“视佛教为仇雠,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凡佛门中人皆非之。”[4]6郑板桥认为,和尚也是普通人。 “削去头发便是他,蓄起头发还是我”,都是“吾中国之父兄子弟”。[3]5为此,郑板桥希望能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郑板桥就是一个公平待人的人。如,他公平地对待平民学人。他做了县令以后,经常与在江州执教时所结识的农民许衡州、精于刻竹的浙江艺人潘桐岗、盲人艺术家陈孟周等人来往。尤其令人敬佩的是,郑板桥对穷苦人没有任何偏见。比如在对待仆人及其子女的问题上,郑板桥认为,“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所以“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凡鱼餐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3]25而家里人也不能显得比别人高贵,他要求“家中妇女,率诸婢妾,皆令习舂揄簸蹂之事,便是一种靠田园长子孙气象。”[3]19

郑板桥平等思想不仅是没有偏见、公平待人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他要求同情弱者,从心理上尊重弱者。郑板桥认为,人的身世低微,但人格并不低贱。“王侯将相岂有种乎!”[3]4也就是说,王侯将相在本质上与一般的下层人民没有什么区别,尤其是人格上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对待贫苦百姓,特别是弱者,要更加尊重与帮助他们。如,范县的宋、刘二位秀才,到他的衙门里向他请教,郑板桥不厌其烦。知道他们又穷又病以后,本当接济他们,又怕伤害他们的自尊,这是从心里尊重弱者。再如,郑板桥要求自家的院墙要砌得矮一点,这样盗贼来了,可以有什么拿什么,以救他的燃眉之急。还有如,他要求地主对待佃户要尽主客之礼;穷亲戚朋友上门,要先泡一大碗炒米送到他们手中;遇到孤儿寡母,要暗中相助,不能伤害别人的尊严;他希望儿子,将自己纸笔墨砚及家里有的物件,时常散给贫穷的同学,等等。

2、天道循环与贵贱轮回

郑板桥的人人平等思想与传统儒家的平等思想结论一样,但立论基础不同。传统儒家的平等思想是建立在“生而知之”基础上的。他们认为,每个人出身出来都有“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本能,所以百姓与圣人没有两样,因而没有圣愚之分和贵贱之别。而郑板桥平等思想立论基础除了他的“人本同根”的直观认识以外,还有他的“天道循环”论。郑板板认为,人生是天地间一大戏场。“花开花落僧贫富;云去云来客往还。”[1]526贫富对人来说往往变化多端,这就如同兰花一样“春兰未了夏兰开”,“几回拔去几回栽”。[3]159“未了”又“开”,“拔去”又“栽”,说明在生活中往往存在循环往复的现象,富与穷,贵与贱的轮换也是一种规律:“祖宗贫贱,今当富贵”,“祖宗富贵,今当贫贱”。[3]4在郑板桥看来,社会也是在循环往复中前进的。他从建都南京的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王朝更替中得出结论:匆匆来去的朝代渺小短暂,时事在变,就好比长江水,天天在更换。在好的朝廷也不过是“蛋壳乾坤”、“丸泥世界”,尤如“历览冰山过眼倾”。[3]133眼前之物,一遇变化,就化为乌有了。郑板桥从时势的变化性,否定了权势的稳固性。如他的词《官宦家》和《帝王家》,就是对权势稳固性的否定。有太阳当空,也必有破瓦斜阳。“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3]217“文章两汉空陈迹,金粉南朝总废尘,李唐赵宋慌忙尽。”[2]219为此,郑板桥产生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想。在他看来,天下之大可只是一丸,百年千年几成一瞬,所以争来争去,到头来还是空空如也,毫无意义。就人生而言,人之生死,不过是世间短暂之事。翻来覆去,争来争去,又能怎样?也就是说争得富贵,与固守贫穷都是一样的,最终没有什么差别。

既然做什么事件都没有意义,那就应该看破红尘。与其争富贵,不如一开始就做个隐者,或当个贫民百姓。郑板桥在他的诗词中多次表达他愿意做一个常年烧香打钟、吃斋上供的古庙中的老头陀,做一个坐在山崖水湾的老渔翁,做一个手持刀斧,磨刀石马、砍柴秋山的老樵夫,做一个沿街讨饭的小乞儿。在他诗词中,郑板桥对“渔家”、“酒家”、“山家”、“田家”、“僧家”,都采取了肯定的态度。他的《首情十首》中“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3]217、“倒不如闲钱沽酒,醉醺醺山径归来”等词句都反映了这种思想。[3]216总的来说,“眼底浮云真幻化,杖头芒屦自迢遥”[1]367,人不应当区分富贵贫贱,也不应当去争什么富贵,鄙视什么贫贱。“马上旌笳,街头乞叫,一样归乌有。达将何乐,穷更不若株守。”[3]193-194所以,人应当随运而为,如果能够守穷守贫总比争富争贵的好。他的“屡劝诸儿莫做官,立官难更立身难。”[3]127就是这种思想的折射。

不过,从思想层面来看,郑板桥又认为,虽然天道是循环的,但循环的进程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说,一个朝代的灭亡速度首先取决于皇帝的德行,如果皇帝的德行好,就会减缓灭亡的进程。如梁武帝最后被困饿死,乃是“自我失之”,隋炀帝也是复陈后主之辙,最后被自己的将军宇文化及弑杀身亡。他们的问题都是沉溺女色,腐败失国。为此,他得出一个结论:“风流不是君王派,请入鸡林谢翠华。”[3]132腐败失国核心问题是道德存在问题。如梁武帝等人杀心太重,这样的人“人间劫数自短”。[1]263郑板桥还认为,政权、富贵能否久长,皇帝固然重要,臣子也极为重要。能否减缓王朝的灭亡,还要看有多少忠臣为国泰民安做出努力。郑板桥对方孝孺、景清那些敢为国捐躯的大英雄非常赞赏,因为他在“乾坤欹侧”之时,能将乾坤“半空撑住”。[3]197-198郑板桥大力歌唱“屈大夫之清风,卫武公之懿德”[1]442,竭力否定那些 “世间鼠辈”,鼠辈就是鼠辈,“如何妆得老虎!”当然,德行是一个方面,能力也是一个方面。比如,郑板桥赞赵武灵王“爱厮养卒有英才”[3]144,慨叹项羽有勇无谋——“如何宴罢鸿门去,却觅彭城小附庸”[3]154等等。以上,郑板桥是从一个国家的政权而言的。其实,就个人而言也是这个道理,个人贫穷与富贵也要靠个人的努力。有了富贵就要靠自己的德行与能力去守住富贵;处于贫穷,也要靠自己的德行与能力去摆脱贫穷。所以郑板桥的建立在“天道循环”基础上的平等观,并不是要人们靠“无为”而消极地等待“贵贱轮回”,在守贫的同时,也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去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说,前面他讲的做“隐者”或当个贫民百姓带有消极意义的话,那么这一点倒是具有积极的意义。

3、剧终之平与因果报应

郑板桥在“天道循环”与“贵贱轮回”的观点基础上还推衍出另一个观点——“剧终之平”。意即富贵贱与贫穷,顺利与挫折,可能都是暂时的,人生到了最终的时候,都能扯平。所以人与人之间尽管暂时有着某种不平等,但最终还是平等的。他在曲中写道:“潮平浪滑逐沙鸥,歌笑山青水碧流。世人历险应如此,忍耐平夷在后头。”[3]75意思是人生就像弄潮,有平缓,更有凶险,而只要弄潮,历险是必然的。只要坚持下去,最会总会化险为夷。他还以剧本为例阐述“剧终之平”这一道理。如他曾题联说:“切齿漫嫌前半本,平情只在局终头(一为剧终头)。”[1]535旧戏大多演的是因果报应的戏,而戏的前半本一般写坏人怎样逞凶,人生如何曲折,后半部就会出现转机,到结局时坏人必然受到惩处,人生以欢歌结束。由此,在看戏时,不要因前半本的坏人猖獗、好人悲忧而切齿愤怒,只要你看到结局,就会看到柳暗花明、阳光灿烂,心情也就会自然平静下来。这和现实的人生一样,人生实际上也是一场大戏。别看人的前半生可能会有很多的困苦和曲折,但坚持到最后,一定会苦尽甘来。即使到了临近最后的时候,如果仍不见甘来,也不必担心,因为还“有未完之戏”,只是暂时的“停锣歇鼓”,且看下一场吧!戏还是要演下去的,只要耐心地坚持看下去就好了。显然,郑板桥的“剧终之平”实际上既受了他的天道循环理论的影响,也受了旧戏“因果报应”的影响。

郑板桥自小贫穷,一生遇到了许多挫折。从家庭生活来说,郑板桥自小体弱多病,父母怕他长不大就为他取了个乳名“麻丫头”。郑板桥早年家境是很贫困的。父亲郑立庵教书的收入菲薄,不足以维持全家的温饱。郑板桥四岁时生母去世,父亲续娶了郝夫人,郝夫人对郑板桥很好,可惜在仅仅十年又去世了。这时的郑板桥是既无钱又无业,全家空床破帐,满耳啼饥号寒。三十岁时父亲郑立庵病逝,父亲病逝的第二年,他的爱子犉儿又病死了。在郑板桥三十九岁的这一年,结发妻子徐夫人又病逝了,此后不几年,悉心照顾他的叔父省庵公也去世了。郑板桥五十七岁时,侧室饶氏所生之子又殁于兴化。郑板桥二子均早卒,身后无子,以堂弟郑墨之子鄣田嗣。从从业求职来说,郑板桥婚后第四年离开家乡,前往真州的江村教书,为了一份微薄的薪水,寄人篱下,十分苦恼。后来落拓扬州,卖画糊口,几乎穷愁潦倒。后来好不容易中了进士,但朝中无人,做不了官,苦苦等了六年,靠别人的帮助,才捞到个外任县令。做官之后,郑板桥又大失所望。为官十二载,虽有政声,而一阶未进。加之官场险恶,郑板桥又受到小人的排挤和污陷。只得辞官归里,然而,尽管郑板桥这一生,从小到老,过的是“才见阳和又带阴”的生活,[1]380家庭生活灾难不断,职业生涯十分不顺,他始终保持了乐观的人生态度。因为他始终有一个期望,也是他的一个信念,这就是“剧终之平”。也正由于有了 “剧终之平”这一理念的指导,他战胜了一个个困难,化解了一个个心理矛盾,故而生活安然,苦中自乐,给人一个总是风雅快乐、诙谐有趣的儒士形象。

郑板桥一生为善,他坚信因果报应,所以每当遇到曲折与痛苦时,他都能对未来充满信心。当然,郑板桥的“因果”说,理论上是迂腐的,但从心理平衡和坚定信念的角度说,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咬定青山”、“千磨万击”,毫不动摇的竹的精神,正是他那刚直不阿、宁折不弯的坚定意志的写照。他认为,霜雪只是暂时的,待到春暖花开,美好的春天也就会到来。所以郑板桥退官归里,并不感到有什么失败,正如他在诗中所说:“宦海归来两鬓星,故人怜我未凋零,春风写与平安竹,依旧江南一片青。”[1]45不在官场,反而给他带来了另一个清新自由的快乐世界。可见,一个人只要有信念,有意志的支撑,就可以实现人生之“大平”。

[1]郑燮,王锡荣.名家讲解郑板桥诗文[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

[2]卞孝萱.论郑板桥的民本思想[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457-461

[3]郑燮.郑板桥文集[C].刘光乾郭振英编注.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4]陈书良,周柳燕.郑板桥家书(手迹)评点[M].长沙:岳麓书社,2004

J203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9-9530(2012)01-0046-03

2011-11-20

张树俊(1957-),男,江苏姜堰人,历史学研究员,政治学教授,中共泰州市委党校副校长,泰州市行政学院副院长,《泰州论坛》主编,主要研究方向:历史文化。

猜你喜欢

郑板桥天道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郑板桥:挣脱“小人儒” 回归“君子儒”
电视剧的文化属性解读——以《天道》为例
郑板桥劝学
及时雨
天道体系 专业成就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