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黏膜下上皮样平滑肌瘤1例报告
2012-04-13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东佛山 528000)
患者女,32岁,因“月经量增多3个月”于2012年3月1日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月经量增多,伴血块,无发热、腹痛等不适。在我院门诊行宫腔镜检查提示宫腔中下段内凸型肌瘤,拟诊“子宫黏膜下肌瘤”,收入院进一步治疗。G2P1A1,曾剖宫产1次,人工流产1次;既往病史和家族史否认有特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贫血貌,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妇检: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少量血性分泌物,宫颈常大,光滑,质中,宫体后位,常大,饱满,质中,活动可,无压痛,双侧附件区未扪及异常。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Hb 119 g/L。白带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正常,胸片、心电图、双肾膀胱超声等未见异常。于2012年3月3日在全麻下行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镜下见宫腔形态正常,宫腔右前壁下段见一近球形实性肿物隆起,大小2.6 cm×1.9 cm ×1.6 cm,无蒂基底较宽,1.8 cm ×1.6 cm,肿物表面黏膜光滑,无溃烂、坏死,双宫角及输卵管口清晰,子宫内膜薄,宫颈管无异常。术中诊断I型黏膜下子宫肌瘤,在B超全程监测下完全切除肿物,肿物灰白色,肌性,送病理检查。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予预防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患者恢复良好,术后2 d出院。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符合子宫黏膜下上皮样平滑肌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瘤组织CD10-,CD117-,CKpan -,Desmin++,ER++,h-Caldesmon+,HMB45 -,Ki-67核阳性指数3%,Vimentin+,S-100-。
讨论:子宫平滑肌瘤为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但上皮样平滑肌瘤很罕见。该病多发生于胃肠道,少数可发生于肠系膜、大网膜、腹膜后等处,而发生于子宫黏膜下鲜有报道。目前认为上皮样平滑肌瘤是平滑肌瘤在组织学上的一种变异形态,可分为3个亚型[1]:①平滑肌母细胞瘤型:细胞圆形,有嗜伊红胞质;②透明细胞平滑肌瘤型:瘤细胞多角形,有透明胞质和界限清晰的细胞膜,细胞质内含有大量糖原;③丛状平滑肌瘤:由带有少至中量胞质的圆形细胞组成的条索及巢样结构。免疫组化检查和电镜观察可证实其为肌源性。本例镜下诊断为透明细胞平滑肌瘤型。该类型的临床表现与子宫平滑肌瘤相似,患者可有月经改变、白带增多、不孕、继发性贫血等症状,如本例患者出现月经量增多症状。目前对于该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特点尚有争议,WHO分类将其归属为恶性潜能未定的肿瘤[2]。临床治疗原则是切除子宫并随诊,但对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妇女可剔除肌瘤和少量瘤周肌壁后,保留子宫并密切随诊。化疗和放疗对此类肿瘤无明确的有效作用。本例患者已完成宫腔镜下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上皮样平滑肌瘤,目前患者已复诊,并告知病情。由于该肿瘤恶性潜能未定,有复发的风险,且考虑到患者已生育,可行子宫全切术,但患者尚年轻,有再生育要求,故建议密切随访,定期复查。
[1]Blaustein A.Pathology of the female genital tract[M].3rd ed.New York:Heidelberg Berlin,1989:377-379.
[2]赖日权,王卓才.子宫平滑肌肿瘤的病理诊断[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2,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