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能繁母猪补贴发放过程中相关问题的思考
2012-04-13王斌山东省蒙阴县畜牧兽医局畜牧科技推广站276200
王斌 (山东省蒙阴县畜牧兽医局畜牧科技推广站 276200)
关于能繁母猪补贴发放过程中相关问题的思考
王斌 (山东省蒙阴县畜牧兽医局畜牧科技推广站 276200)
能繁母猪补贴是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对调动农民养猪积极性,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蒙阴县畜牧局、财政部门在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重要性的同时,强化组织领导,做好深入沟通,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补贴款顺利发放到养殖户手中。
县畜牧系统与各有关单位密切配合,严格按照《2011年蒙阴县能繁母猪补贴实施意见》要求,建立由村级动物防疫员和乡村干部为基础,乡镇畜牧部门和乡镇政府为主导的联动机制。做好入户调查、签字确认工作的同时做好补贴户(场)、母猪数、标识号等基础资料数据信息的统计工作,切实确保母猪生产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1 补贴发放过程中的问题
1.1 散养户对补贴的积极性不高 近两年来,猪肉价格的涨跌直接影响了CPI的上下浮动。2011年生猪绝对价短期冲破了十元大关,达到历史最高位。但相对上一轮猪价高峰期劳动力成本几乎上涨了一倍,因而整体行业利润率和2007~2008年猪价高峰时不能相比。最近全国多数省份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促使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散养户以养猪为副业,养猪并不取决于政府给予补贴与否,而是完全受市场利益波动的驱使,如果养猪不赚钱,则不养。小猪场成本也会提高,而利润降低,相比从事其它工作的收益明显减少,因此,部分养殖者会退出或者改变发展方式,改长线为短线,以规避市场的风险。
1.2 地理位置、地形限制,调查成本增加 母猪存栏入户调查工作主要依托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和各个村级动物防疫员,而本县地理环境复杂,层峦叠障,荒山占总面积的57%,丘陵占37%,平原洼地占6%。随着养殖户素质的不断提高,对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日渐提升,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利用地理优势构建自己的天然防疫屏障,将自己的养殖场建设在远离人口聚居地、交通相对不便的地区。这给入户调查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有的防疫员为调查一头能繁母猪需要驱车走十几里的山路,遇到雨天车辆无法前行的土路还需要步行。这样增加了乡村防疫人员的工作成本,工作效率也因条件受到限制。
1.3 补贴政策的连续性不强 由于本县的生猪养殖是以散养为主,独门独户的养殖行为缺乏宏观管理。在入户调查中,养殖户最关心的是补贴的连续性。自繁自养的仔猪达到能繁母猪补贴的标准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周期相对较长,但是补贴的入户调查是在短时间内进行,很难达到前后兼顾,出现漏报在所难免,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养殖户的积极性。
1.4 补贴政策滞后 当今养殖户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市场风险,而不是疫病风险。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是在2007年疫病风险增加、猪肉价格暴涨、生猪及母猪存栏下降的情况下出台的,这项政策产生了收入效应和分散风险的效应。但随着供应的增加,猪肉价格会下跌,养殖户也会开始亏损。政策的出台打破了猪肉价格波动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增加了养殖户对市场预测的难度,加大了价格风险,并没有从根本上使生猪养殖业跳出暴涨暴跌的怪圈。
2 对策及建议
2.1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养殖积极性 各级政府和畜牧兽医工作主管单位要面向“三农”,做好国家政策的宣传工作。普及科学的养猪知识和养殖经营理念;继续实施鼓励农民养猪的相关政策,并在养殖户用地、饲养设施建设、资金利用上予以指导和支持,切实解决养殖户引种、补栏、扩群等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做好对养殖大户、强户成功个例的宣传工作,树立养猪致富的理念,消除普通养殖户对传统养猪业的偏见,树立信心,重振生猪产业。
2.2 激发乡村防疫人员工作活力,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全面落实中央财政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助政策,切实提高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制度,综合运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树立信心,强化其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依靠科技带头致富的能力,使防疫员掌握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依法办事等工作能力。
2.3 完善现有政策,建立生猪产业的长效调控机制 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可以参考市场供应情况,在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基础上,利用生猪生产和市场波动的周期性规律对补贴进行合理的总量控制,做好总体规划,必要时可以核减或者增加补贴金额,对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示范场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保证生猪市场稳定发展。
2.4 加大对生猪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农民养殖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继续创新和发展优秀的养殖模式。将公司和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对养殖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降低养殖过程中疾病和市场带来的风险,切实提高农民养殖积极性。
(2012–03–28)
S8-05
B
1007-1733(2012)07-0071-02